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 2020.3 2020.3 让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宣城县拖拉机站 祝宏志 微信版第1098期 01 ![]() 拖拉机站成立的时间及背景 ![]() ![]() ![]() 02 ![]() 拖拉机驾驶员上岗前的培训 ![]() 1956年9月,安徽省六安农业机械学校分来6名中专毕业生到拖拉机站,担任拖拉机驾驶员,由于缺乏操作经验,拖拉机站决定对他们及全体职工进行岗前培训。 首先是职业道德培训。要求驾驶员要有全心全意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服务的意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遵纪守法,严格按照农业机械操作规程、农机安全监理规章进行操作,文明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其次是技术技能培训。让驾驶员系统学习农业机械基础知识,如,常用油料牌号、性能和用途,轴承油封、螺栓等标准件的种类、规格和用途,出车前检查,配套农机具的挂接和转移,拖拉机和农机具作业时的故障分析与排除,使学员基本掌握了相关技术理论知识。 再次是安全驾驶技术培训。包括基本驾驶技术培训,加速与制动培训,田间作业安全驾驶培训,等等。 在宣城县农机技术推广站派来的老师和实习师傅手把手的精心教练指导下,全体学员均全部掌握了拖拉机驾驶及作业技术,经宣城县公安局和交通局的严格考试考核,学员们均表现良好,全部取得了拖拉机驾驶执照,从而使拖拉机站为全县机耕“三农”服务,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 03 ![]()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 ![]() 当拖拉机站的拖拉机开到寒亭乡时,村里的老乡们敲锣打鼓,热烈欢迎,他们争抢着拿行李,把工作人员请到自己家里居住,像当年对待“土改”工作队一样热情接待。当时拖拉机站工作人员吃住在农民家里,村长每天到各家派饭,工作人员交钱交粮票。 ![]() 04 ![]() 拖拉机站的发展及转型 ![]() ![]() ![]()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实行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芜湖地区农业机械修造厂和宣城县拖拉机站完成了它光荣的历史使命,该厂被撤销,成立了宣城地区皖南机动车辆厂,转产飞彩牌农用三轮四轮运输车,直至2007年破产倒闭。 (作者系原安徽飞彩集团公司退休工程师,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