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筒子夹道的宫墙上为何有许多拱形券洞?

 京爷说事儿 2022-02-23
说说紫禁城里的那些事儿

紫禁城东筒子夹道是摄影发烧友打卡之地。它是一条内廷东路与内廷外东路之间的南北向笔直宫道,北起北横街,南到箭亭后广场,西侧为东六宫,东边是宁寿宫


行走在东筒子,延伸的红墙、笔直的宫道,或侧身倚靠,或居中而立,或奔跑跳跃,无论怎么摆姿势,拍出来都有大片的效果,还带着些穿越感......

走进东筒子,你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原本平整的墙上有一个个拱形的券洞痕迹裸露出来,东西两侧的墙上都有,而且越往南越多,少则两三券一组、多则四五券一组。

这是干啥用的呢?是起到装饰作用还是另有他用?

经查,这些券洞的作用还真不小呢,它们还有个奇怪的名字叫“堆拨房“。

“堆拨房”是满语"驻兵之所"的意思,属清朝警务机构,是清代护卫紫禁城的巡更护军值班处,相当于现在的警务室一类,券洞里面备有器械并驻有勤务人员,负责应对宫内的突发事件和日常警戒。

有图片资料记载,东筒子夹道内履顺门北边的券洞曾被扒开过,券口宽 1.5 ~1.8 米,高有2.2 ~2.5米,券洞进深有1米左右。

据说里面墙壁上还留有当时护军的题记和绘画,有的记录了这个券洞里兵器的数量,有的还在墙上写了打油诗,甚至还有一张欠条呢!哈哈,估计当时护军们也是管理松散,闲来无事,聊以解闷儿吧。

这种“堆拨房”不光在故宫东筒子夹道的宫墙上有,在西河沿的东侧以及英华殿附近的宫墙上也有。

这些券洞后来被封堵,但故宫博物院特意将保留的券洞青砖外露,以便让我们还能看到这些昔日的遗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