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炉夜话》15|破除“利”字人品自高,丢开“懒”字学业精进

 丁小悟典 2022-02-2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品和学业是人生的两大重要支撑,二者互为表里。

在古人的眼里,学业不只是学习知识,重点是学做人,从古圣先贤的言语里学习做人的道理,然后落实到行为上,做到知行合一。

学习的效果,是通过一个人的人品来体现的,能够将古圣先贤的良言付诸日常的为人处世中,正确地做人,才是学习效果的最好表现。因此,清人王永彬在《围炉夜话》说,“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人的良好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人品与学业紧密相连。

《围炉夜话》15|破除“利”字人品自高,丢开“懒”字学业精进

王永彬又说:“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品格不高,是因为无法看破一个“利”字;学问总是没有长进,是因为太懒惰导致的。

学习离不开勤奋,在学业上偷懒,不肯下苦功,学业上就不会有长进。

“一分耕耘,一分汗水”,一般勤奋与学习的效果成正比。即使资质平庸的人,虽然不能与天资聪明的人等量齐观,但是只要肯努力下苦工夫,还是会有较大的收获的。

曾国藩曾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惰,就是懒惰,正是由于懒惰,不勤奋,才成为一个庸人。

曾国藩就是因勤奋成为一代名人的典范。他天资愚笨,一篇短短的文章,常常需要反复诵读几十遍甚至几百遍才能背会,他就是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最终学有所成,把一个资质平平的人硬生生锻造成了半个圣人。

《围炉夜话》15|破除“利”字人品自高,丢开“懒”字学业精进

《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别人一分地努力,自己就百倍地努力;别人十分地努力,自己就千倍地努力。如果真能这样坚持下去,即使再愚笨也会慢慢变得明智,即使柔弱也能变得坚强。

学习是修养自己,提升做人的境界,正确地做人才能做正确的事。

人品的好坏体现在一个人对“利”的态度和作为上。

逐利是人的天性。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的人,上至王侯,下至百姓,无一例外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忙碌。

《荀子·荣辱》也说:“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在追逐利益与厌恶害处时,君子与小人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

追逐是不是可以为了利益不顾一切?“三观”正确的人都会给予否定的回答。

因为一味地追求个人私利,与人、与己是十分有害。利害利害,说明利与害是相连的,在得利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害处,这既包括对他人有害,也包括对自己有害。

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地损害他人的利益,损人利己,这是害人;损害他人的利益,就会招致他人的怨恨,轻则心怀不满而有怨言,造成矛盾纠纷,重则会被打击报复而危及自身安全,甚至危及生命,这是害己。

《围炉夜话》15|破除“利”字人品自高,丢开“懒”字学业精进

清文学家纪晓岚先师陈伯崖撰的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人品自高,是因为“无求”。无求什么?功名利禄,实际归结为一个字就是“利”。

如果心中放不下利益,就经受不起诱惑,有利可图之时,就会巴结奉迎权势,在有求的人面前永远是没有脊梁骨的,挺不起腰板,一副奴才相,说话谄媚,做事不义,失去人格,丢掉人品。

逐利是欲望的一种表现,清代名臣林则徐用“无欲则刚”来勉励自己。“刚”是指人格的刚正不阿,是一种道德的力量,是一种内心的强大定力。“无欲”不是没有一点欲望,而是理性地看待欲望。无欲则刚的人,清贫自守,在诱惑面前能够把持住。

丢开一个“懒”字,勤奋为学,就能学有所成;看破一个“利”字,不利所动,就能堂堂正正做人。

拥有优秀的学业和良好的人品这两件法宝,就能支撑起自己立足社会,让人生变得顺达圆满。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举报

评论 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