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话:“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说的是哪三空?有没有道理呢?

 838528296 2022-02-2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话。俗话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通俗易懂,因为通俗易懂,所以读来朗朗上口,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传诵。二是言简意赅,俗话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古人通过总结生活之后的经验之谈,因此俗话有一定的实用性,对古人的日常生产生活,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人们常说,家是幸福的港湾,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注重家,有这么一句俗话,叫“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这里所说的“三空”,指的是什么?这句俗话有没有道理呢?

第一、一个家待人接物的地方——厅堂。

在古代的建筑,例如四合院中,人的休息区域与活动区域是分隔开的。休息区域便是厢房,活动区域便是厅堂,通过一道垂花门,也就是人们所说“二门不迈”的“二门”,分隔开来。

厅堂在古代的阳宅建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古人的风水上讲,这里是藏风聚气的地方,是一座建筑风水的核心。

人们用一句“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来形容贤惠的妇女,从中也可以看出,厅堂的地位等同于厨房。厅堂是一个家待人接物的地方,因此,厅堂在装饰上,有着诸多的讲究。无论如何,厅堂都要保持干净整洁,不可以杂乱无章。人们也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保持厅堂的干净整洁,是一个家勤劳的象征。

除此之外,厅堂也是一个家的门面,人们会将一些好的物品,古董字画,奢华之物,摆放在厅堂,以此来彰显某种气质,因此,俗话才说“厅堂不能空”

第二、一个家陶冶情操的地方——书房

关于知识的名言警句,不在少数,例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而一个家中,书房便是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殿堂

俗话还说“耕读传家躬行久,诗书继世雅韵长”,在有条件的情况之下,俗话认为一个家至少要准备有一个书房,而且这个书房不能是空荡荡的,而是要有书籍,字画等有关知识,有关培养兴趣的物品。

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俗话认为,这么做能够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而孩子则是一个家庭的未来。

第三、一个家烟火气足的地方——厨房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华美食名扬天下,对于食物的热爱和尊重,是古人热爱美好生活的一种具体体现。古人对于厨房非常重视,厨房在古代的建筑中,往往建于东面,因此也被称为“东厨”。

在古代民间祭拜的诸多神明中,司掌厨房的灶王爷,是被认为最接地气,最被人们所喜爱尊敬的神明之一。

上的厨房,下得厅堂,厨房排在首位,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厨房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一日三餐是每天要做的事情,也是最为基础的事情,吃得好与否,关乎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健康,人们还认为:“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如今,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部分人不太重视饮食健康,一日三餐应付了事,最终追悔莫及,才明白古人所说的“病从口入”真乃金玉良言,古人所言真实不虚,诚不欺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饮食重要,所以厨房地位重要,因此,俗话说厨房别空着。

总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