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娲补天五色石的来历

 南归燕漫谈美学 2022-02-23

女娲补天五色石的来历为:1.传为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2.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3.唐朝的司马贞《三皇本纪》。

关于女娲的传说一直流传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但是真正被相关书籍编入的时间应该是战国时期。屈原的《天问》中有“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就是屈原向老天爷发问,女娲也有身体,是谁创造了他。他这里问的是“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说文解字》对“娲”解释为“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呙声。” 这与《山海经》的描述大体一致,认为女娲是神女。

总之,各类书籍中有记录女娲样貌的,有记录女娲造人的,也有记录女娲斩鳌足为天地立柱子的。真正从文字上记载女娲练五色石补天有以下典籍:

一、传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意思是,天地之间有万物,万物有自己的缺陷。所以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的窟窿。从《列子·汤问》的记载可以看出天的窟窿是物本来的天性,是天早就如此。女娲对天的性予以修补。

二、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意思是,远古时期,天崩地裂,大火蔓延,河水狂泻,于是女娲炼五色石补苍天。从《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可以看出,这天的窟窿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后来崩裂了,这种崩裂这里没有解释原因,推测应该属于自然原因,而不是人为的。这与前面《列子》的记载有所不同。

三、唐朝的司马贞《三皇本纪 》

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天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意思是,共工与祝融混战,战败后愤怒,头触碰到不周山。导致不周山崩塌。维持天稳定的柱子折了,地也缺了。女娲于是炼五色石补天。《三皇本纪 》记载天存在窟窿的原因和前面两篇又有很大不同,天的窟窿是人为的,起源于共工与祝融的那一场战争。

有的作者将东汉王充《论衡·谈天篇》也作为女娲炼五色石的来历。个人认为这是不妥当的。

王充的《论衡》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无神论著作,也是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如果仔细看文章就知道,王充在这里是引述的是有些儒家说了这段话,但是王充在文中强烈抨击这种观点。

因此,王充是反对女娲炼五色石这个神话故事的。

此外,还有人将《竹书纪年》记载的“东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作为女娲炼五色石的来历。个人认为也不妥。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但是文中是将女娲斩鳌足立四极的神话故事,没有提到女娲炼五色石补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