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南吉祥胡同里的两所斗气儿院落

 京爷说事儿 2022-02-23
北京有四条吉祥胡同,分别叫东、南、西、北吉祥胡同,奇怪的是这四条吉祥胡同并不相邻,都在交道口、地安门附近。今天说的这个南吉祥胡同,位于东四北大街西侧,北起魏家胡同,南到什锦花园胡同,全长105米,是条不太长的胡同。在清代属正白旗,乾隆年间叫黄土坑胡同,宣统时改称南吉祥胡同至今。

胡同中虽说大都是民居,但也很有看点。比如11号和17号这两个四合院,单从门脸看很不起眼儿,但远眺院内建筑就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风格。一个是西洋式的小洋楼,一个是悬山式勾连搭卷棚顶的中式小楼,而且这两个院子是门对门,好像在斗气儿一样。

南吉祥胡同17号和甲17号是一个二层的仿西洋式砖混建筑,很明显的民国建筑,因为清朝时的建筑等级森严,绝不会允许在紫禁城周边出现这种二层西洋式建筑,那时的人也不敢按自己创意去设计房子。而民国时期正是打破帝王规制,可以按个人创意自由发挥的建造房子,据说当时这位房主是一个南方的茶叶商人,有钱见过大世面,便在皇城根下建了这所仿西洋式的建筑。
院内这个小楼呈“工”字型的平面布局,有拱券式的窗户,还有观景平台并装饰有罗马柱,这种设计在这片四合院保护区中算是独树一帜了,站在二层平台上还可以环顾到北海、景山、钟鼓楼的景色,这在当年的皇城脚下是不多见的。 

最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西洋建筑的对门11号院里,也有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建筑达人,他竟把个中式的悬山顶建筑搬到了房顶上,也变成了个二层观景楼了。

估计他是看不惯西洋式的奇怪建筑,高高在上压住自己宅院的风水,于是把四合院的元素也往高处搬,不仅建成二层阁楼,还出了双联卷带抱厦的建筑,高高的观景台与仿西洋建筑互相斗气儿,互相较劲,这是一场中西式的建筑比拼,也是一场设计新颖砖混建筑与传统四合院建筑的比拼。

进院门左转就是一条通道,北边有后来私搭的储物间和杂物,不远处就发现一座精美的垂花门。

当年帘笼枋上的彩绘还依稀可见,门簪上的字迹早已看不清了,从颜色上看,花板和门框上可能是近几年新刷过漆。

门前的两个狮子形门墩依然在那里履行他们的职责,只可惜一个已经被砸碎,头已不知去向,另一个被一个旧铁皮柜死死地挡住,仿佛抬不起头一样。不过,从这两个狮子形门墩也可以看出当年原主人应该是有一定的身份和财势的。

垂花门门道里铺的地砖,从花纹到样式体现出民国时期的风格,代表那个时代新型建材的最新装修标准。直到今天,我们有幸看到这两个建筑依然存在,就像一对在胡同中长大的发小儿,如今是两个牵手的老人,慢慢享受夕阳的余晖。  

南吉祥胡同,一条不长的胡同,从门墩到门簪,无处不充满着吉祥的寓意;一条皇城根下的胡同,演绎着阁楼上的明争暗斗,它是北京的民居最早向高处要建筑空间的探索,不禁让人联想到前几年政府拆除大杂院里的违建,原来在平房顶上起二层儿是从民国时期就有了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