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逛什刹海 必看的西涯八景(上)

 京爷说事儿 2022-02-23

什刹海,的确是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所在......

什刹海毗邻北京城中轴线。水域面积33.6万平方米,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也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什刹海的街巷自元代即有文献记载,目前共有街巷、胡同143条。

这片区域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北京元素,胡同儿、王府、贵第、富宅、民居、名人故居、寺庙、古桥、水面儿、垂柳、美食……今天的什刹海,古典与现代相容,传统与前卫契合,自然景观与人文胜迹辉映。


这里的白天有着历史的沉淀,

夜晚则有着现代的喧嚣。

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清代起这里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为燕京胜景之一。

《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神韵,被誉为"北方的水乡"。


什刹海也称"西涯之海"。所谓西涯,指什刹海西北角玉河水围之地,处于什刹海的核心地带。

明代宰相李东阳,号西涯,生于此地,而且生活过多年,此后他不管身居何处,始终对自己在什刹海畔的生活一往情深,并盛赞此地为"西涯胜地"。


旧时的什刹海是个繁华之所,八旗子弟们时常在此游览赏景,品茶休闲,饮酒泛舟,久而久之人们对什刹海周边极具代表性的自然美景,加以概括并总结出了著名的“西涯八景”……

西涯八景

“西涯八景”是旧时什刹海周边地区极具代表性的自然美景,除银锭观山外,其余的知晓度并不高。今天,我给大伙儿分期介绍一下这八景儿。大家闲暇之余可以按图索骥,实地观赏一下这些美景。

       这八景当中不仅有用眼睛看的,还有一景是用耳朵听的。它们是:银锭观山、谯楼更鼓、白塔晴云、景山松雪、柳堤春晓、响闸烟云、湖心赏月和西涯晚景。

银锭观山

银锭桥位于什刹海前海和后海分界处,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为南北单孔微拱石桥。据说早年间的银锭桥不是石头造的,而是单孔木制拱形桥,从上面看造型犹如一个倒置的银锭子,故得名。

        每当红日衔山、晚霞洗彩时分,站在桥上远眺西山群峰,层峦叠嶂,历历在目。现如今,晴空之下站在银锭桥的石拱之上,视野依旧开阔,凭栏远眺,西山群峰虽被高楼所掩,但轮廓依稀可见。此景就是位列西涯八景之首的"银锭观山"也许是银锭观山之景太负盛名,以致在什刹海地区蹬三轮的胡同游们都误将其作为"燕京八景"之一。

站在银锭桥向西可眺望西山,向东可近观荷花,饿了还可去东北角的烤肉季品尝烤肉,亦称“银锭三绝”。


谯楼更鼓

谯楼即鼓楼,谯楼更鼓就是指夜晚聆听鼓楼击鼓打更的声音。这是“西涯八景”中唯一用耳朵听的一景儿。

        旧时的北京,夜晚只有鼓楼的更鼓与钟楼的钟声,在寂静的夜空,悠悠划过。鼓楼建于元代又称齐政楼,是元大都城中的标志性建筑。从元朝至清朝,官员上朝,百姓劳作均以击鼓定更,撞钟报时为度。
        鼓楼曾经是京城的制高点,周围景致尽收眼底。李东阳《海子》一诗描写了登钟鼓楼,观什刹海的境界:"高楼沙口望,正见打渔船"。而《钟鼓楼》中"月黑行人断,高楼钟漏稀"的句子,正是对当时京城夜晚的真实写照。

白塔晴云

白塔位于北海琼岛之巅,乾隆皇帝曾留下"南临太液风铃语,北望琼华塔影孤"的诗句。

        旧时人们站在前海河沿儿向南望去,每当清晨,金色的朝阳首先映照在白塔之上,黄昏时分,白塔又沐浴在夕阳的彩霞当中。秋高气爽的季节,蓝天如洗,白云飘动,映在晴空白云之中的白塔显得更加壮观巍峨,此为西涯胜地之一景儿。

柳堤春晓

今天的荷花市场就是什刹海前海的堤岸。清末,什刹海水位逐渐消退大片陆地凸现出来,一条大堤由东南向西北斜贯前海。据载,大堤宽约三丈有余,长约五十余丈,将前海一分为二,堤岸两侧杨柳依依。此后柳堤上又建起了荷花市场,使原本宁静的什刹海变得喧闹起来。

春季微风轻拂水面碧波涟涟,环海的垂柳婀娜轻舞,绽苞新芽。柳叶呈鹅黄绿,配近处的碧水,远处的红墙灰顶的钟鼓楼,错落有致,相互衬托,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呈现在世人面前。

        每到春季柳绿河开,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信步柳堤,踏青赏景,吟诗作画,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近年来,荷花市场两侧进行了多次规划建设,众多的老字号在这里开设了分店,各地旅游团穿梭入职,人潮拥挤不堪。眼下已很难找到"柳堤春晓"那种原始自然,如诗如画,如痴如醉的意境了。

未完待续,请继续关注《西涯八景》下集。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