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什么有的会一直在市场里生存下去,而另一类人却亏损收场,我想可能是两类人的生活方式和信念都是走向极端的,所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候都比较全身心的投入到每一笔交易中,但是由于这笔交易一开始可能就是错的,所以会导致一直错下去 的原因吧。 输家的一些通病:很多人都幻想着拿100元在市场里可以很快赚到1000甚至是1万,而且是越快越好,追求暴利是他们进入市场的首要理由,他们不希望在场外观望,一心只想进入市场里快速的发家致富,用以他们仅知道哪一点可怜的基础技术技巧或者指标类神马东西进入交易中。而且他们一点也不注重交易策略和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在他们眼里交易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而是关于对与错的游戏,最终结果不是输就是赢。最后就是经历了大幅度的资金缩水之后,他们开始不相信市场上是否真的有人靠交易为生,开始换老师、换市场、换着换着就对市场说拜拜了。 赢家的共同之处:他们是属于资金管理和交易策略的技术派,对于每一笔下单都要装上层层的保护罩,因为他们忘不了之前的某笔交易没有止损带来的重大损失。执行力深深刻进他们共同的骨子里。他们坚信自己坚持到最后一定会赚钱,策略是他们的保护环,保护着他们、不让他们做输家的那些蠢事。 2018年以来,市场操作难度很大,下跌幅度相当巨大,许多投资者表示叫苦连天。想说的是,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在短期市场偏弱的阶段,投资者不用非逆水行舟,可顺势而为,保存实力多做好一些盘外的功课,等未来大盘真正止跌回稳后,我们将稳妥地再次获得属于我们的那份回报。 弱势中个股普跌,投资者有时会觉得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好像都不管用了。所以,有一位观众近日留言问:“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哪种方法更靠谱?”相信这也是困扰很多投资者(尤其是入市时间较短的投资者)的普遍问题,许多投资者也经常会抨击技术分析或基本面分析,今日就此问题谈谈,希望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在谈论这一问题之前,咱们先来看一个类似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您喜欢粤菜还是鲁菜?也许您会感到好奇,这跟菜系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两个问题在道理上是相通的,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之处在于,无论是粤菜还是鲁菜,或者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其根本点在于口味儿喜好或适合与否的问题。 区别之处在于,无论我们选择粤菜还是鲁菜,总归能够吃饱。而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的选择则不同,因为如果我们选择了一种不适合我们性格特点或我们不擅长的方法后,有可能会出现亏损,甚至是破产。 我们一起来分别分析一下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各自的优劣点。技术分析形成了众多的门类,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道氏理论和波浪理论等。技术分析假设前提是: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信息,价格以趋势方式波动,历史会重演。 基本分析的假设前提是:证券的价格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的,价格受政治的、经济的、心理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频繁变动,很难与价值完全一致,但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相对于基本面分析来讲,技术分析的优点是客观、直接、容易量化,缺点是滞后、对白马股难以全局把握。技术分析的优点方面,技术分析从技术指标和技术形态入手,能够形成一种量化的方法,而且操作上受投资者情绪影响较小,因此能够避免出现基本面投资者对部分公司盲目喜爱或排斥的现象。 技术分析的不足之处在于,难以对重大事件(尤其是不确定事件)、行业走向或公司业绩进行前瞻性的预判,只能在事件发生之后反映到技术面时,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操作。此外,技术分析对类似于贵州茅台、老板电器、恒瑞医药之类的白马股难以获得整段收益,往往因为短期技术形态或技术指标而提前“下车”。 相对于技术分析来讲,基本面分析的优点是具有前瞻性、容易抓到白马股,缺点是不易量化、主观性强。前瞻性方面,基本面分析可以提前预判行业发展前景,也可以提前预判公司业绩拐点,进而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筹码。此外,在白马股捕捉方面,基本面分析可以基于公司业绩表现,在公司业绩保持向上增长趋势的前提下手握筹码,把握白马股股价趋势性上涨,获取超额收益(如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等)。基本面分析的不足之处在于,投资者容易盲目迷信公司发展前景,进而对自己看好的公司产生“迷恋之情”,从而在该止损时没有在第一时间斩断亏损。 综上所述,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适合与否的区别。俗话说得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正如开头所说,一个真正的美食爱好者不会因为喜欢鲁菜进而去骂粤菜不好吃,真正的特级厨师也不会因为善于做粤菜而去骂鲁菜不好做。 同理,真正成熟的投资者绝对不会去抨击均线不科学、KDJ不好用、K线有瑕疵、技术分析是骗子等等。真正成熟的投资者也绝对不会去抨击市盈率不科学、净利率不好用、基本面分析不靠谱等等。但凡在市场中能够长期获得稳定盈利的投资者(包括基金经理、私募大佬,甚至涨停敢死队),其一定既能够做到熟练运用技术分析,也能够做到对多数公司基本面了如指掌,综合运用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 (一)基本面分析的特点 基本面分析重在对经济政策、行业动态、股票的价值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股票的当前价格是否合理。 基本面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判断股票现行的价格是否合理,并描绘出它长远的发展空间。 通过基本面分析,投资者可以获知应该购买何种股票,但却不知道何时才是价格的顶部或底部,何时才是最佳的进场、出场时机。 利用基本面分析,可以预测股票的中长期趋势,这样有利于我们在股市低迷时挖掘出潜力品种,低价买入。但前提是你对自己的分析要有信心,买入之后不被短期内的市场悲观情绪影响,回避股价短期内的波动。 (二)技术分析的特点 技术分析是通过图表上价格的涨跌变化和成交量等数据,来研究市场过去及现在的行为反应,以推测出股票未来价格的变化趋势。一般来说,技术分析只关注股票在市场中的变化,而不考虑经济、政治等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是一种以结果推导结果的经验之谈。 技术分析注重短期分析,在预测旧趋势结束和新趋势开始的时机方面优于基本面分析,但在预测长期趋势方面不如基本面分析。 所以,投资者可以用基本面分析来决定该不该入市及买进何种股票,同时,利用技术分析来决策该在何时、以何价格买卖更有利可图。 (三)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的联系 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认为股票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但基本面分析主要是根据对影响供需关系的种种因素的分析来预测股票未来的价格走势;技术分析则是根据价格本身的变化来预测股票价格的未来走势。 技术分析的逻辑是:只要价格上涨,不论是什么因素,需求一定超过了供给,后市理应看好;如果价格下跌,不管是什么原因,供给一定超过了需求,后市就应该看跌。 技术分析所依赖的图表本身并不能导致市场的涨跌,它只是简明地显示了市场投资者现行的乐观或悲观心态,而技术分析者则正是从中窥出价格后期变化的可能性。 大多数投资者,要么说自己是技术分析派,要么说自己是基本面分析派,实际上很多投资者两手兼备。绝大部分基本面分析者对图表分析的基本立场有实际的了解,同时,绝大部分技术分析者对经济基础也至少有大概的印象。 但问题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图表的预测和基本面的分析南辕北辙。当一场重要的市场运动初露端倪时,市场常常表现得颇为奇特,从基本面上找不出什么理由。恰恰是在这种趋势萌生的关键时候,两种分析方法分歧最大。等趋势发展了一段时间后,两者对市场的理解又协调起来,可这个时候往往来得太迟,投资者已经无法下手了。 总之,市场价格是实体经济的超前指标,即大众常识超前指标。实体经济的新发展在被统计报告等资料揭示之前,早已在市场上实际发生作用,并且已经被市场消化吸收了。所以说,一些最为剧烈的牛市或熊市在开始的时候,几乎找不到表明实体经济已改变的资料,等到好消息或坏消息纷纷出笼时,新趋势早已滚滚向前了。 技术分析者往往非常自信,当大众常识同市场变化不同步时,也能够“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应对自如。他们乐于领先一步,当少数派,因为他们明白,个中原因迟早会大白于天下,不过那肯定是“事后诸葛亮”,他们既不愿意也没有必要坐等,从而失去良机。 形态分析一、形态分析的含义 形态分析是根据证券价格的变动轨迹,对照既存的各种价格形态特征,对证券价格的未来变动趋势做出判断,并指导投资者投资活动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 价格形态是指出现在证券价格图表上的图型或构造,它是根据过去长期的投资经验总结而形成的,对证券价格走势具有预测功能。 二、价格形态的类型反转形态:是指趋势正在发生重要反转的形态;它表示趋势有重要的反转现象 整理形态:是指市场价格经过急升或急跌之后,价格出现横向伸展所形成的各种形态;该形态仅仅是当前趋势的暂时休整,其后的市场运动将与原来的趋势方向一致。 三、常见的反转形态头肩顶(底)、双重顶(底)、三重顶(底)、圆形顶(底)、V字形、喇叭形、菱形、岛形 反转形态的共同特征,事先存在一个主要趋势,重要的趋势线被突破是现行趋势即将反转的第一个信号,图形愈大,价格移动愈大,顶部形态所经历的时间通常短于底部形态,交易量在验证市场向上突破信号的可靠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头肩形 三种情况:头肩顶、头肩底、复合头肩形 (二)双重顶(底) (三)三重顶(底) (四)圆形顶(底)和潜伏底 (五)V形和伸延V形 V形反转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而且很难预测的价格走势。 V形反转是在毫无预警讯号情况下,局势的骤然反转,股价迅速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事先根本无迹可循,往往让投资者感到突如其来甚至难以致信。 (六)喇叭形 喇叭形的出现往往是因为投资者冲动的投资情绪而造成的。 通常在长期上升的最后阶段,投资者受到市场炽热的投机风气或市场传闻所感染,很容易追涨杀跌,交易异常活跃,成交量也日益放大,市场已失去控制,便得股价不正常的大起大落,形成巨幅震荡的行情。 在经过了剧烈的动荡之后,人们的热情会渐渐平息,远离市场,继而在震荡中完成形态的反转。 (七)菱形 菱形是喇叭形和对称三角形的结合,其颈线为V字形状。 由于前半部分喇叭形成之后,趋势应该是下跌,而后半部分的对称三角形使这一下跌暂推迟,但终究还是摆脱不了下跌的命运。 菱形与喇叭形相比,更有向下的欲望。 (八)岛形 岛形是指在股价持续上升一段时间后,成交放大,忽然在某一价位出现跳空缺口,然后在缺口上方进行高位徘徊,一段时间后,股价忽然又跳空下跌,两边的缺口在约在同一价格区域发生,缺口上方的区域在图形上如同一个孤立的岛屿,故而得名。 四、整理形态是表示市场当前趋势的暂时休整,其后的市场运动将与事前趋势方向一致。 整理形态通常为时较短,一般是短期或中期的形态。 常见的整理形态:三角形、楔形、矩形、旗形 三角形态 可分为三类:对称三角形、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 1、对称三角形 通常发生在一个大趋势进行的途中,它表示原有的趋势暂时处于休整阶段,其后的市场运动将与事前的趋势一致。对称三角形的出现是因为买卖双方的力量在该价格区域内势均力敌,暂时达到平衡状态所致。 2、上升三角形 显示了多空双方在某一价格范围内的反复较量,但多方稍占上风。 这一走势也可能是一些实力大户,刻意在某一价位多次把价格压低,制造假象,以图完成其大量收集筹码的目的而形成的, 它属于整理形态,但往往带有向上突破的可能,是一种具有“向好暗示”的走势形态。 3、下降三角形 下降三角形属于看跌形态。该形态说明,卖方比买方更为积极主动,卖方不断地增强沽售,而买方则支持着某一价格防线。下降三角形的成交量一直十分低沉,向下突破也不必有大成大成交量配合。 矩形整理 矩形又叫箱形,它是指股价在两条水平的上下界线之间反复波动而形成的横向延伸形态。 矩形表明多空双方的力量在某一价格范围内完全达到均衡状态,谁也无法占到上风。 楔形整理与旗形整理 都是一个趋势的中途休整过程,休整之后,还要保持原有的趋势, 其特殊之处在于它们都有明确的形态方向,而且与原有的趋势方向相反。 1、楔形 是指股价在两条收敛的直线之间变动所形成的形态。 它与三角形的不同之处在于两条边线同时上倾或者同时下倾。 有上升楔形和下降楔形两种情形。 2、旗形 是股价经过一连串紧密的短期波动后,形成一个稍微与原来趋势呈相反方向倾斜的长方形,其形状如同一面挂在旗杆上的旗帜; 它可分为上升旗形和下降旗形; 旗形大多发生在市场极度活跃,股价的运动是剧烈的,近乎于直线上升或下跌的情况下。由于价格运动过于急速,市场必然会有所休整,旗形就是完成这一休整过程的主要形式之一。 五、应用形态分析应注意问题同一个形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一种形态在形成过程中又可能演化为另一种形态。 形态分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损失最佳时机之嫌。在实际应用形态分析理论时,还应结合其它的分析方法,综合判断。 股市里沉沉浮浮,犹如人世间风云变幻。这里兴,那里衰;这里珍惜,那里抛弃。周而复始,无限轮回股性如人性,股道即世道。 蛰伏之极必爆发,繁华之极必没落;拥有的会失去,贫穷的会富有。一波一折,源远流长在股市中 如果输了,别气馁,也许因为还不够成熟;如果嬴了,别高兴,谁能保证下次不犯错呢? 而抛开输赢,最应该看清楚的是自己的人性,最应该做到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从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人性的完善,素养的提升,也许能帮助我们在股市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放开眼界看股票,就能感悟其中藴含的道理。 投资高手与武林剑术高手的境界的对比分析01 看武侠电影总会遇到一个场景,高手之间切磋武功。 武学也几重境界: 手中有剑,心中有剑;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 而最高境界的武功却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 02 在第一重境界的高手:手中剑是身体的延伸,利用剑的特性,增强人体的攻击力,剑就像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一样。 手中有剑,心中也有剑,达到人剑合一的境界,说明练武的人充分的发挥了剑这个工具作用,能够利用剑的坚韧和锋利的特性来攻击敌人。 第二重境界的高手: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已经不再依赖剑,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任何寻常之物在其手中,均可化为利剑。 但剑有剑的局限性,第二重境界的人就要充分的挖掘自身的潜力,来弥补剑的不足。剑伤人无非是靠刺与劈,两种能力,手中的武器如何才能刺伤或劈伤敌人,这就要充分的考虑手中事物的物理特性。 在手中没有剑的时候,利用一些其它并不是特别坚硬,特别锋利的东西,也能起到杀伤敌人的作用。 这种境界的人在自身的能力方面又有所精进,对外界事物的掌控能力更强。 最高境界的高手: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 这个境界的人要思考的内容便不再局限于手中武器的物理特性,更重要的是人的身体结构和事物的规律。 武功是杀人技,何必拘泥于剑呢?何必再将草木竹石化为剑呢?掌握了人的身体结构规律,只要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潜能,能够杀伤敌人,这才是本质。 03 从这三个境界的人的不断进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借助于剑,借助于物,借助于规律的过程。是一个思想越来越脱离于具体实物,向规律靠近的过程。 从“剑”到“具有剑的物理特性的任何事物”,再到只要能够“杀伤”敌人的任何方法,就是一个思考维度逐渐越来越宽的过程。 最终是三个方面的内容:自身能力、规律和敌人的结构特点。 04 而在我们的股市投资中也存在着很多这种情况。 有些投资者对某一种指标工具运用的非常好,但是工具都有其长处也有不足,很多时候没有也会出现失误,指标工具用于辅助,还有有自身的判断能力。 如果向武学最高境界的人那样:从自身能力、规律和市场的特点来考虑,便可以找到更普适,更稳妥的解决办法。 05 于是三个要素,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自身能力圈、规律和市场的特点。 自身能力圈靠自己学习、积累。 规律需要找更普遍适用,更稳定的规律。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个规律就是普遍适用的规律,把到这一个确定性就可以了。 市场的特点就是时而过于悲观,进而过于乐观,经常会情绪化,但也能修复乐观或悲观。 06 看到这里,我想这就再明显不过了。在股市里赚钱的最稳妥方式就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圈,搞明白某些股票的价值,在市场过于悲观的时候买入股票,在市场过于乐观的时候卖出股票。 07 而这种方式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也并不容易。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承认自己对某些情况无法判断,做投资的时候紧守自己的能力圈。 例如:价值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把企业分为:可投资、不可投资、看不懂。 连巴菲特都承认自己有很多企业是看不懂的,更何况我们投资经验只有几年、十几年的个人投资者呢? 其次,如何确定市场过于悲观或者过于乐观?这不能通过主观的臆想来判断,而是要通过数据来判断。 而在贪婪和恐惧的作用下,人们的乐观程度和悲观程度往往是很难量化的,而价值投资者往往也只能依据“价值”来判断企业是被低估还是高估,至于还能不能更低或者更高,很难判断,这也是价值投资的局限性。 再次,低估的价格何时才能修复?这是一个完全无法确定的事情。被低估一定有被低估理由。而这种理由是否正确?如果这些理由不正确,用多长时间才能被人们认识到?这是个极其复杂的事情,价值投资者必须承认自己对此无能为力。 坚信价值规律,坚信自己的判断,承认自己对何时才能修复估值无法判断,只有完全做到了这些,才能忍受得住市场波动的煎熬,才能禁得住同行的冷嘲热讽,才能在估值不断下降的时候,越跌越买。 这种境界达到容易吗?真的非常难,要不然怎么有高手和非高手之分呢? 感谢你的阅读,关注我学习更多炒股知识。 |
|
来自: hunter7986 > 《股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