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伏羲女娲交尾图,为何古巴比伦、印度、希腊都有类似传说

 wd360aaa 2022-02-23

汉代画像石是汉代留存至今的重要艺术作品,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考古遗迹。伏羲和女娲的神话传说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广泛传颂,汉代人将这些神话传说和他们对于伏羲女娲的敬仰之情刻画成为汉画像石,不仅为了铭记逝者,更是为了教化众人。中国自建立王朝以来,北方地区始终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正是因此,北方地区的文化所具有的正统性最强,最能够体现当时的文化发展情况和主流社会观念。在我国北方的山东、河南和陕西三个省,都出现了伏羲女娲题材的汉画像石。从这一点能够看出汉代时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不仅已经为世人所熟知,而且其传播范围很广,同时伏羲女娲已经是具有较高地位的神祗。虽然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伏羲女娲神话传说的理解不同,但是其具有极高知名度是客观事实。

有许多的神话故事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而我们听得最多的怕就是女娲和伏羲的故事,而我国流传着许多独特的具有文化色彩的神话传说,而在其他国家也无例外,他们均有着自己特色的神话故事。在我国就有着女娲造人,伏羲开创文明的传说,这也是我们最熟悉的,女娲与伏羲被我们称为人文始祖,我们的祖先被他们创造,文明也就此伊始,而关于女娲和伏羲的故事更有着很多的影视作品,女娲补天拯救人类,伏羲造八卦探索文明奥秘。许多的文学作品也多次提到他们,或以他们为原型创造。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些传奇的神话人物,我们的文明才更加多姿多彩,充满活力。

伏羲与轩辕黄帝和神农氏并列为三皇,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在我国古代的典籍当中,伏羲氏曾经创造八卦,并为后世所广为传用。并且传说当中伏羲曾经统一了华夏的各个部落,并且为了华夏部落的发展和繁衍,伏羲氏曾经变革了当时的男女通婚习俗,变血缘婚为族外婚,改变了过去原始群婚的状态。此外,伏羲氏创造了结绳记事的方法并且教授了广大人民进行捕鱼和驯养家畜的方法,提高了上古时期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伏羲氏受蜘蛛的启发发明了结网,并教会了人们捕鱼。通过辛勤的劳动,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凤凰也来飞翔作舞表示祝贺。人们为了颂扬伏羲的功绩,创作了名为《凤来》的舞蹈。传说当中还有关于伏羲通过仰观天文下观地理而创造八卦的故事。女娲是上古时期少有的女性神祇,这也可以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女性崇拜的遗存体现。而关于女娲的传说也十分丰富。古代将女娲视为大地之神以及创世神,认为是女娲创造了人类。相传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华夏大地一派祥和安定,先后出现了飞禽走兽以及山川湖海等,女娲深感如此虽和谐宁静,但是仍然缺乏生气。在途经黄河之际,女娲意识到大地上缺少人类,于是利用黄河水及河岸边的泥土创造出了人类。最初是由女娲用黄河边的泥土一个一个制造人类,但是到后来女娲颇感如此方法造人实在应接不暇,于是用绳子甩在泥土上造人。也就因此有了富贵者和贫贱者的区别。此外,传说共工氏和颛顼氏于天庭大战,争夺帝位。由于颛顼氏获得了更多族群的支持,而绝大部分人不支持共工氏,导致共工氏在双方争夺战当中处于被动,于是共工氏愤而撞断不周山,导致天地崩塌,造成洪水泛滥,灾难不断,各种猛兽盛行,大火不断,人间宛如炼狱。由于人类为女娲所创,此时女娲深感自己创造的人类正面临存亡关头,于是采石头炼成五色石补天,并且斩神鳖之四足作为支撑天地间的四极,防止天地再次崩裂。在此之后女娲还整治了横行人间的洪水以及其他灾异,重塑了人间的安宁。


除此之外,也有传说认为女娲不仅造人,而且在造人之后认为人类日夜劳作,无以为乐,遂以甘露化为美酒赐予人间。从此人间饮酒渐成一种礼制和生活内容。女娲既是人类的母性始祖,又是教人自行婚配的“神媒”。这种由女娲所倡导的自行婚配的远古杂交习俗,直到周初仍有遗存。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伏羲女娲交合合体的传说。《山海经·海内经》:“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猿,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闻一多《伏羲考》谓延维即人首蛇身之伏羲女娲交尾神象。相传华胥氏外出,踏巨人足迹而怀有身孕,生下一男一女,男则为伏羲,女则为女娲。后由于人间凶恶不断,天神于是将洪水肆虐作为对人类的惩罚。这时伏羲和女娲则“衣龙上天”得以幸免。在昆仑山上,看到人类行将灭绝,为了使人类的种群能够得以延续,于是伏羲和女娲交合合体,伏羲以树叶覆面,而女娲则以芦花掩面,成为夫妻,先后得子一百二十人。从而为延续人类的生存奠定了基础。并且通过结为夫妻,伏羲和女娲改革了婚姻制度,并且创造了很多乐器传世。传说当中还对伏羲女娲的外在形象进行了描述,传说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的,并且其交合之时是二人的蛇尾相互缠绕。

据我国流传下来的传说描述,伏羲是女娲的哥哥,但由于一些原因,两人最终相濡以沫,结为夫妇。我国新疆地区有这样一个文物,更是直接表明了两人的关系, 其名为《伏羲女娲交尾图》,他们二人在这幅图中,均为半人半蛇的形态,更以交尾的样子出现在世人面前,但类似他们这样设定的传奇人物,在其他的文明中也有出现,我们一一来说一说。

在古希腊,伊希斯与塞拉匹斯和女娲伏羲一样是那里的夫妻神。相似的是,他们也是半人半蛇的形态,身为九柱神之一的伊希斯掌管着很多东西,其中就有生命,婚姻和生育。而塞拉匹斯则负责来生和生产力。两个人在古希腊中,和女娲与伏羲在我国文明中的地位类似,都孕育了芸芸众生和社会文明。

在古印度,身为守护神的纳迦与纳吉也是具有着蛇尾的神明。纳迦负责管理各种水源,保护着泉水,河流等。更和龙王一样,可以布雨,但他带来丰满收成的同时,也会带来灾难和祸患。因此,很多印度人会祭拜他,请求保佑,而在那里,也对他们交尾有着一定的描写,这与我们的伏羲和女娲有着一定的相同,让人感到震惊。

无独有偶,不仅仅上述的地方,在古巴比伦也有着类似的神,古巴比伦的掌管生育的宁玛和掌管智慧的恩基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宁玛是恩基的妹妹,两人都是下半身蛇尾的神,而更让人震惊的是,生育女神宁玛也曾捏土造人,创造人类,而更有意思的是,两人的交尾的描述源自于一次酒宴,两个人都喝醉了,所以在一起了,十分的戏剧化。

这些古代文明的神话故事,有着太多的相似,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怀疑,这是否有着什么关联,同样身为创造生命和文明的始祖来说,他们给文化,民族,文明带来了很多的启蒙,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即使这些古文明分布在世界各地,相距甚远,但却有着很大的相似,不难想象,当时的交通,信息,是十分不发达的,那也就排除了信息互通的影响,那为何这些文明却有着很神奇的共同点呢?让人着实有着迷惑。

古代社会由于各地区之间交通不便,艺术作品都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点。以伏羲女娲题材为切入点对这一方面进行研究,我们了解到北方地区由于不同地域所具备的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等不同,使不同地域出土的汉画像石具有了不同的艺术风格,采用了不同的雕刻技法、构图方式,并且出于不同地区的理解产生了不同的人物造型。上述四个方面的差异直观的反映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域性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于文化作品所产生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同地域之间不是绝对封闭和孤立的。从山东、河南和陕西三个省发现的汉画像石我们能够看到,这三个省的汉画像石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来。然而通过仔细对比,能够在这些差异当中找到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山东地区的汉画像石和陕北地区的汉画像石在艺术风格方面有着相近的地方,而河南地区的汉画像石与山东地区的汉画像石则在雕刻技法上有所近似。山东地区汉画像石的一些构图方式同时运用到了陕北地区的汉画像石当中。陕北地区汉画像石上伏羲女娲的造型既有山东地区的痕迹,也有河南地区的元素。

通过从单一题材的角度进行对比,我们能够了解到三个地区的汉画像石在艺术风格、雕刻技法、构图方式和人物造型四个方面存在的异同点。除了差异之外,这些相似之处值得高度重视,这就是能够说明汉代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一种痕迹。但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对于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的方式、内容、途径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不仅仅需要的是来自史料的记载,更多的是需要来自考古学的发现。在汉画像石方面,不同地区是通过工匠的流动来进行交流还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进行交流,仍然有待于考古发现来充实物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