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兴历史 | 伤亡竟然如此巨大!蔓延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aladdinzh 2022-02-22

自鸦片战争后,清廷相继于1844年,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赔款割地,为中国人民增加了繁重的赋税,民间手工业和小农经济也因廉价进口的工业产品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泱泱大清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就在此时,爆发了一场长达20多年的战争,使这个国家更加雪上加霜。今天我们就来到1843年,来看看这场被称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漫长战乱。

“拜上帝会”的起源:

       1836年春天,20来岁的洪秀全赴广州参加府试,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一位洋教士及一位中国翻译,正在散发一种小册子,洪秀全高兴地接受了九本一套的小书,书名叫《劝世良言》。这是一本宣传基督教教义的中文通俗读物,其作者是新教的首位华人牧师梁发。此书十余万字,其中一半是从当时的中译本圣经中整章整节摘录的原文,另一半则是梁发针对中国的国情阐述的教义,内容涉及创世说、原罪和救赎说等一些基督教最基本的神学内容。书中特别强调:“神天上帝独真、独尊、独威的绝对性,而其它一切宗教的神灵、偶像都属于被清除的邪门歪道,若崇拜它们,便将获罪于天。”为了使上帝在中国获得独尊地位,《劝世良言》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民间宗教和巫术风水之类的迷信习俗进行了猛烈抨击。

        就是这样一本书,在洪秀全身上产生了奇效。接下来的几年,洪秀全的人生陷入了低谷,自15岁考到35岁,二十年的时光,考了四次,都未能考取功名。明天就是高考,参加过高考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下, 连读20年的高四,都考不上本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图片

天王洪秀全与众臣

       绝望的洪秀全在第三次考试落榜后,大病一场,高烧不退,这一烧就是40多天,生病期间,洪秀全曾梦见一个金发黑袍的老者,赐他一把降魔宝剑,他与老者二人一边降妖杀敌,一边大骂孔子。病愈之后,性格开朗外向的洪秀全也突然变得内向起来,做了一个私塾先生,也就是现在的乡村民办教师。一边教书,一边准备再次参加考试。然而,事与愿违,6年后,洪秀全再次落榜!

        当年人的平均年龄不到50岁,35岁的洪秀全已经走过了大半人生,他不甘心自己如此碌碌无为!偶然间他又拿起了《劝世良言》,书中抨击儒学和科举的段落让他非常激动,他想起了自己那段奇梦,自信这就是上帝的旨意,决定皈依基督教。

图片

郭沫若题字:洪秀全故居

         在美国传教士的协助下,洪秀全丰富了对基督教的理解,并加以自己的改造,拟定了一个全新的宗教: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起初,拜上帝会的教众不过寥寥千余人,但由于当时民众对社会极度不满,缺乏精神依托,而拜上帝会: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的主张对于吃不饱饭的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相当大的诱惑。于是纷纷加入。拜上帝会迅速扩大遍及两广地区,期间,“拜上帝会”骨干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多次被逮捕,都以“信仰自由”等理由及行贿腐败官员而被释放。

图片

金田起义

         既然哥儿几个有这么多弟兄相信,那咱们就干一票惊天动地的事业吧!1850年,洪秀全下令,整编教众,组成团营,在金田村庄严宣告起义,后建国号“太平天囯”,起义军成为太平军,封五军主将,并颁布简明军律。全体将士蓄发易服,头裹红巾,从金田开始了席卷全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起事后,迅速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在相对较为贫困的农村 地区,食不果腹的穷人相继加入。因为不剃大秃瓢留牛尾辫,所以被清廷蔑称为长毛。随即派官军围剿,没成想,太平军竟势如破竹,一路打到南京。部队由起事之初的寥寥万余人,迅速扩张到泱泱几十万之众。来势之猛,震动朝野上下。

图片

太平天国发行的货币

        平心而论,起事之初的太平军可谓是一帮乌合之众,南腔北调,缺乏训练,粮饷均无。然而,当时的满清八旗绿营兵竟然连这些乌合之众都无法抵挡,可想而知,这种连农民起义都搞不定的军队,怎么肯能保护国家不被侵略?

定都天京,西征北伐,错误的开始:

        攻破南京后,太平天国将其改名为“天京”立为首都。但按兵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理论,应该继续挥师北上,直至攻破北京。而按当时清兵的战斗力,势必是无力抵抗的。然而,由于组织扩张过于顺利和迅速,享乐主义开始在太平军中蔓延起来,洪秀全认为,南京就是小天堂,遂修建了比紫禁城大两倍的天王宫,娶嫔妃百余人。太平天国开国立五王,而西南北翼王均受东王杨秀清压制,在清廷已不成对手的情况下,五王之间桌面下的斗争也默默展开。

图片

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清廷方面,咸丰皇帝紧急召回在家丁忧的后世鸡汤大王——曾国藩。曾国藩谥号文正,“文正”是中国文官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整个清朝只有8人获此殊荣,连大名鼎鼎的李鸿章、林则徐也仅为“李文忠”“林文忠”。这位“曾文正”的手段可想而知。

        曾国藩深知,满清正规军已经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用他们无异于自取灭亡。适逢清廷鼓励民间自办团练,企图用地主武装对抗太平天国。于是,曾国藩毁家纾难自建湘军。其建军手法,可参考后世传销组织。先招募文人为军官,然后——你招一个班,就是班长,招一个营,就是营长,且部队大多是同乡,沾亲带故。一上战场所有人都敢玩儿命。而太平天国滞留在南京这一严重错误,更是给了曾国藩充足的时间。

图片

洪秀全寝宫复原模型

         终于,太平天国高层决定同时开展西征和北伐,这可以视为另一个重大错误。因为太平军本身兵力并不及清军,加之耽误了最佳时机,清军已重整旗鼓。

          北伐军遇上了科尔沁郡王增格林沁,以步兵为主的南方兵,离开了有地利优势的江南,怎么可能是精锐的蒙古骑兵的对手?北伐军各路相继战败,近乎全军覆没。

图片

太平军北伐线路图

          西路军起初顺利攻至武昌,挥师湖南,遇上了之前提到的曾国藩湘军,众所周知,湘军素来以善战驰名,加之曾国藩部大量装备西洋枪炮。西路军与湘军在武汉等地展开拉锯,战况焦灼。

          然而,由于西北同时出兵,以至于南京空虚,自西征北伐开始后,南京其实一直处于清军江北,江南部队的团团包围中。1855年,芜湖等地相继失手,洪秀全见势不妙,于1856年3月将身在西路的翼王石达开部抽调回防,西征在达成了战略目标后结束。

天京内乱到天京失守,太平天国覆灭:

        1856年8月,东王杨秀清势力极度膨胀,要求洪秀全封自己为天父万岁,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进南京平叛,韦昌辉在诛杀杨秀清后,竟将杨秀清所部万余人杀了个干干净净,此时,杀红眼的韦昌辉也想过一把天王的瘾,洪秀全先下手为强杀掉了韦昌辉。

图片

电影《投名状》中再现清军与太平军作战的场面

        此时,太平天国建国时的五大王二人死于战场,二人死于内讧,只剩下谙熟兵法的翼王石达开,天王洪秀全受杨、韦二人的刺激,自然也开始猜忌石达开,石达开负气出走,进山打游击,于1863年被全歼与大渡河畔。

       此次内乱,让如日中天的太平天国走向了崩溃,虽然后期洪秀全启用年轻将领,但在气势上已经大不如前。太平天国也由攻转为守。短短4年后的1862年,曾国藩部,李鸿章部,左宗棠部等清军各部就已完成了对太平天国治地的合围。

图片

电影《投名状》中再现清军与太平军作战的场面

       1864年6月,洪秀全在南京病死,随后曾国荃率领挖壕围城的湘军攻入南京城,大量拜上帝会教众自杀,后曾国荃纵兵掠夺7天7夜,将南京天王府焚为瓦砾。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此画上了句号。

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农民起义,现世对其褒贬不一。由于太平天国起事为推翻清廷后,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帝国,所以实在谈不上反帝制,应该定义为一次失败的改朝换代。在运动之初,太平天国有相对完善的制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由于仅有广泛群众基础,却无先进集体领导。导致后期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止步不前,为后世的各类反帝运动提供了一个可靠地反面教材。

        因太平天国运动以洋教为本,故对中国古代文化极度蔑视,所到之处毁坏古籍古迹无数,实在可惜。根据太平天国前后《户部清册》所载的户口数,认为从1851年到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损失数量达7000万-1.6亿,是人类历史上继一次、二次世界大战后损失人口最严重的战争。连年的兵祸和纷争让饱受摧残的中华大地更加脆弱。

       但不得不说,正是有太平天国这种从社会最底层起事反清廷的先例,才能够让后来的同盟会、共产党等等革命组织有了可以参考和学习的材料,让这些真正为民请命的组织避免了很多弯路。

复兴青年原创


各位看官大老爷,你想要在网络上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爱国思想吗?想要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志吗?我们复兴青年,给你这个平台!您只需将您的原创文章或意见和建议发送至邮箱 1784779650@qq.com 我们就可以在每周六的复兴青年平台上为您发布哦!题材分为时政、历史、文化和经济四大类。欢迎踊跃来稿哦!您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

特别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