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簋街上的东药王庙

 京爷说事儿 2022-02-23
有段时间说起北京得夜生活,首先就会想到簋街。簋街西起北新桥,东到东直门,一眼望去,马路两侧全是红火火的一片饭馆,其中还有不少以卖“麻小”而闻名的网红餐馆。漫步簋街,在你不经意间可能会发现一些古迹隐藏其中呢。

在簋街中部和东直门北中街交界的丁字路口东北角,有一座坐北朝南的药王庙遗存。该庙全称为“敕建福世普济药王庙”,老北京人俗称其为“东药王庙”,为万历三年大太监冯保所建,属道教正一派,据说是当年为了纪念药王孙思邈而建的。东药王庙据《宸垣识略》记载,属东岳庙下院的药王庙,为京城四大药王庙之冠。

现在该庙仅剩下了三件东西:山门、敕建碑和大铜钟。山门和敕建碑立于庙原址,大铜钟被移至大钟寺。

山门为红墙灰瓦,总体保存完好(可能是维修过的缘故)。阳面刻有“敕建福世普济药王庙”石匾

东侧立有一通硕大的残石碑,碑体只剩一半且字迹不清,落款为明朝万历年间,螭首高大气派。该碑原来位于山门北大约30—50米的马路边,03年政府移至此处并以护栏围档。

山门左前方有一棵植于清代的古槐树,从标牌上看为二级古树,树龄约110年,树冠郁郁葱葱,树干挺拔有力,至今长势茂盛。

明清时期,京城曾有几十座药王庙,比较有名的且形成固定药王庙庙会的有四座,分布在东西南北城,建筑各具特色,展示了古代人们保健治病、强身益寿的观念和中医药学的悠久历史。药王庙里通常供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神医塑像,如华佗、扁鹊、李时珍、孙思邈、张景仲等。

东药王庙因其建筑精巧,庙宇雅静,又称其为小药王庙,《北平旅行指南》描述此庙“院中竹影摇青,苔痕带碧,于古色古香之古刹中,隐然有仙山之象”。据说当年山门左右有钟鼓楼相对。庙内原有三殿,前殿为天王殿,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中殿为药王殿,殿内供奉伏羲氏、神农氏;两旁有配殿,殿内供奉张仲景、华佗等;后殿是两层楼式佛殿,四周带廊,供奉有观世音、送子娘娘等。

药王庙虽然面积不大,但香火极盛。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圣诞,照例要在庙内举行盛大的“药王会”,庙内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庙内外均有小商贩,大多是卖酸梅汤、汽水等清凉饮料。进入民国后,东药王庙逐渐冷落下来,到了解放前夕,东药王庙内只有一位住庙的道士了。
图为网上的一张照片,记录的就是当年庙会上的场景,从背景还能看出东药王庙山门的模样。

链接:

西药王庙在什刹海西边,也就是今什刹海体校,沿岸傍柳,背水临池,东濒荷塘,南瞻禁地,荷香与柳馥同芬,水影与云光一色。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5年),门额为“普济药王庙”,传为御笔。现已踪迹全无。
北药王庙在旧鼓楼大街路西,今鼓楼大街地铁站南侧。据《宸垣识略》载:庙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庙内有清顺治年间大学士洪承畴的两块石碑,过去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为开庙之期,虔诚士女多往参拜,摩肩接踵,异常繁盛,为城北有数之名刹,旧鼓楼大街一度称为北药王街。可惜当时没人管,1935年时,庙已倾颓不堪,后来又被小学占用,称为北药王庙小学,现在已经看不出有原来的建筑了,洪承畴碑已无寻。
南药王庙位于崇文区东晓市街,始建于明末天启年间,为武清侯所建,因明、清两代京城药王庙很多,故又称这座药王庙为南药王庙,其规模比其它药王庙为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