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忆王新法

 碧华视窗 2022-02-23

追忆王新法

作者:周碧华

前言

王新法(19532017),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北石家庄市人,曾任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名誉村主任。

2017223日下午,王新法因过度劳累,突发心梗去世。2021225日,被党中央、国务院追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今天是王新法逝世五周年纪念日,为何要追忆?除本地人之外鲜有人知道,他不是组织上安排他扶贫的,而是独自到几千年之外的异乡扶贫,最终埋骨他乡。报道他的文字很多,文艺作品也很多,但是我今天披露的是媒体上看不到的内容,特别是图片非常珍贵

渫水在湖南石门县境内,它的源头在湘鄂交界的崇山峻岭中,很少有人抵达。2014年5月1日,我和同学贺新初、学生王定久、“石门怡红”茶老板林先生等,胆战心惊地经过一些挂在悬崖上的险路之后,终于到了渫水的源头——高约50米宽约10米的一个黑黑的石洞。

新初兄意犹未尽,还要去探“下河”源头,于是,我们又往一个叫“薛家村”的地方赶,黄昏前到了薛家村。新初兄先前联系的一位中年妇女迎了上来,没地方吃饭怎么办?巧的是,村里一户人家正在露天地里办喜事,那中年妇女上前与主人一说,主人笑喜嘻地邀我们上桌,我就感到这个地方的民风还很淳朴,因为有陌生人来到,他们认为是添喜。

吃完晚饭,中年妇女带我们去一家商店,店主爱好文学,新初兄向店主介绍我是诗人,于是,店主一个电话将村里几个爱好文学的中青年农民叫来了,山里晚上竟有些寒意,我们是围着火炉聊文学,其中一个拿出一本泥糊糊的本子,里面有几十首诗。他们还告诉我,村里一直有在春节比写对联的传统,我就判断,这个村庄一定有因逃难而流落至此的古时中原的某个士族,繁衍了子孙也传承了文化。

告别了这几个文学爱好者,中年妇女告诉我们,村里还来了一个外地人,有兴趣看看么?我看看时间还只到晚上八点,就说“会会去”,这个外地人就是王新法,他是河北石家庄人,来村里不到半年。

山民都睡得早,大山里静得只有虫鸣声,但远远地见有一栋木房子还亮着灯,这就是王新法的“作战指挥部”。我们走进去,只见一条长桌上覆盖着绿色军用布,四周整整齐齐摆着小凳子。精干个小的王新法介绍说,这些小凳子上以后都要坐上连长排长们,他要召集战友们一起来到这里铲除穷根,这里就是他们转业老兵新的战场。当年有许多红军战死在这一带,他要将烈士的遗骨全安葬在村里的六塔山上,要将村民散制的茶做成品牌,还要发展乡村游。

我心头一热,这年头还有如此热血和浪漫情怀的人!

墙壁上挂有许多标语牌,每一句标语都充满战斗意味。卧室里有些零乱,有许多军服,角落里竟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王新法说,这是他联系外面世界的窗口,只是信号不稳定。中年妇女向王新法介绍我是一位作家,也许我是他眼中第一个来访的“名人”,他显得很兴奋,一边聊一边脱下了衬衣,其实山里的夏夜还是有些凉意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身体好、精力充沛、易激动。

             王新法同志正描述着他的理想

因为白天探险太累,我们得早点休息,告别王新法之前,他拿出了一个签名本,这让我感到有些突然,没有仔细推敲,便在空白签名本上写下:当年红军血染六塔山,今日军人汗洒薛家村向王新法致敬!(其实“军人”换成“老兵”恰当些

在去村里借宿的路上,我与王新法的战友同行了一段路,他们夫妇是做钢材生意的,驾路虎车从北京来到薛家村,战友说,这里空气都是甜的,晚上伸手似乎摸得到星星,就是太穷了。老王太倔,不知他能找到什么好门道,本来是约好去西藏开矿的。

次日早餐后,我与王新法又有一番交流,也许我的留言获得了他的好感,他像竹筒倒豆子般讲述了他遭受的人生挫折,当时,我只是寻思,在这荒僻的乡村,他太需要一个山外的人与他交流,听他倾诉,因为当时还有许多村民对他来村里扶贫有疑虑。

我们一行告别王新法,向“下河”的源头进发,路程约12华里,其中一半要在悬崖上走崎岖不平的路,我们乘坐的皮卡车好几次似乎要颠下悬崖,我的手心里全是汗,湖区长大的我们夫妻俩下车后腿还发软,跌了几跤,妻子摔得头上仍留有伤疤。

   下河河谷有一眼喊泉,大声叫喊泉水就涌出来(王定久 摄)

再半程是在河谷间行进,那真是一尘不染的世外桃源,鸭子竟然能像野鸟一样飞行一两百米远,还发现一户人家世代守墓,那墓里竟葬着乾隆皇帝御前侍卫,江西吉安府人,后来我在常德日报上写下消息《石门深山惊现乾隆皇帝御前侍卫墓》,几个月后传来不幸的消息,墓被盗了,我自责不已,而今许多人不读报,哪知盗贼们反而那么爱学习呢?

下午从河流的源头返回,没想到王新法站在我们出发的地方等候着,我说,这条河流可以开发成旅游线路,只是这6里多山路太险了。他把手一挥:我下一步就是做这件事,等路修好了,再接你来玩。

休假完毕,我开始值晚班,那时我还在常德日报社工作。在编前会上,我通报了此新闻线索。不久,新农村编辑部的记者前往采访。次年,政文部的记者再次前往薛家村深度挖掘,王新法走入了公众视野,一家家媒体记者前往薛家村,一批批领导前去褒扬前去看望,王新法成了新闻人物,并被评为2016年度常德十大新闻人物。春节前他从大山深处来到常德城里接受颁奖,原本领奖后与分别几年的家人去海南过春节,他要弥补对家人的亏欠。但领奖后,他取消了休假,依然又回到了大山深处。2017年2月23日下午,他因心梗倒在了扶贫的路上,壮志未酬。

那天我正好在常德日报值晚班终审,王新法逝世是肯定要上24日报纸一版的新闻。众多媒体都在抢这条新闻,肯定不能满足于一条消息。但如何报道这个人物?当时从上到下一时还拿不准,我甚至还接到过某人的电话:有关王新法的报道坚决不能提及某个人!

本报的记者很辛苦,24日凌晨四点给我交了一篇几千字的通讯稿,下班时已经天亮。王新法的新闻价值究竟如何才能最大化?几天后,我特地写了篇言论《也说王新法的扶贫新法》刊发在常德日报头版,指出他的扶贫新法就是践行“精准扶贫”,因为那时“精准扶贫”这个理念提出才一年,使用频率尚不高。

去年七月本市庆祝建党百周年文艺晚会上,有一个节目就是歌颂王新法的,我没想到他的女儿就坐在我身边,我们互加了微信,我向她讲述了他父亲最初到薛家村的一些轶事,她为自己的父亲感到自豪,也把自己当成了薛家村人,继续奋斗,完成父亲的遗愿。

眨眼间王新法大哥逝世五周年了,且以一首小诗纪念他:

《王新法》

溪水洗白了他的军装

褪下的色彩让湘西北的群山

更青翠

千山万壑中

他搜寻一根根红军的遗骨

主持一场最庄严的葬礼

那些先烈终于在制高点上

俯瞰当年血染的土地

日新月异

这个河北的汉子最终倒在异乡

生前他曾过说过如果有一天倒下

请乡亲们将自己葬在红军身旁

他要向前辈报告

新战士打完了另一场仗

(图片除署名外,系作者用手机拍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