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思想史》读后感

 丘山三也君 2022-02-23

终于算是读完了陈老师推荐的姜澄清教授的《中国书法思想史》。虽然是很专业的书法思想史,但读起来并不是生涩难懂,好像一位老者在清聊漫谈着书法思想的历史。在疫情的这些冬夜里,静静地读完这本书成为一种奢侈,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在书房里,就是一本书,一个人,一盏灯,手不释卷,这种幽静的感觉真是多么地惬意和幸福。

当合上书的那一瞬间,仿佛自己刚从书法的历史长河里走来,一颗颗思想的繁星在历史的星空闪耀,照亮书法的星河。有儒家的“人俗则书难雅的观念”,将人品与书品并提,对后世影响深远。有道家提倡的“见素抱朴”“返璞归真”“法自然”的哲学主张,极大地影响着清逸、淡泊、萧散的审美尺度,让后世对书法的技与道有了更多的思考。法家要艺术有助治,让后世“以书写工善而为宦”的教育制度成了一个十分特别的现象。“易”学原理更是深入书法的骨髓,让书法在胎育期中,即与卦的形式及精神有了交融。民俗也是书法能够升华为艺术的土壤。这些哲学为书法构筑了艺术思想的框架,同时金文、石文在形式上为书法艺术奠下基础。

幸福的感受一定包含着读书后的顿悟。过去好多的迷茫,在读《中国书法思想史》的进程中,一点点变得清晰。姜先生把先秦至清代的书法思想史演变归纳为八个时期:书法艺术的哲学思想奠基期、艺术载体的大备与狭义书法思想的始萌、步入自觉的大时代、流派的分野与学派的对峙、崇王尚法的大时代、玩墨的游戏时代、向跛足巨人膜拜的时代、批判的时代。对于碑帖的理解,过去只是模糊的概念而已,通过读第七章《流派的分野与学派的对峙》,有了新的领悟。自东晋以后,二王书法便成楷模,一切评判都以二王为准绳,南朝书法在二王遗风笼罩下,风貌儒雅,而北朝刻石多出于民间,是天籁而非做作,且北朝少知名的书法大师,无名氏书法则极多,所以清朝以来,学书宗碑,成功者不多,原因在于徒知临摹碑版,而不知刻石的作者。忽然间对陈老师所说的魏碑和二王不是一系,不能胡乱练习有了新的感悟。在读到《步入自觉的大时代》一章时,让我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曹操其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的政治和军事才能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而在这里看到的却是:因曹氏父子喜文好艺,士林每聚,辄论书艺,开启了中国士大夫精神生活中的一种新风气。可能大家会笑我,原来所背诵的魏晋时期,从来没有细想过是哪个魏?但这次的阅读终于算是明白了魏是三国的魏,并且惊叹原来钟繇竟然是曹操的重臣。

由衷地赞叹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的书法艺术思想,而且深深地敬佩姜澄清先生认真考证整理、精益求精的严谨学术作风,真切地激励自己读书习字永远在路上。茶余饭后,拿起书来静静品读,细细地思量,是一段美妙的时光。伴着书香,心游四海八方,与名人大师对话,和他们的精神世界接轨,于无声中与伟大的灵魂倾心交谈,是一种无比的幸福。感谢陈老师带领无知的我走近书法艺术的殿堂!感谢陈老师让我在四五十岁的年纪还能坚持读书习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