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后期美国为什么要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醉花荫L 2022-02-24

许多人常常都对这个问题产生疑惑,二战后期,美国明明已经取得了一边倒的优势,为何还要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呢?

有人将之诠释为“美国不想死太多人了”,确实有这种因素,但太过于片面了,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出于多方面原因考虑的。

首先是杜鲁门的选票,我们知道,杜鲁门总统其实是个“半路升级”的总统,他的前任罗斯福与二战末期死在了任上,因此作为副总统的杜鲁门获得了直接转正的运气。

但是呢,这种临时由副职转上宝座的总统,尽管名正言顺,却依然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罗斯福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相当之高,他的突然逝世,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个“思维空窗”,人们看谁都碍眼,谁当总统都得与罗斯福比较一番。

杜鲁门当时的优势是“已经转正”,但压力也来自于此,所以他必须尽力去表现自己,在总统位置上施展出自己的才能,赢得社会的赞誉,藉由主场优势让自己在换届选举时取得连任。

这并不容易,但不得不说杜鲁门其实也是个被罗斯福光辉掩盖的人才,他很快抓住了“人民希望战争尽快结束”,和“军队产生厌战心理”这两条出手,对各方做出了“将尽快结束战争”的承诺,甚至大耍了一把亲情牌——在对手们延续二战思维,不断炒作“战斗、上前线、当兵、支援胜利”等关键词的时候,杜鲁门说:“我要让丈夫和儿子、父亲们安然的回家”。

杜鲁门很快得到了社会的认同,美国当年虽然爆发出极强的工业实力进行战争,但实际上他们也勒紧裤腰带了,粮仓里的食物不断减少,大量的富余物质被拿去援助他国,工厂里的工人连轴转动,各种安全事故不断,从10多万爆发成1000万的军队,让男人大批走上前线,然后女人成为搬砖、拧螺丝、干粗活的主力。虽然美国越打越富,但人民却是越打越窘迫。(这些思维直接引发了战后的反战潮)

更别提雪片般从前线寄来的阵亡通知书,也许其它陷入世界大战的国家已经适应了,但这对长期享受和平,1941年才加入战争的新大陆居民来说是件极难承受的事情。据说当年有个美国寡妇,连续嫁了3次,3个丈夫都战死了,她愤怒的要求罗斯福政府停止宣传沿自1917年《i want you for u.s.army》的海报,并得到了许多人的声援,“更需要他的是妻儿”她们这样说。

(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莱比锡拍下了一组美军机枪手被射杀的画面,战士雷蒙德·鲍曼被认为是美军在欧战中死去的最后一人)

这种逐渐传播开的反战情绪,虽然因为大战而压在人心底,但它们很快就随着德国人的投降而燃烧起来,对日作战是最后一仗,但谁又想像“莱比锡阳台的士兵”那样,成为胜利前最后一个倒霉蛋呢?

反战情绪从民间波及到美军,相当程度的士兵产生出不想白白的送死的念头,他们一边鏖战,一边发出困惑:“日本人怎么打到这份儿上都不投降呢”?尤其是硫磺岛、冲绳战役之后,在日军杀阵前血流漂杵的美军更是有些胆寒,连一些高级将领都产生了动摇——如果日本场场战争都学牛岛满那样搞下去,这将付出多大的牺牲?

最终,美军巨大的伤亡和厌战思维的崛起,成为了杜鲁门最大的政治支持力和票仓,但承诺归承诺,要实现则必须拥有手段,因此杜鲁门在尝试过大规模空袭日本后,很快便将原子弹推上了战场。

不过,相比于让美军少死人,原子弹更大的作用是“遏制苏联进攻”,或者这个才是它最主要的投放原因。

欧洲战场结束后,实际上各个战胜国已经产生了裂隙,开始忙于瓜分战后的利益,彼此之间虽然不至于爆发出火药味,但口水战和暗中较劲可一点都不少。急于收获利益的美国,不愿意在远东再继续浪费精力了,他们已经收获了中国这个盟友和地盘,当时的日本完全就是个碍事的东西,如果有可能,美军甚至巴不得它们马上自己沉掉。

而更令美国恼火的是,明明是自己把太平洋战争打到这一步,但还没等尘埃落定,英、法等国又开始打小心思,企图回归自己的亚洲殖民地,这完全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嘛。

这还不嫌乱,嗅到气味的苏联也开始准备对日进攻,虽然他们之前与日本签订了和平条约,但随着条约的到期,苏联也没必要继续厚道下去了,况且对日作战还是当年美国与苏联商议的结果——谁叫那会儿美国人自己心里也没底呢?

所以美国面临着一个极为复杂的局面,必须快刀斩乱麻的结束东亚的战争,一刻也不能拖下去,否则美军花大力打下的战场将变成外来苍蝇们的蛋糕,甚至波及美国的其它政治利益。但是,这时候美军做梦都想日本快点投降,可日本当时却梗着脖子死不认输,甚至打出了“一亿人玉碎”的旗号,坚决要发扬冲绳岛精神,与美军决战到底。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坚决呢?因为天皇不希望放弃“天皇制度”,死到临头的军方大佬也不愿束手待毙,再加上日本政府不愿放弃百年来侵吞的中国土地,日本人也不愿放弃“大和民族走向大陆”的强国梦想,所以许多人都存在牛岛满那样的思想,认为“狠狠的杀戮美国人,用鲜血可以恐惧他们”,最起码的,能让日本有条件的结束战争。

日本人的龌龊幻想当然不能被接受,他们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美国人只是不愿意花时间做好菜,然后让打秋风的狐朋狗友蹭饭罢了。所以美军在李梅的大规模燃烧弹攻击无效后,很干脆的使用了原子弹,为的就是让日本政府看清事实,赶紧投降。

当美军丢下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对各国政府的震动犹如平地惊雷,杜鲁门为了达到轰动效应,专门推迟了一些外事活动和决策会议,很完美的配合了超级炸弹的威慑宣传。这令许多国家猝不及防,因为按照战争的正常推演,美国再怎么能打,也要完成一个繁琐的攻击预备活动,花费不低于冲绳战役的时间去拿下战略要点,而此时之前“约定之国”便可以跟着美军上岸,拿下自己的控制范围。

苏联当年就是这么打算的,所以他们在最后关头也依然把日本挂在线上,没有轻言要对日作战,但美军原子弹炸响后,苏联的一切规划都乱了,他们阵脚大乱,最麻烦的是时间慢了。虽然华西列夫斯基早就在边境秘密进行了布置,可谁都没与日本政府不断传声的苏联明白——日本政府的决心已经到了推一把就会垮掉的地步。

在花了几天消化掉原子弹这个新生事物后,恍然大悟的苏军迅速对日军发动了攻击,他们此时已经不奢望能打到北海道,而是期望攫取最大的远东利益。然而当天上午美军就出动了第二架轰炸机“博克之车”,轰炸了长崎。

很快,心灰意冷的日本政府选择了无条件投降,苏联的参战、美军恐怖的超级炸弹,再加上天皇得知“国统可以得到存续之可能”的消息后,日本再没有打下去的打算。这一投降,美军就获得了绝对的战略胜利,美军很快踏上并占领了日本全岛,然后还北上进入朝鲜,直到碰上苏军,然后在北纬38度划了条线。

空出手的美军不仅在朝鲜顶住了苏军的南下,还在中国帮助国民政府来了次“大搬运”,通过海运、空投和其它辅助运输,大量的中国军队被送进了东北,其中甚至包括共产党的军队(长宁空运),这直接遏制了苏联有可能耍赖不走的行为,并迅速瓦解了各地的日本军队。

最后一点,美军丢原子弹还有做实验的因素在内,曼哈顿工程属于二战中的超级工程,耗资巨大,动员了相当多的人力物力。作为超级工程的产物,原子弹如果不用出去,就太划不来了。

实际上,对日使用原子弹,与曼哈顿工程相关人员对杜鲁门的游说有关,他们成功的让总统理解到“此时不用,过期作废”的道理,同时也通过“三位一体”核试验,让杜鲁门明白自己并没有投资错误,他掌握了一件史无前例的战略武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