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0多年前秦始皇修的土路,为何到现在都不长草?下面埋着什么?

 炫叶楓雪 2022-02-23

秦国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嬴政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六国以后,废除了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大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制。他所遗留下来的东西,不管是制度还是文字,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秦始皇的众多功绩中,有一项功绩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但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就是修建秦直道。

秦直道是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建的,从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开始,一直向北延伸至九原郡,足足有800多公里,历经两千多年一直在历代王朝之中发挥着作用,直到清朝时期才逐渐地被统治者所废弃。

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即便历经两千多年,这条秦直道上都没有长野草,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难道这条路有什么魔法吗?还是另有神奇之处呢?

从《史记》中的记载来看,秦直道的修建时间是公元前212年,只不过什么时候修建完成史书之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后来蒙恬和扶苏被赐死,秦直道的修建也就换了人。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修建这样一条道路呢?

从其一直延伸至北部的九原,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其实是对北部的匈奴有所防备的,等到国内的事情做完了,就可以腾出手来找北边匈奴的麻烦。

只不过,还没有等到那一天,秦始皇就在东巡的路上驾崩了,赵高与李斯密谋赐死了蒙恬和扶苏。

当时的秦始皇对于直道的要求是永远都不长草,这样的要求或许就和他对自己的称号是一样的,他自称秦始皇,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那么秦直道也就要一直传承下去。

不过,不长草这个要求还是有些为难工匠了。

因为但凡是土那就肯定会长草,除非其里面有什么非常剧毒的东西或是什么放射性物质。

可是公元前的秦朝哪来的这些东西,工匠们想遍了办法,后来在古籍之中找到了破解的方法。他们将土炒熟,将里面的水分炒干将其中的种子杀死,但是这样还是不够,生物是非常顽强的,下一场雨加上风刮过来的种子和鸟儿掉落的种子草还是能够找到机会生长。

于是,他们又增加了一道工序,就是向这些炒熟的土中加入碱,这样一来,土壤的性质就大大的变化了,这种人为的盐碱地就成了杂草的克星,草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可是盐碱的存在就阻止了杂草水分的吸收,可以说,古人在实践之中所萌生的智慧真的令人感叹。

这样修建的道路不仅硬,可以忍受战车的碾压和士兵们的踩踏,历经千年依旧不会毁坏,相比于现在有些地方的干裂水泥路,秦直道可以说是良心之作了。

如今,秦直道遗址、秦直道起点遗址、秦直道遗址延安段、秦直道遗址庆阳段已被分别列入了第六批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对这些历史遗址的保护能让后人们了解到了,古人是如何解决山地之间修建道路的问题的,其智慧值得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