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画家书画元宵节

 小园幽径 2022-02-23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弘历书法


行书手札。圆润秀发,盖仿赵松雪。惟千字一律,略无变化,虽饶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是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释文:冰冻春池那冻泉,行宫原构溪前,到来人日仍逢倍,对去蟾徽欠边。翠火落时篆每叠,灯舞处阵偏。圆光含元玉如镜,有照中,无丑与妍。紫泉行宫叠,壬午(1762)上元前夕韵。

闹花灯



清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























宪宗元宵行乐图卷37x624cm


《宪宗元宵行乐图》是明宪宗朱见深便服檐帽在御园观赏各种体育竞技表演的场面。画面上从右至左依次为射箭、蹴踘、马球、捶丸、投壶,场面宏大繁复而又具体入微,生动地表现出当时宫中的文体娱乐活动中的皇帝亲自持棒参加捶丸活动。明人周履靖《丸经》跋谓:“予壮游都邑间,好事者多尚捶丸”。

它构图严谨,笔法细腻,画面上的宫廷院落巍峨壮观,各种人物的情态、动作细致入微,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宪宗元宵行乐图卷》描绘的是明朝成化年间皇宫里过元宵节的各种情景。每幅场景都有宪宗皇帝在场,他穿着不同的盛装,或站、或坐,表情安详,在欣赏着元宵节的各种活动。画面中,从早至晚的各种节目,场面均有宪宗在场,其中演出、杂技魔术烟花爆竹及整山灯市等场面恢宏。画中,还有在宫内设街市,模仿民间习俗放爆竹闹花灯、看杂的情景。图中身着便服的明宪宗坐在殿前围帐中,侍臣们立于两旁,殿上悬有彩灯,一派繁华。






郎世宁《正月观灯



彩灯




南宋李嵩《观灯图》




元宵行乐图



清代 佚名 《升平乐事图》



       百子闹春图是古代绘画常见的题材,源自于中国的的传统文化,宋代就有《宋人百子闹元宵图》,这是古代“多子多福,人丁兴旺”传统观念的生动写照。  舞龙的用意主要为祈雨祈福,以祭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舞龙灯来欢庆元宵节,还有娱乐敬神和体育锻炼的目的







清冷枚《百子图》




民间绣品《闹元宵》



民间谚语云

过了正月半      各人找事干

一年之计在于春

耕种季节开始了










清       陈枚    耕织图













吴光宇



铜版画  耕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