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树村,向桥农耕时代的烟火记忆 原创/莲荧(蕲春向桥) 枫树村位于向桥乡的东南方,依次与唐山村、向桥村、王榜村、姜冲村、大元村接壤。枫树村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和山泉水资源,其森林资源在全乡是名列前茅的。枫树的板栗是向桥乡最早闻名于世的招牌土特产,虽然现在其他各村的板栗产量并不输于枫树村,并有后来居上之势,但枫树村板栗栽种的历史很悠久,它是土生土长的,据说百年以上的板栗树也多有,这是一种古董级别的存在。其他各村的板栗树,近二十年来遍地开花,只能说是后起之秀,是国家退耕还林的产物,在乡土文化意义上讲,二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在向桥乡长久的农耕岁月里,全乡民众基本是靠种田、种地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驱牛炼泥用木匣印制砖块,掘山石垒墙为地基,建土屋而居,赖此一代一代地生息、繁衍,父子薪火接力相传,三代同堂的家庭比比皆是,因此向桥乡各村庄人口一直延绵不断,并在某个时期有着明显的增长。在村民自建土屋这项大业中,木材是重要的原料,而枫树村,就是农民建屋木材的供给基地之一。向桥乡的农家土屋,屋顶全是三角型结构,为了保障屋顶不漏雨、美观而安全,用于屋顶木结构的屋梁、檩条、椽木等材料就必须笔直,并且粗度要达到饭碗以上的口径,这样的屋顶木材,看起来才有安全感,并且美观,也让屋主一家人有面子。那时乡下人若是头次走到另一户人家去,跨进大门槛,往往习惯性地要仰头看一看这家屋顶梁木和檩条木的情况,若上看到屋顶的梁木和檩条木笔直粗大,心底就知道这屋主是当地有能力的人,屋上木料是取自远处山中,就油然地对屋主增添一份尊敬。反之,若是看到某户人家屋上的梁木、檩条弯曲、纤细,没有饭碗粗,这人便心里升对这户人家的轻视或怜悯的感情……因为存在着这实际上和面子上的关系,向桥乡农民们在建房之初,总要为谋划到笔直、粗长的建屋木料,而操不少的心思。向桥乡西南边的几个村,例如白水、邓桥、黄土、藕塘等地,农户辛苦大半年种稻谷、油菜、黄豆和芝麻,以及起早摸黑地养猪鸡,节衣缩食积攒了些钱后,秋后就谋划着准备建屋。农户取得了上枫树村合法的砍树手续证明,就恳请本族、本村的得力人员协助,一起去枫树村上山选树、砍树。砍树建屋是一场重体力活,也是每户农民安家置业的重大人生节点,在枫树村大山上砍倒树木后,再远行长路扛回家,一路上虽然累,但是这本族、本村的一行人也是乐呵呵的。他们从枫树村大汗淋漓的回家路上,心想,自己肩上这棵又长又粗的松树虽然这时候把我压得一路滴汗,双腿发抖,但是过些时日,木匠师傅把它削去糙皮,挖槽做榫,安放在新屋屋顶上,这就是福泽后人,为本族本村后人遮风遮雨的百年大计,此时肩骨压得生痛也值得的,咬牙忍着痛。一行人扛树到家时,上身的衣服是被汗水湿透了几遍,因此,“上枫树村剁树做屋”,就成了向桥乡下一句经典的累活代名词。(在当地言语中,人们爱把砍用剁字来代替)在向桥乡起起伏伏的,沿山沿水自然分布的各塆村里,久远以来,烟火是日常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清晨,太阳出山,各村落里男人们打开大门,扛起锄头走向农田,或是走向山岗,去泥土里劳作。女人们去水塘里,或是河溪边,洗好菜,洗好锅瓢等炊具,就回家上灶生火开始做饭了。农家的灶台,烟气和水蒸汽没办法安排到某一个固定的管道排出,总有一部分从灶台上逸出,随意在覆瓦的屋顶缭绕,然后从鳞鳞层层的布瓦空隙间飘出,人站在户外观看,各家的厨房屋顶就像蒸笼在蒸馒头一样,白汽掺杂着青烟,雾腾腾的。向桥乡西南部多是平原,立在自家庄稼地里或是稻田里干活,直起腰来就能看见自己村庄的屋,当看到自家屋顶上冒了烟气时,就能大略知晓家中灶台上的情况,什么时候该回家吃饭,心里是有底的。那时候农村人不兴看手表行事,依大自然天然形成的法则行事,是乡人们的本能习惯,并乐此不改。一日三餐生火做饭,此外,各家各户还饲养有猪仔,准备猪饲料时,也是要生火煮熟。这两者相加,故每年各家各户所需要的柴禾燃料,是很庞大的一笔数。若要问这些燃料从何而来,村民们多是眼望着东北边的枫树村,枫树村后的重重大山上,生长有年年砍不尽的柴禾燃料。因此,每年的中秋节过后,两季水稻收完了,红薯收回了,油菜栽种了,接下来就是上枫树村去砍伐柴禾,为明年一年的生计所需作准备。王塝村的人上枫树村砍柴,都是只携带柴刀、棕绳和冲担,十分简单,上山下山往来都是步行。而白水村、藕塘村、百箩村、邓桥村等处的人上枫树村砍柴,除了柴刀、棕绳、冲担这三件套外,还有一项重要装备,那就是吱吱响的手推车。别看这吱吱响的手推车其貌不扬,它能为砍柴人节省不少的力气,是向桥乡西南平畈村庄中农人的挚爱。在那渐渐远逝的农耕时代里,枫树村的重重大山,为村民们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柴禾燃料,为每日晨昏,那寄托了很多人乡愁的凫凫炊烟的升起,作出了贡献,有了枫树村那座座的青山,各农家灶膛里的烟火就永不熄灭。现今,时代在前步,向桥乡各农户已经不再需要当年那样巨量的柴禾燃料,放眼远望枫树村的重重大山,现在是一年比一年青郁翠绿了。莲荧乡土散文链接 向桥乡童咀村的突围 蕲春向桥乡白水街 向桥乡与板栗树的情缘 再忆向桥乡狮子堰村 蕲北地区以往的年味
蕲春向桥乡棠树岭村 向桥乡藕塘村往事 关于向桥唐山村的一些印象 向桥街 向桥乡百箩村纪事 蕲春向桥乡狮子堰村散记 童嘴村隐静庵 向桥街今昔 蕲春向桥乡王塝村 怀念化学老师王德安先生 向桥乡手巾庵 女儿铺 白水河 竹山岭 村庄后面的那座山 古角山 白水河上的拦河堰 李时珍精神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