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壬寅献岁唐诗吟诵第六天记录

 丘山三也君 2022-02-23
图片
图片

2022年2月17日 星期四  14:00-15:30

网络诗词课

我们今天讲读许浑的《早秋》,并新读李商隐的《蝉》和《落花》。

杜牧的《旅宿》,第二联“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警”就是“惊”的含义,但不能替换为“惊”,因为近体诗不允许“三平尾”。

图片

早秋

早秋

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银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遥夜”,即长夜。“泛瑟”,就是鼓瑟、弹瑟。“泛”,有声音在空中游荡之感。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银河。”  “残萤”,说明萤将尽。“早雁拂银河”,“银河”,有的本子作“金河”,金河就是秋天的银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还密”,早秋叶子还很茂密,尚未凋零。

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自觉老烟波”,一般的版本是“自觉洞庭波”。这一联不是写实景,而是用典故。上句“淮南一叶下”,用了《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下句“自觉洞庭波”,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语典。

这是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题目是“早秋”,因而处处落在“早”字。“残萤”、“早雁”、“晓还密”、“一叶下”、“洞庭波”等意象都扣紧“早”字。

图片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开篇概括蝉的特点。古人认为蝉栖息高树餐风饮露,特点是高洁、清高。蝉既然选择栖息高处,自然难以饱腹,李商隐说“本以高难饱”,实际是在写自己,因为太清高了,所以生活清贫。“徒劳恨费声”,虽然带着怨恨不停鸣噪其实也是徒然,无法摆脱难饱的困境。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高树晚蝉,鸣声凄厉,但无论怎么喊,树还是那么“碧”。蝉有恨而树无情,人有恨而环境无情,李商隐觉得谁也不理解他。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梗犹泛”,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梗泛”比喻漂泊不定,没有归宿。用典贴切。“故园芜已平”,家虽然在,但已经荒芜太久。陶渊明也说“田园将芜,胡不归”。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尾联所咏之物和自己的内心合到一起。

前半首诗既写蝉,也写诗人自己,第三联写自己,尾联把蝉和我结合起来写。这首咏物诗,被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

这首诗写的很漂亮,但实际上就是发牢骚,嫌自己工资低待遇不好。是高雅地发牢骚。

图片

落花

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