分享

释读中国历史121:秦始皇北修长城、南平两广,拓展版图,焚书坑儒只为统一思想

 金色年华554 2022-02-22

你能看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释读中国历史——秦汉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清斌

欢迎您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

秦王朝自从建立后,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进取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建立之初就通过武力继续开疆拓土。


中原文明一直受到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和破坏,战国时期,北方的秦国、赵国和燕国都不约而同修建了边防长城,以防范灵活机动的匈奴骑兵的长驱直入。



战国时期中原的战争,给了匈奴人可乘之机,他们悄悄崛起,到秦王朝建立的时候,他们已经推进到了被称为“河南地”的河套北部,这里距咸阳只有四百公里,同时六国的残余造谣流传出谶语“亡秦者胡”,让秦始皇决心把匈奴逐出河套。

强大的秦国兵团在大将蒙恬的率领下,一路追击匈奴人,把他们赶过了黄河,大军一直挺近到阴山山脉。接着,他发动军队和民众,把原来的燕、赵和秦国的长城衔接起来,修建成了绵延两千多公里、东起辽东半岛、西到临洮的“万里长城”。

图片

在南方,秦军征服了“闽中地”和“陆梁地”。

闽中地是现在福建和浙江的南部,陆梁地包括广东、广西和湖南、江西的南部。这两个地区在当时是荒蛮之地,到处都有强悍善战的土著民族。

秦兵团在这些湿热难当到处崇山峻岭的原始地带开路前进,打通了把南中国分隔开来的五岭之一的大庾岭,还开凿了灵渠运河,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船只可以从咸阳直达南方的海口番禺(pānyú今广州),这样可以很方便的运兵运粮。

到公元前214年,完全征服了这两个地区,设置了郡县,秦帝国的行政区划达到了四十一个郡,国土面积大约三百万平方公里,这包括了当时中国人已知的全部世界。(柏杨《中国人史纲》

图片

秦王朝为了更加便于对地方的统治和控制,还修建了著名的“驰道”。

驰道就是高等级干道,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通往全国各地的九条驰道,宽达50步(迈出一脚叫“跬”,双脚各迈出一次叫“步”),大约有7、80米宽,专供车马飞驰。

古罗马帝国也修建过可以便捷的通往各个行省的大路,就是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上古时期,当年大禹治水后,也修建了九条沟通全国各地的大路,跟秦国修驰道一样,这些都是加强统治的重要手段。

图片

  • 首先它服务于军事,也就是国家安全。地方如果发生叛乱,可以快速的调集军队平叛,秦国有条直道(驰道的一种)专门通往九原郡,就是为了给防范匈奴的大军做好后勤保障用的。

  • 其次是服务于政治。有了这些快速通道,中央的政令可以快速的传达到地方,地方的情况也能快速汇总到中央。

  • 再有就是服务于经济各地的贡赋可以便捷的送到国都,不同地方的物产也能互通有无,方便流通。

  • 还有一点,就是促进文化的融合。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拉近了各地的距离,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震古烁今的功勋,个人威望也达到了顶峰,尤其施行了一系列提升皇帝权威的措施,皇权也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

他实在是一个能干的皇帝,非常勤政,每天孜孜不倦的处理帝国的各种政务,对自己非常苛刻,每天批阅的竹简奏章重达30公斤,工作量非常大。

他还热衷于各地出巡,应该是认为这个新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还有很多隐患,《史记》里记载了他五次大规模的出巡,时时关注着自己帝国的风吹草动。当然他也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出巡过程中不停的登山封禅,刻石表功,也有一大批马屁精跟着歌功颂德。

秦始皇是个极度自信的人,这很正常。他性格强悍,果敢坚毅,年轻时候平灭嫪毐叛乱,干掉吕不韦集团,牢牢地把权柄抓在自己手里。后来审时度势,从容调度,取得了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的不世之功,可以说是从成功走向成功,你让他不自信都不行。

我们现在身边也有些类似的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举手投足间自然会处处流露出自信,而总是遭遇挫折的人就很难保持自信。

秦始皇实在是迷恋无上皇权带给他的满足感,他不容别人哪怕只是一点点侵犯到他的绝对权威。

说是他有一次在山上看见丞相李斯出行的车马卫队非常庞大,就表现出了不满,后来发现李斯再出行大大减少了随行人员,就知道身边有人透露消息给李斯了,这还了得。就把当时在场的人挨个审问,可谁也不承认,一怒之下,下令把这些人全都杀了。

缺乏约束的绝对权力,加上对法家思想极度推崇,使得秦王朝的严刑峻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后世所诟病。

自从商鞅变法后,秦国治理国家的原则就是重法制,整个就像一部机器,要求人就不需要有思想,只需要按照成法行事就行了。就像古希腊时期的斯巴达,典型的军国主义,每个人都是战士,一切都为军事服务。

秦始皇统治时期还发生过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图片

秦王朝所承继的是思想激荡、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的士人阶级对秦国的统治理念多有责难,这些知识分子经常对秦王朝的各种政策和治国方略指手画脚。

秦国的统治者在不胜其烦之下,认为这样会混淆民众的思想,动摇国家统治基础,就在李斯的倡导下,把除了《秦记》以外的史书都焚毁。不是博士官的职务需要,《诗》、《书》等百家典籍,也都要交到地方官府一同焚烧,只保留了医药、卜筮和种植一类的书籍。如果有人敢相聚论说《诗》、《书》就要被当众处死。用古事来非议当今的人要被诛灭全族。官吏中若有知道和看见而不检举的和他们同罪。

这就是“焚书”。

而“坑儒”的起因是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术。

极度自信的秦始皇对谁都不放心,所以他想长生不老。他网罗了一大批方士,给他搜寻各种长生不老之法,派他们各处求仙问药。结果就有两个人趁机从他那忽悠了一大笔钱,可是哪有什么长生不老啊。

这俩人知道秦始皇可不是个宽厚的人,因为法术不灵已经处死了一些人了,他们俩一害怕就逃跑了。

秦始皇听说后非常生气,就下令调查这件事,调查结果更让他气愤,有很多方士和儒生背地里对他颇多非议,说他刻薄寡恩,贪恋权势,这些人还蛊惑普通民众。

秦始皇下令审问那些方士儒生,那些方士儒生相互牵扯告发,就从中查出触犯禁令的有四百六十多人,把他们全部活埋在咸阳,还流放了一大批人。这就是所谓的“坑儒”。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同情那些儒生,为他们说了几句话,盛怒之下的秦始皇没客气,把他也送到北方上郡的蒙恬大营里,让他下基层锻炼去了。

长生不老的方法没有,而长期超高的工作强度拖垮了秦始皇的身体,终于他的身体承受不住了,雄才大略的一代伟大君主秦始皇,也不可避免的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