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3岁中风老人惨被富豪女儿“抛弃”,网友知道真相后不禁乐出了声

 优家教育 2022-02-23

文丨 优宝

这个哭泣的老人名叫刘志平,今年63岁了。身边无儿无女无老伴,一个人住在出租房里。 屋里饭桌上还摆放着邻居们送过来的炒辣椒和炒苦瓜,这是老人未来几天的食物。

祸不单行,老人还患有高血压中风,他的身体已经瘫痪五年了。

“他前几天在厕所里摔了一跤,花了好几个小时才爬起来。”有邻居如是说。 但他并不是真的没结过婚、没有后代,相反他有一个女儿,还是个有钱的大老板。 女儿在当地高档家具城开了好几家店,但不知道为啥就是不管他。 每当说起这些,刘志平就声泪俱下,显得十分可怜,这也让不少热心肠的邻居都替他打抱不平。

于是就有人帮他联系到了女儿,可没想到女儿连面都不愿见,更撂下狠话:“要是不服气,就去法院告我!”

如此坚决的态度让大家非常无奈,决定请媒体出面,希望利用舆论压力迫使女儿尽到赡养老父亲的义务。 这次结果又当如何呢? 

“不孝顺”的女儿

当记者再次拨通了女儿手机后,没想到一上来便听到一声怒吼: “父亲?我没有父亲。那个所谓的父亲早就和我妈离婚,把我抛弃了。我是妈妈一手带大的,从来都没见过什么父亲。”

老人听了女儿的话泪流满面,他苦苦哀求女儿,不用亲自来照顾他,每月给他3000元生活费就行。

这点钱对他女儿经济条件来说,根本连一根毛都算不上。 可女儿却轻嗤一声,冷漠地反驳道:“我这难道是难民所吗?谁找我要钱,我都得无条件给?” 众人不得已只能来到女儿的店铺“堵她”,却不料被门店的服务员“反堵”在了门外。

“这位是刘馨欣(女儿)的父亲,能不能让他进去坐着等一会儿?”一同前来的人出面为老人讲话。

“你们进来说吧,堵在门口会影响我们做生意的。”一位合伙人闻声而来,抬手示意让一行人进店。 “她是不是故意躲着不见我?她从小就这样,从来不管我是死是活。”老人对着镜头,含糊不清地喃喃自语,神情里再次充满了无奈与哀伤。

最终女儿还是被众人“逼”了出来,她对大家说:“现在外面骗子很多,你们小心被这个人骗了。”

“你要不信,回来做一次亲子鉴定就知道了。况且他和你母亲结过婚,证件都还在。”大家有些无奈地解释着。 很显然,女儿知道来找她的就是亲生父亲刘志平,也知道他目前的生活贫穷艰难。 父母离异的家庭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全是哪一方的问题,这家女儿也并非蛮不讲理、没有理智的泼妇,但为何她对父亲的态度如此恶劣呢?

记者开始尝试打感情牌:“馨欣啊,你爸爸现在的身体越来越差了,能不能照顾一下他?他很想见你啊!”

女儿明显有些动摇,她出了好久的神才缓缓说道: “这些年,你们只知道说我不孝,却不看看那个人都做了些什么。他把我妈和我赶出门后,就不管我们死活了。” “其实你上学的学费都是你父亲给你出的,这些你都忘了吗?况且你们身上留着相同的血液,你有责任去赡养他。”记者继续努力劝说着。 女儿的眉头紧缩了起来,似乎是有些难以启齿,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道出了原因。 

风流成性的父亲

“有一天,我在街上看到那个人搂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还带她去商城买东西,花钱大手大脚的。那个时候,他和我妈还没离婚。” 说到这里,女儿突然痛哭起来,为母亲和自己的过去表示心酸与委屈。 在众人的再三追问下,刘志平也终于将从前的事和盘托出。

原来他年轻时是一个风流成性,喜欢玩弄女人情感的男人。

在女儿生下后不久,他就开始隔三差五带着陌生女人四处游玩。 妻子一次次同他大吵,他仍然毫不收敛,后来甚至趁妻子被气走时,堂而皇之地将小三领回家,光明正大地搞婚外情。 为了尚在读书的女儿着想,妻子忍气吞声,还曾恳求刘志平回归家庭,如此她便不再追究那些丑事。 然而,他表面佯装痛改前非,没过几天又原形毕露,再次和外面的女人幽会。

这段婚姻很快便在妻子的屈辱与折磨中走向尽头,前妻带着女儿相依为命,而他则继续游走在各种女人的怀里。

刘志平为那些女人花钱可真是海了去了,经常带着她们出入各种高级场所,珠宝首饰、时髦衣服、山珍海味,简直是一掷千金。 在当年他也算是个成功的企业家,还上过当地的电台采访,但离婚时财产却一点都没分给妻子,就连女儿生日想买件新衣服,他也只给了一顿臭骂。

终于,他把所有积蓄都败光了,患病入院后也只有侄女邓梅看他孤苦无依,可怜他才来悉心照料。

但他又把主意打在了侄女身上。 五年前,刘志平的全部身家就只剩下两套房了,在同一个小区里,每套只有三四十平米,总价值12万元。他对侄女说愿意把两套房过户给她,只要她能给自己养老送终。 

侄女欣然同意了,并称愿意将他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对待。 但谁承想,两人共同生活还不到2年,他就被侄女扫地出门了。 难道侄女真是刘志平口中那个自私自利、心如蛇蝎的骗子吗? 当记者来到了侄女家采访时,却又意外挖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侄女原以为叔叔经历了这些人生起伏,从此会安分做人,专心养病,谁料刘志平即便中过风,身体虚弱,竟还能半夜三更带陌生女人回家。

而这些女人也不检点,逮着侄女就破口大骂,认为她也是刘志平的情人。 对此,邻居们议论纷纷,侄女也十分尴尬,只能与叔叔商量,让他暂时搬出去住。而后,侄女为他租了一间房,并掏钱添补了热水器、空调、电冰箱等家具。 

此外还将叔叔过户给她的两间房都租了出去,收取的租金则一分不留,全给叔叔当了生活费。 就这样刘志平依旧愤恨不平,经过几番激烈的争执后,刘家人决定卖掉房产,将属于刘志平的那一份钱还给了他。与此同时,记者还联系到刘志平的前妻。 

前妻心胸宽广,对于以前的事均已释怀,并称愿意协商女儿与前夫之间的矛盾,让女儿为他养老送终。 

无非逃避的因果

看完后,或许多数人会和我一样,心里默默念出一个字并附带一个标点符号——该! 但这份过于强烈的因果既视感也不禁让人深思,一提到亲情总难免被许多道德约束,只要子女不孝,人心舆论便会轻易倒向父母。

这比同情弱者更加不讲道理,一切都是出于对这个给予了子女生命身份的尊重。

似乎尊重总该是仰视的,是下属对上司的崇拜,是小辈对长辈的恭敬。 人总是容易对自己的身份产生迷恋,进而产生一种优越感。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某大学教授写了一书稿,投之某出版社,数月无回音,便写信去催问。 内容只一句话:某日寄去某稿,不知下文如何。 但下面的落款倒有20多个头衔,包括"享受津贴",占了大半页纸。 那个编辑也有水平,先用大半页纸照抄了这20多个头衔,再呼某某先生,正文也只有一句话:"水平不够,恕不能用。" 想来这编辑回信时,内心一定荡起强烈的厌恶与轻蔑,他指的水平当然不只是文稿水平。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一如那位颇有身家的风流父亲,他不正是自傲于自己的地位与财富,才不将妻女放在眼里么。

因时运而发迹者,多有此类。

而要说对尊敬与身份贯彻到底的非韩国人莫属,长期生活在韩国肯定都知道,聚餐由前辈付账是理所当然的事,后辈不需要客气。 经常看韩剧,也会对韩国前后辈文化有印象:后辈对前辈毕恭毕敬,哪怕前辈只比自己大几岁,但和对方说话时也必须要用敬语。 这的确营造出一片和谐景象,让每个韩国小孩在外人眼中都是懂事、乖巧的别人家孩子,不少人都对这种文化趋之若鹜。 但当一件事越被放大,它所留下的阴影也就越大。 在韩国的司法机构中有这样一个潜规则,法官、检察官在离职后如果担任律师,那么他所接手的第一场官司都会赢。 这叫“前官礼遇”,曾经的同僚们出于对前辈的“尊敬”,不论是非对错都要给前辈面子,前检察官、前法官如此,前总统更是如此。

懂得尊重,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但不管一个人是何身份,都不应该忘记因果,后代所结之果,皆是前代教养之因,生而未养,教而未果,终受其罪。

仓央嘉措说:“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而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用了另一种角度去说明: 

因为骷髅般的外表,多年来丽兹一直遭受着各种恶意与谩骂,但这些攻击非但没有击倒她,反而让她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丽兹一样用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行动、我们的修养来定义我们自己,而不是被他人定义。 在这一生中,我们会遇到无数人。有些人举止平凡,却成就非凡;有些人言行高调,却浅陋无知。 因为真正优秀的人,是内敛的,因为有自知之明,故而能走得更远。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