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宝钗的红麝串另有玄机,其中隐藏着,荣国府和薛姨妈的宅斗过招

 liuhuirong 2022-02-23

提起薛宝钗的红麝串,钗粉会认为,贾元春在端阳节赐给了贾宝玉和薛宝钗一样的礼物,这等同于荣国府的最高层对金玉良姻的认可。

可事情真的是这样子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以贾元春贵妃娘娘的尊贵地位,如果她真的认为薛宝钗适合给她做弟媳妇,直接给宝玉和宝钗指婚就行了,哪里用得着去暗示什么。

只要贾元春发了话,那就是贵妃之谕,贾母、贾政、王夫人都得遵照执行,薛宝钗马上就是荣国府的宝二奶奶。那个时候谁也不会在乎林黛玉的心情;谁也不会在乎林黛玉是否断肠,就算林黛玉真的哭死了,也丝毫无法动摇薛宝钗的地位。

有时候原因可以根据结果倒推,薛宝钗得到红麝串的那个端午节,这姑娘刚刚过完15岁生日4个月。

之后的情节呢?

林黛玉比薛宝钗小三岁,薛宝钗同林黛玉结金兰契的时候,林黛玉15岁,那么薛宝钗18岁。

那个时候离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的时间点就已经过了三年,等到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又过了一年,等到了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又过了一年,那个时候薛宝钗已经从15岁等到了20岁。

5年的时间薛宝钗还是个未婚姑娘,没有成为宝二奶奶,这意味着什么?

这足以意味着,贾元春赏给薛宝钗同贾宝玉一样的礼物,只是一种亲情的布局,贾元春身居高位,对礼物的解释权在她的手中。

以贾元春贵妃娘娘的地位之尊,薛姨妈敢去问问这位贵妃娘娘,她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这件事情甚至不是薛姨妈敢不敢的问题,而是薛姨妈只是商人的妻子,不是诰命夫人的薛姨妈,连求见贾元春的资格都没有。

薛宝钗的青春,硬生生的被荣国府这些豪门贵妇给套路了。

对于薛宝钗,贾母和王夫人的看法完全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两个女人都没有强烈的愿望把薛宝钗娶进门。

而极度想要促成金玉良姻的薛姨妈呢?只能不停地同这两位豪门贵妇打太极、宅斗……

一.贾母的看法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的那个时间点,金玉良姻的噱头已经被薛姨妈传了出去,一石激起千层浪,贾母、王夫人会如何应对,薛姨妈又会如何见招拆招,必然是小说中的极大看点。

此时按照长幼顺序,先来分析贾母的看法。

贾母出身于真正的豪门加书香门第的组合史家,出嫁后嫁给了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贾母这位国公夫人可是真正的豪门贵妇。

以及贾母国公夫人之尊,宅斗这种事情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她可以云淡风轻地应对。

能与贾母见招拆招的,自然也全都是豪门贵妇,在这些女人的身上,有着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矩,虽然她们会宅斗,但是宅斗的范围一定会在规矩认可的范围之内,这一点,会是所有贵妇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直到贾母遇到了薛姨妈,这位国公夫人才会真正看到,人至贱则无敌,像薛姨妈这种不要尊严不要脸的人,连贾母都无法做到四两拨千斤,只能正面应付。

这边薛宝钗羞笼红麝串,那边薛姨妈就敢直接把这样的话说出去: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

女方的母亲上赶着提着,自家的女儿的金锁要同有玉的结为婚姻,像薛姨妈一样胆大、不要脸,也不让自己女儿要脸的母亲真是极为少见。

像薛姨妈这样的女人,在贾母70多岁的人生经验里恐怕也是头一回遇到。

贾母会任由金玉良缘发酵,然后认可这种事情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贾母不是一个良善之人,贾母是一个极度有权力欲的人,从维护自己权力的这个角度,薛宝钗就算是一朵花,贾母也绝不会想把宝钗取进家门。

贾母不可能允许,王夫人、王熙凤、薛宝钗这三个有血缘之人,都嫁进荣国府然后架空自己。

薛家人借着宝钗丫鬟莺儿之口,开始宣传金玉良姻这个噱头时,贾母还可以故作不知。

可当薛姨妈已经对王夫人公开提及这个问题之后,已经把贾母逼到了一定要表态的地步了。

贾母不是姨妈,她是真正的国人公夫人,她要脸,言谈中也会给别人留脸面。贾母对金玉良姻的表态,要选一个恰当的时机。

这个时机嘛,咱们稍后再说,先来看看王夫人的态度。

二.王夫人对薛宝钗的态度

贾母和王夫人这对婆媳,从来都是面和心不和。

王夫人对自己的儿子贾宝玉娶林黛玉,当然会持着一种抵制的态度,这是正常的心理状态。

同贾母不支持宝玉娶薛宝钗一样,王夫人也不会支持贾宝玉娶婆婆的外孙女林黛玉。

这同林黛玉的为人处世和个人能力毫无关系,就算林黛玉德才兼备,王夫人也同样不会想她娶进门。

如果贾宝玉娶了林黛玉,贾母会把自身的一切资源都给黛玉,这就间接地架空的王夫人,王夫人这种权欲极强的人,当然不愿意这样情况发生。

那么王夫人,想让薛宝钗做自己的儿媳妇吗?

答案也许很残酷,王夫人没有强烈地想让贾宝玉娶薛宝钗的理由。

贾宝玉是荣国公的亲孙子;是贵妃娘娘的亲弟弟;是嫡出,就算贾宝玉一生都一事无成,在荣国府不败的情况下,家族的人脉、家族的产业,也足够贾宝玉匹配一个书香门第的姑娘。

京都中的好姑娘有很多,贾宝玉才十几岁年纪不大,贾政和王夫人有足够的时间为宝玉慢慢挑细细选一个好姑娘。

没有人会比王夫人更清楚,薛姨妈家真正的生活状态。

薛家早已称不上是书香门第,紫薇舍人薛公的脸早被薛家的不肖子弟丢光了。

别看薛姨妈在荣国府表面风光,贾母都得对薛姨妈用客人之礼相待。贾母对薛姨妈尊重,那是因为荣国府要脸面,注重待客之道,并不是薛姨妈本人有什么值得别人重视的地方。

古代出嫁从夫,薛姨妈真正的社会地位,早就不是世家王家的小姐,而是皇商家庭的主妇。

若论真正的地位,薛姨妈连尤氏的继母都不如。尤氏的继母被人称为尤老安人,这说明尤氏的继母有诰封。

而薛姨妈呢?表面风光的薛姨妈,实际上就只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

社会地位差,已经是薛宝钗无法跨越的身份短板,薛家还有另一个定时炸弹,让王夫人都不敢靠近。

薛蟠的身上可是有人命案,虽然贾雨村为薛蟠脱身判了个葫芦案,可谁敢保证这件事情永远不会被翻出来。

一旦薛蟠身上的人命案被翻出来,薛宝钗这位薛盘蟠妹妹就连良家出身都做不到,王夫人不傻,她根本不会轻易取薛宝钗进门。

可王夫人会直接放弃薛宝钗吗?答案很残酷,不会。

王夫人这个女人,愚蠢、贪婪想要大权在握,王夫人没有多疼爱薛宝钗,却爱薛家的钱。

王夫人不时地借由自己的女儿宫里的贵妃娘娘,给薛家一点小恩小惠,比如让薛宝钗住进大观园;比如送给薛宝钗和贾宝玉一样的礼物。那又如何?如果真的深究,贾元春可什么都没说过,王夫人更是从来没有认可金玉良姻的表态。

而薛家人呢?薛家人依附在荣国府,已经造成了薛家同荣国府不对等的关系。

只要王夫人借着自己对贾元春的影响力给薛家人稍微抛出一点甜头,薛姨妈就要为王夫人奉上大量的银子。

虽然王夫人和薛姨妈是亲姐妹,可豪门贵族哪来的亲情,一切都是利益的交换。

王夫人对金玉良姻暧昧不明的态度;薛姨妈对金玉良姻的激进推动,已经促使贾某要对这件事情正面表态。

三.红麝串原来另有玄机

虽然羞笼红麝串的是薛宝钗,可金玉良姻这件事情不是薛宝钗一个小女孩能促成的。

此时读者必须把眼光从薛宝钗处移开,才能看出这其中另有玄机。

这红麝串不是薛宝钗独有的,而是每位姑娘都有的。

贾宝玉想看看表姐手腕上戴的红麝串,也只是随口一说。就连这种普通的日常生活状态,薛姨妈都能把这件事做成渲染金玉良姻的借口,这在贾母来看,火候已足,已经到了贾母需要正面面对这件事情的时候。

于是由红麝串,引发了清虚观打醮,清虚观打醮,意味着贾母正式出招应对金玉良姻。

清虚观打醮,是贵妃娘娘贾元春传谕荣国府去做的,发生这件事情的地点已经离开了荣国府。清虚观这个地方对于薛姨妈来说,已经鞭长莫及,她没有机会在这个地方宣传金玉良姻,清虚观打醮这个活动,薛姨妈没准备参加过。

缺了薛姨妈这个主角,清虚观打醮的戏就没法开演了,于是贾母整了这一出:

贾母因又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宝钗只得答应着。

贾母是对薛宝钗向薛姨妈发出邀请的,当时的薛姨妈不在场,以宝钗一个小孩子,根本没有拒绝贾母邀请的能力。

等到清虚观打醮开始时,就是贾母对金玉良姻出招时。

“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

①清虚观的张道士,准备为宝玉说,清虚观中的张道士是谁?这位张道士是荣国公的替身,这也就意味着,这位张道士是一个薛姨妈无论如何无法将其拉入到金玉良姻阵营的人。

那么这位15岁的小姐是谁,指的真是刚过完15岁生日的薛宝钗吗?

作者卖的这个关子,将成为永远无法解开的谜。

但这一点并不重要,因为这15岁的小姐直接被贾母否定了。

②而且贾母否定这件事否定得极为奇葩,薛家金玉良姻设定的开端,是一个和尚说这金锁要有玉来配方可结为婚姻。

而贾母拒绝张道士提亲的方式更有意思,如果这件事情不是预设好的,简直是不给张道士留一丝颜面: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

看贾母的回应,哪里是拒绝张道士的提亲,如果贾母只是有心想拒绝张道士的提亲,完全可以将语言组织的更婉转,没有必要用和尚的语言去打张道士的老脸。

贾母的言谈中,分明就是在拒绝薛姨妈所宣传的金玉良姻。

至于张道士所提的15岁姑娘究竟是不是薛宝钗,已经完全不用去追究了。

再看之后的故事,贾母对金玉良姻那就是真地开始打脸了。

这位张道士颇有体面,送给了贾宝玉很多珍贵的礼物:

贾母听说,向盘内看时,只见也有金璜,也有玉玦,或有事事如意,或有岁岁平安,皆是珠穿宝贯,玉琢金镂,共有三五十件。

张道士送给宝玉的礼物中,有很多的金、有很多的玉,难道这些小玩意儿都是金玉良姻?

这些东西放在薛姨妈的眼里,又是如何?

金这种东西太平常了,有这种东西的人太多,如果都想嫁给贾宝玉,她女儿儿薛宝钗是做妻还是做妾。

在看贾宝玉和贾母的应对,对薛姨妈的打脸更是狠:

宝玉笑道:“老太太,张爷爷既这么说,又推辞不得,我要这个也无用,不如叫小子们捧了这个,跟着我出去散给穷人罢。”贾母笑道:“这倒说的是。”

贾母不会事先同贾宝玉一个小孩子沟通这种事情,当贾宝玉看到了这些金玉时,完全没有想到什么金玉良姻,而是很善良的要把这些礼物散济给穷人。

而贾母,同样是这种态度。

清虚观打醮,贾母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拒绝金玉良姻。当贾母说完了所有的话之后,在看到一只金麒麟后,便用仿佛突然间想起了什么一般补了一句:

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

贾母就等着这句话呢,贾母就是要薛家人自己承认,金这种东西只是世家小姐的玩意儿,这种东西太多了。

薛姨妈就是弄出个金玉良的噱头,也不知道会去指谁。

在贾母正式出招之后,薛姨妈只能闭嘴,从此之后薛姨妈再也没敢提过金玉良姻,薛姨妈是真的怕自己给别的姑娘做了嫁衣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