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忧信箱:发给孩子的消息,孩子从不回复 || 渡过

 新用户3963ynfW 2022-02-23

01

解忧信箱来信

可能由于我们的无知,孩子从高中就有抑郁的症状,大学孩子经常黑白颠倒,晚上玩游戏,但是还是比较积极向上的。今年去实习,实习期间跟我们家长互动挺好的,实习回学校后,孩子作息日夜颠倒,晚上彻夜玩游戏,已经差一个月就要期末考了,我们很着急,就多次劝说,孩子每次都有很多的理由,有一次我急了,说话的语气就不好了,孩子从此不愿意回我们信息,不接电话。

疫情爆发,孩子听说彻底躺平,一日有时候吃一餐或者不吃,听说情绪很低落。直到这个时候,我才买了渡过的书,才知道孩子应该情绪出问题了。现在学校所在地管控,我们家长现在没有办法去学校看他,我们很担忧孩子的状态,现在每天都发微信关心,鼓励孩子,但是从来不回复。

请专家帮忙支支招,怎么跟孩子链接,怎么帮助孩子?

01

解忧信箱回信

感谢您的来信。

您的描述中有很多反思与自责,“由于我们的无知”、“说话的语气不好了”、“没办法去学校看他”等等,我读下来感觉您们很着急,希望自己做些什么来弥补之前造成的伤害。同时我又有另外的感觉:其实在您的描述中父母做的事并不足以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到底在孩子眼中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

我想尝试从孩子的视角来重新描述一下这个故事。一些需要填空的地方是我觉得不太清楚的细节,您们阅读时可以自动补全。

我从高中开始就有抑郁症状,可能是因为学业(   );同学关系(    );父母对我(   );父母之间的关系(   );高中那时候我就有抑郁症状,但我与父母都不太关注心理健康。

后来终于考上大学,离家赴学,身上的管束少了些,可用的时间多了些,我便开始玩游戏,有时玩到深夜,不过我自己也有分寸,不会让学习和游戏失衡。

今年开始实习,实习期间我经常与父母聊(   )的话题,聊这些话题是因为我关心(   )。

实习回到学校后,有可能因为实习期间我(   )学业上(   );同学关系(   );父母对我(   );父母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感觉让我仿佛回到高中那段抑郁的状态,那种熟悉的情绪低落感觉又来了,同时我更加焦虑了,只有打游戏能让我暂时忘却焦虑和烦恼。是的,我想给自己一点时间,我明白对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没有帮助,但能让我心里好受一点,我对自己还是有规划的。可是父母再三催促,我觉得烦躁:你们难道不相信我吗?我都成年了你们怎么还是这样管着我?尤其是听到父母对我说(  )的这些话,这些话让我感受到(  ),所以我不愿意回他们信息,也不愿意接电话。疫情爆发后,大学封校管理,我的情绪更加不好,食欲不振情绪低落,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我的父母每天都发微信关心鼓励我,但我真的觉得难以回复。我到底要怎么回复父母的微信比较好呢?我到底要成为什么样子才能让父母满意呢?

不知您补全并读完这段话会不会对孩子的状态有新的理解,孩子目前的“躺平”应该有很多原因,和您的那通电话可能只是导火索。

孩子从高中有抑郁症状,近期有应激事件:实习、期末考和与家人吵架,大环境是学校当地疫情管控;从各个角度来看,孩子面临的社会环境压力、学业压力、家庭压力都蛮大。目前孩子所处的状态是,因为疫情被封锁在校,处在一种弥漫的焦虑中;和父母吵架后再没有联系,家庭支持减弱;期末考与毕业等学业压力难以处理,或许大概率考得不太理想,学业压力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已经出现厌食、情绪低落等症状。

对于孩子来说,他首先得在学校内获得心理支持,可以来自于他的同学朋友,或者老师辅导员等;孩子需要一个地方吐露心声,将自己的这些烦恼倾诉出来,也可以联系大学校内的心理咨询室,辅导员或同学推荐孩子去免费预约心理咨询。

然后,您跟孩子还能通过微信单方面联系,从这个角度来可以做些事情。例如给孩子回复的内容减少鼓励的信息,多表达理解与接纳的信息;支持孩子了解心理状态,支持孩子进行咨询等;表达“父母一直都在你身后,如果你有任何需要我们随时都在”的信念。

在每次联系时结尾可以留下这样一句话“爸妈发给你的这段文字,孩子你可以不用回复什么,如果有什么事爸妈能帮得上你,你随时联系我们”。

一大段关心关切的话语发出去其实会让孩子有回复的压力,但同时孩子其实可能心里做着斗争并不想回复。让孩子不用有回复的压力,其实是想表达父母对你的关心与支持是无条件的。

也许这件事过后,您跟孩子的关系会有大变化,或许孩子会变得独立起来,关于学习和工作您都插不上话。

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分离,会带来阵痛;成长,可能意味着拉开距离。

希望这封回信能帮到您,如果还有后续,很欢迎来信告知。

02

解忧信箱来信

我的孩子13岁,女孩,因抑郁休学两年多一点了,我平时对她也是有求必应,但她每天就躺在床上看手机,做点手工,生活上任何小事都叫我去做,比如拿橡皮筋,拿棉签,画画调颜料的水,吃水果,拿纸巾,去楼下拿快递,买小零食等等,只要是需要下床走动的事情,一切全指挥我去做,我如果不答应,情绪就不好,有想要自残的冲动,我真怕把她养成巨婴。

02

解忧信箱回信

感谢您的来信。

我看了描述后,您与孩子的互动不太像初中亲子互动,而有点像婴幼儿亲子互动的关系。

因为您与孩子的互动会有种你们两人其实是合为一体的感觉,有一种“共生关系”的感觉。

13岁休学两年多,孩子是在小学便开始抑郁。从心理发展角度来说孩子会有依赖和退行行为。

埃里克森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人生发展的每个时期都会面临一个主要危机,而解决了这个危机那么就能成长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从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来理解,孩子的状态正在进行婴儿前期的任务: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危机。

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对看护者的依赖性最大,如果父母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儿童就懂得,自己不用担心会失去自己的妈妈,即便母亲不在我身边,即便母亲拒绝了我的要求,我也不用担心母亲是不爱我,母亲会抛弃我。处在这个阶段的婴儿获得的首项社会成就是愿意母亲离开而不产生过分的焦虑和愤怒。

但如果孩子具有强烈的不信任感,那么在孩子眼中只要妈妈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妈妈就会抛弃我。孩子时时刻刻都在确认父母是否会抛弃自己,当母亲不在身边时,孩子就会有明显的烦燥不安。

孩子使用情绪不好或自残让你给她自己想要的,其实这样的状态并不少见。例如幼儿为了自己心爱的玩具会在大街上哭闹引起路人侧目,幼儿很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控制父母。

我很佩服您的耐心和关心,您跟孩子的关系应该很好,她很愿意依赖和信任您。下一步您需要处理的可能是“分离焦虑”。

用一个场景来形容,孩子到年龄该去上幼儿园,但孩子害怕恐惧所以就会哭闹,刚去幼儿园的那几天每天都会哭的很凄惨,到后面孩子也接受了其实就算跟妈妈不在我身边,妈妈还是爱我的,不会抛弃我。然后孩子又发现其实幼儿园也蛮好玩的,打开一扇新世界大门。

希望这封回信能帮到您,如果还有后续,很欢迎来信告知。

您可以倾诉你关于家庭陪伴的困惑,您的困惑将会渡过内部签约咨询师或陪伴者进行回应。

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即可投稿陪伴信箱。

您参与投稿代表您默认您的困惑有可能发表在这个公号上并得到回应;

如果您有关于发表文章的任何顾虑也可在信箱中留言,父母学堂编辑将会与您沟通,共同协商妥当处理。


——————————————
这是针对青少年的活动,让孩子能有窗口接触外界,获得同伴支持。这里是21天青少年营原班人马,全明星阵容,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计14天有趣减压的活动,调整孩子负性思维,以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这里有心理学专业的辅导员们,以专业的力量接住孩子的情绪;
这里期望同伴、期望理解、渴望有趣、渴望有合适的途径倾诉或发泄自己的压力与不良情绪,也渴望新年新面貌的改变……
辛丑年末到壬寅年初,我们一同开启温暖、有爱、有趣、不孤独的新年开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