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画有声书《汉画像石精品赏析》之“一咏三叹般的节奏”

 丘山三也君 2022-02-23
图片

本期编辑和播音:袁灵媛)



图片

本书内容:

帝乡楚韵——河南南阳地区汉画像石精品赏析

稳重厚儒——山东汉画像石精品赏析

楚都大风——江苏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精品赏析

边塞犁锄——陕西、山西汉画像石精品赏析

天府蜀意——川渝地区汉画像石精品赏析

异彩纷呈——其他地区汉画像石精品赏析

      本书是目前所知的较为详细、系统,站在一定学术高度剖析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的第一本专著。图文并茂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因为造型艺术本身就是用形象来说话的艺术。本书的汉画像石赏析是根据地区不同进行有意识的分类,由点到线到面逐个进行,最后我们会对汉画像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图片

一咏三叹般的节奏

one chant and three sighs of rhythm




作品名称:车骑出行

作品尺寸:高40厘米,宽397厘米

创作时间:西汉

出土地:河南省唐河县电厂

现藏地:南阳汉画馆

图片


画面最左端



画像石中的《车骑出行》,表现的是一队轺车出行的场面。轺车是汉代最常见的车型,这是一种四面敞露的车子,一般用一马驾行。此画面共出现五个半轺车,每个车上都有华盖装饰,每辆车都是一乘一御。车队的前方,一导骑驰马引路;画面的最右方——车队驶向的方向,有一个人面向观众立于道旁。而车队的最后一辆车,只有马全露出来,车只模模糊糊露出一少半。

图片


画面的最右方



乍一看,整个画面的构图似乎特别平淡,就像最简单的二方连续构成。然而,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二方连续的波浪形图案有强烈的运动张力感。它起伏变化的差异形式、节奏强烈的'视觉诱导力’致使眼睛产生真实的实际物理运动,为眼部肌肉的张弛运动提供了充分的生理依据”。这就是造型艺术本来静止的形象能产生动势的生理基础。这种眼部对形象的扫描运动,诱导观众产生一种想象的“通感”,使人们仿佛听到马车奔驰的轰鸣声——马车似乎真的动了起来。刘勰曾提出:“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义显。”此画以半个车马,把人们的视觉引向画外车队后面更加广阔的空间,给人造成联想的天地,从而造就了整个车队绵绵不断之意境;仅仅用五个半车马,却独具匠心地展现了马车队奔腾、恢宏的气势。而那个车骑前面立于道旁的人,似乎只是作者设置的“视觉障碍”,是拿他来做“挡车螳螂”,来反衬车队不可阻挡、飞速向前的气势。这种欲扬故抑的手法在视觉艺术中已屡见不鲜,但笔者依然对此画像石作者所展示的成熟的表现技巧表示钦佩。

图片

画面中五个完整的车马,相似中有变化。乍一看,五辆车非常相像,几乎是一辆车的重复排列,给人以一咏三叹的节奏感,形成一队车马飞驰而去的韵律美。这种由相似形象的重复所造成的秩序,很好地增强了车队的整体刺激力量。然而细看时,却见五辆车马从马到人、自轮到盖乃至马鞭等细节,却无一处完全相同,而是各具面貌,“个性突出”,真正做到了“尽精微致广大”,很好地避免了形象的单调与乏味。

图片

最后,当我们瞪大眼睛想捕捉到更详细的信息时,却发现此画像石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只是一队车马行进的影子,就像阿恩海姆所言:“由连续性原理所暗示出来的形状,往往是很不清晰的,我们看到物体有一种向视域以外连续的趋势。……这种特征绝不是一个缺陷,这种不确定性能够使我们看到物体从虚无的世界中浮现出来,然后又重新消失在虚无的世界之中,这与艺术家想要传达的意义是一致的。”的确,一切艺术都是相通的!当仔细品味这幅画像石时,耳边仿佛听到巴赫那典雅、庄重、充满秩序的优美乐曲。这时,我们的整个身心似乎都在随着节奏驰骋。生命形式的特征就是运动变化的张力和循环往复的节奏。这种实为幻想的生命形式,是模仿生机勃发的有机生物体本质的产物,所以最能唤起观众的共鸣,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图片


作者简介


杨絮飞,男,汉族,1968年生。副教授,设计学硕士生导师,2004年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在读博士。汉画学的开创者,现任中国汉画学会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吕凤子学术研究会会员,中国唯一汉画造型语言专业研究所——浙江农林大学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汉画学研究、中国画教学研究、艺术设计学、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以及明清商业会馆建筑艺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研究。艺史双栖,著述累累。近年来由于在汉画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而享誉全国、日韩、东南亚、美国、法国等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度比较多的国家。

代表成果:

项目: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画学的构建及研究”

2、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画像砖模印装饰艺术的整理和研究”。

3、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民间画像砖艺术精品的整理和研究”4、作为第一参与人,参与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画像砖艺术抢救挖掘与研究”。

专著:《汉画学》、《汉画学概论》、《砖石扎记-汉画造型语言研究》、《汉画像石造型艺术》、《画像石艺术鉴赏》、《中国民间画像砖品鉴》、《汉画像石精品赏析》、《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八本)》等四十余部。

奖励

1、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基础理论研究类”省政府三等奖。

2、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3、获第二十四届优秀图书“金牛奖“国家级铜奖。Cctv.com2007年9月《名人论汉画》中荣幸与鲁迅、王朝闻等大师“并列”。在《装饰》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累计发表各类文字300余万字。


编辑简介


  袁灵媛(女,汉族,1991年生),毕业于浙江科技学院,获理学学士。大学时期,担任理学院邓小平理论读书会会长。并多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于2011年,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曾任互联网研发部门软件测试工程师。现为浙江农林大学设计学在读研究生。

图片

此有声书为公益活动,仅作为汉画爱好者们了解汉画的桥梁。也望能有更多人了解汉画、爱上汉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