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萌昀:我知道书存在

 芸斋窗下 2022-02-23

眼、耳、鼻、舌、身、意,是谓六根——人的六种感官。色、声、香、味、触、法,是谓六尘——事物的六种面相。佛教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来自六根与六尘的相遇。那么,我知道书存在——是因为我的眼睛看到了书的色彩,我的耳朵听到了书的声音,我的鼻子闻到了书的香气,我的舌头尝到了书的滋味,我的双手触到了书的温度。


书是可以看的——不是去阅读,而是仅仅欣赏书本身。选纸、用墨、雕版、装帧,都曾是一门学问。余生也晚,只能在博物馆一睹所谓的“纸张莹白”、“墨色灿然”。但是,谁说洋装书就不美好?我爱艺文印书馆《十三经注疏》那种泛黄的纸张,暖暖的,如同小清新的阳光。我爱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淡绿色的封面,朴素而优雅。我爱端着滚烫的盖碗茶,欣赏书墙的繁复花纹,憧憬读完所有藏书的一天。


书是可以听的。“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雍正从中读出了反意,我读到的却是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捕捉。清风如好奇的顽童,或许只是迷恋那如蚕啮桑般的沙沙声,所以才把书颠颠倒倒翻个没完?不妨追问,那是风声,还是书声?


书是可以闻的。我的同窗小胖,翻开任何一本书都会习惯性地闻一闻,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怀疑他是某种昆虫的化身,靠嗅觉来感知世界。我有一套两册装的《两汉纪》,上册洋溢着一种浓郁的馨香,下册则无,令我无比费解。铜版纸彩印的书我害怕闻,油墨味太重。前些天入手一函《枯木禅琴谱》,一股潮湿的味道扑面而来,于是我尽情享受了一个下午的曝书之乐。


书是可以尝的。最有名的书籍美食家要属比尔曼笔下那只爱吃书的狐狸:“他总是先把书从头读到尾,然后在书上撒一点儿盐和胡椒粉,再一页一页地吃到肚子里去。”其实,德国的狐狸比中国的蠹鱼差远了:狐狸吃了书不过变成了小说家而已,蠹鱼多食字籍,则会灵异作怪。


书是可以触的。书要不轻不重,不软不硬。我讨厌再生纸,拿在手里,连十三经都显得轻佻。太重也不好,容易不小心拍在脸上。最温柔的是两百页以内不压膜的平装书,它纤柔、润泽,直接触碰你的手指。它可以陪你去任何地方。

我知道书存在,因为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而为声。我知道书存在,因为香气扑鼻,余味绵长,瘦而不柴,肥而不腻。我知道书存在,因为我记得它留在我指尖的感觉。

法为第六尘。意对眼、耳、鼻、舌、身所遇之境,分辨好丑,而起判断,是名法尘。你看,在你阅读一本书的正文之前,你的感官已经与书相遇,你的意识已经在分辨判断。

书的色声香味触,在它变成txt格式时悄然脱落。我的Kindle paperwhite 2外观精美,手感轻灵,然而里面的150部书,都是一个模样。每用Kindle读完一部书,我都会购入实体版收藏。捧在手里,我才会觉得,它真的被我读过了。

我需要知道书存在。至少,它曾经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