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空中课堂|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实录(一)

 博学而日参省 2022-02-24

《齐桓晋文》实录(一)

获取视频或PPT课件,请加底部微信

网课视频:
第1-2课 齐桓晋文之事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侍坐》了解了儒家学派的孔子及其弟子的理想和志向。同学们都知道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子和孟子总是如影相随。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孔子的风范我们可以通过论语去感受,而孟子的风采,我们则可以通过《孟子》这本书去体会。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初中所学过的关于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名轲邹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他受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成为儒家曾子子思学派的继承者,并发展了这一学派。同学们或许了解,在孔子去世后,儒家学派有了八个分支,到底哪一派才是正宗的呢?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
(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将二人相提并论,于是后世都以孔孟并称,并且从那时开始,大家都认为继承孔子的嫡派大师就是孟子。
孟子的思想有着璀璨的光芒,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有四点仁政思想:仁政思想 民本思想 性善论 涵养论
仁政思想就是君主以仁心治国;民本思想,也就是民贵君轻,政权的得失取决于民心的归附。性善论,每个人生来都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善的开端。涵养论,比如同学们都听过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是涵养论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人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
孟子固然发展和继承了孔子思想,也扩大了儒家学说的影响。然而,孟子距离孔子已经100多年,从春秋到战国,时代的风貌必然不同。孟子的社会理想与孔子及其弟子相比,又会有什么变化?孟子对人的认识会和孔子有哪些不同呢?同学们可以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齐桓晋文之事,并试着做个比较。
我们初中的时候学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篇文章选自《孟子·告子下》很短小的一篇议论文,论证了孟子的一个观点:无论是人还是国,都需要在苦难中奋斗,没有安闲平顺的道路可走,所以要正视环境,经受折磨,从中获得力量,才能经受住考验,获得生的本领。
在这么短小的文章中,我们就已经领略了孟子的非常有语言气势的论证特色。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这本书中比较长的一篇文章,同时也是孟子论说仁政的经典文章。这么长又这么重要的一篇文言文,要怎样去读呢?正如我们读现代文一样,文章虽然长,但是经典文章有一个好的地方,就是主旨明确、结构清晰。我们不妨先从结构入手,将这篇文章分成五个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的品读。
第一部分从“齐宣王问曰”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第二部分从“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第三部分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第四部分从“抑王兴甲兵”到“孰能御之?”
第五部分从“王曰吾惛”到最后
在学习任务单中,课内学习任务那一栏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表格,请将表格拿出来,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之中,我们将一起完成这表格的填写。清楚了结构,梳理了内容,找到了重点,我们自然就可以把握孟子的政治主张了。
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篇文章和《侍坐》一样,也是对话体,是孟子与齐宣王的问答。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同学们可以和我一起读一读: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宣王一上来就问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你能讲给我听听吗?他对齐桓公晋文公很感兴趣,这二人何许人也?齐宣王对他们二人感兴趣意味着什么?
结合课下注释我们可以知道,这两个人是春秋时期的霸主,春秋有五霸,具体哪五霸说法不一,但是无论哪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都在其中。这两个人称霸诸侯的方式都是武力和征伐,所以显然这一提问暴露了齐宣王的野心,他想效仿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以武力霸道称王天下。孟子怎么回答呢?“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孟子说孔子这些人就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无道、无传、未之闻,几个否定连用,很是笃定地表示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可是当真如此吗?孔子之徒当真没有讲过吗?当真讲过的,证据如下:
在《论语·宪问》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这是正面提到齐桓、晋文的。
还有在提到管仲的时候也顺便提到过齐桓公: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因此孟子说无道、无传、未之闻是不符合事实的。
那么孟子撒谎了吗?我们的亚圣难道不诚实吗?不要急于评判,我们来看下一句,无以,则王乎?“无以”不得已,“王”行王道统一天下,如果一定要说,就说说行王道的事情吧。这下我们明白了,不是没听说过,是我不想说,你想听的齐桓晋文是春秋霸主,你想要以武力霸道天下,我不认可,我不说。我想说我提倡的王道,这是拒绝了齐宣王。遭到孟子拒绝的齐宣王,此时的心情应该是有点糟糕有点不耐烦吧,所以他似乎是心不在焉的接了一句,“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德行像什么样子才能称王。齐宣王虽然不耐烦,但是孟子很认真,他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保民”安民养民之义,安养百姓称王于天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而王,安养百姓,就是民本思想,这不就是仁政吗?现在我们就更加清楚了,之前孟子推脱他没有听说过齐桓晋文之事,是他不认同齐宣王的霸道思想,而且他是要让齐宣王了解自己的王道思想,保民而王。
好,请同学们先填写表格,我们对第一部分内容作一小结。齐宣王和孟子在第1部分讨论了霸道还是王道的问题,孟子对齐宣王的霸道持否定态度,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保民而王,齐宣王原本兴致勃勃的问询,此事得到了否定,内心会有一点不耐烦,而在这里我们也强烈感受到了剑拔弩张的气息,孟子的观点与君主是对立的。接下来他将如何说服齐宣王接受他的观点呢?我们来看第2部分: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当孟子说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时候,齐宣王似乎有了点兴趣,就问道,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养百姓吗,孟子回答得很快:可以,“曰,何由知吾可也?”,齐宣王都觉得奇怪了,你怎么知道呀?孟子怎么知道的?他转述了一个自己听来的齐宣王的小故事: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这是件什么事儿呢?说齐宣王坐在大殿上看到一个人牵着一头牛从殿下走过,就问这个人牛牵到哪里去,何之,语序是之何,之在这里面是动词。那个人答道去把它杀掉,取血涂钟行祭,就是把这个牛的鲜血涂在新筑成的钟上。于是齐宣王就说放了他,我不忍心看到它恐惧战栗的样子,觳觫,恐惧战栗的样子。好像没有罪却走向死地,那个人就说那要不要把祭祀的仪式也废除了,齐宣王说那怎么行,换头羊吧。孟子问齐宣王有没有这个事情,不识有诸?诸,兼词,之乎的意思,齐宣王回答有之。
同学们在听完这个故事之后会怎样评价齐宣王?也许有同学会说这是愚蠢,也许有同学会说太可笑了。孟子怎么评价的呢?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您这样的心足以王天下了,百姓都以为您吝惜,我确实知道您是不忍心,这是那个威武不能屈有着浩然之气的孟子吗?他竟然没有批评讽刺在这件事情中显得有点傻乎乎的齐宣王,他甚至还在表扬齐宣王的恻隐之心,为什么呢?
孟子必然有孟子的道理,我们接着看: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宣王受了表扬,情绪似乎缓和了一些,他说然,是的,诚,的确的意思,的确有这样误解我的百姓,齐国虽然小,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我就是不忍心看那头牛恐惧颤抖,所以拿羊去换了牛。
孟子接着回答: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吝啬感到奇怪,这个句子我们在理解的时候需要注意这几个词的意思,异,动词,对……感到奇怪,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是的意思。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你用小的东西也就是羊代替了大的东西也就是牛,你哀怜那头牛的用心他们怎么知道呢?恶,疑问代词,怎么,您如果真是爱怜牛没有罪就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区别呢?隐,哀怜的意思,恻隐的隐就是哀怜。
接下来王笑曰,注意齐宣王笑了,也许有点尴尬,也许有点自我解嘲的意味,因为孟子虽然肯定他有不忍之心,但是还是借百姓的误解说出了以小易大这个实际发生了的行为,
所以齐宣王就顺势替自己解释了一下,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百姓这是什么想法呀,我真的不是吝惜钱财才用羊换牛的,您这么一说,百姓说我吝惜是理所应当啊。
接下来孟子说: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没事儿,您是看见了牛没有看见羊,而且君子都这样,君子都不愿意看到生命受到伤害,这是接着给齐宣王台阶,但其实更重要的孟子此时说出了自己最想说出的话:,无伤也,是乃仁术也!没关系!这就是仁道,这是判断句,乃是判断词,是,这的意思。指的是什么?指的是齐宣王的不忍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原来如此,以羊换牛是个笑话,但是孟子在这个笑话中十分肯定齐宣王不忍的优点,最后引出他想说的仁道。所以,这不忍,这恻隐之心在孟子的理论体系中一定与仁道有什么关系才对。

我们来看看《孟子·公孙丑上》这段话: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里“不忍人之心”是不忍害人,也不忍见他人受害之心,即仁心。而“不忍人之心”或者说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我们觉得齐宣王愚笨可笑,百姓看到了齐宣王的吝啬,可是孟子看到的是齐宣王的不忍之心,为什么呢?因为他要宣传王道思想,他要告诉齐宣王,您有不忍之心就是仁道的开端,就是王道的前提,就是保民而王的基础。孟子从一件小事中看到了齐宣王的优点,缓和了对立的气氛,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在这一段中也看到了一个为了传播儒学智慧而执着的孟子。
好,请同学们拿出表格,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一部分。这一部分二人主要讨论了齐宣王自己提出的问题:若寡人者可以保民而王吗?孟子通过一件小事肯定了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或者说是恻隐之心,并且明确指出恻隐之心就是王道,是心足以王矣,乃仁术也。所以齐宣王具备了保民而王的前提,他是有可能行王道的。此时齐宣王已经由好奇变得高兴了,“王说”,他似乎很愿意和孟子继续聊下。
 
接下来请看第3部分: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齐宣王引用了《诗经》中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说《诗经》中有这么一句话,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忖度,揣测意;夫子之谓,语序是谓夫子,是宾语前置句,之事宾语前置的标志,解释是说的就是夫子您啊。我做了这件事情,回头去想,想不出为什么,先生您对我一说,我内心有所触动了。齐宣王此时对孟子说的王道开始感兴趣了,他主动问: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不忍心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问的很实在,因为可怜一头牛和行王道之间的确距离有点远,孟子是怎么回答的呢: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孟子好像没有回答齐宣王的问题,他反过来问齐宣王,有人向您报告,复,禀报的意思,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生的细毛的尖端,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认可吗?许,认可的意思。齐宣王知道举重却不能举轻,见小却不能见大是不可能的,曰:“否!”,不认可。
孟子于是接着说: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您的恩德都可以达到牛的身上,功效却达不到百姓,却是为什么呢?独,却的意思。此处孟子不但没有回答齐宣王的问题,而且还对齐宣王提问了。请同学们注意这个问题,因为这之后孟子还会再一次问齐宣王。接着孟子就说了几句非常有气势的话,能举起三千斤却举不起一根羽毛,能察秋毫之末却看不见一车柴草,都是因为他们不肯去做。老百姓没有得到爱护,也是因为君主不肯布施恩德。为不用力,为不用明,为不用恩,什么修辞呢,排比,孟子以排比的方式做了一个比喻,其实就是告诉齐宣王,您对牛有恻隐之心,您其实是有行王道的基础的,但是百姓没有感受到您的恻隐之心,所以您没有称王,原因就在于你和那些能举重却不能举轻,见小却不能见大的人一样,是你不肯去做,不是您做不到。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所以齐宣王一开始问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孟子没有回答。恻隐之心只是行王道的基础和前提,想要王天下,还要看你肯不肯去做。
但是孟子也没有直接告诉齐宣王答案,为什么不直接告诉齐宣王呢?他先提出问题,提示齐宣王自己思考,然后做个比喻,如果齐宣王自己能够推导出答案,那效果不是更好吗?
齐宣王解决了理论上对不能和不为的认识,他自然而然的就想问问不能和不为在行为上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好,同学们发现了吗?现在齐宣王的思路已经在孟子的掌控中了,他在跟着孟子的节奏走。
齐宣王问: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齐宣王问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不肯做和做不到的表现怎么区分,异,是区分的意思。
孟子形象地解释了这个不同,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挟着泰山越过北海,这是能力达不到的事情,对人说,我不能,确实是没有能力,所谓不能;但是有些小事情,给长者做个按摩,枝在这里是通假字,这是很容易办到的事情。齐宣王现在不能称王于天下,不是去做挟泰山以超北海那样超越您能力的事情,您不能称王是好像为长者按摩之类小事,您却不肯做,这是不为啊。
孟子在具体的情境中解释了不能和不为之后,再让齐宣王自己对号入座,齐宣王的不为就显而易见了,而且孟子并未止步于此。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敬爱自己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从而推广到别人家的老人和孩子,及在这里的意思就是推广自己的敬爱之心和爱护之情,这样做了天下运行在手掌中。非常形象的比喻,对齐宣王来讲也非常诱人。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刑是通假字,作动词用,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然后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这句话就是在说拿这样的心思施加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可以安定天下,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在这里言举斯心加诸彼和推恩都是在强调一个意思,就是推广。推广恩德,要从小家到大家,再至于国家,由小及大的推恩,最后就可以得天下保四海。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古代的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有别的,就是善于推广好行为罢了。又出现了这个意思,推,推广的意思。刚刚孟子告诉了齐宣王,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现在孟子就是进一步阐发了对于一个国家的君主来讲,对于一个想要得天下保四海的君主来讲,为意味着什么,为就是由己及人,由小及大的推恩。又是比喻,又是引用,又是突出关键词,齐宣王应该理解的差不多了。
孟子于是再次重复了之前对齐宣王提问: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您的恩德都可以达到牛的身上,功效却达不到百姓身上,却是为什么呢?孟子要再次提醒齐宣王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呢?他就是想让齐宣王自己总结。 
此时齐宣王懂得了不能与不为的表现和区别,也明白了自己的能而不为,接下来就会想到做点什么才叫为。就这样齐宣王离孟子的仁政理想又近了一步。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称了才能知道轻重,量了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的心更是这样。老百姓对于您的心也是在称也是在量的,您得好好考虑保民而王、行王道这件事。
好,同学们拿出表格让我们来总结这第三部分。这部分齐宣王本来是想提问恻隐之心为什么合乎王道的,但是孟子以直接提问的方式提醒齐宣王思考,有恻隐之心于牛,百姓却感受不到君主的恻隐之心的原因。孟子通过排比修辞以及比喻、引证的论证方式告诉齐宣王,有恻隐之心不过就是基础、前提,您有这个基础,但是您没有王天下是因为您不为,没有推恩,不为也非不能也。齐宣王由开始的心有戚戚焉,慢慢的变得沉默了,同学们可以揣度一下他沉默时的心理活动,不屑一顾?动心了想尝试尝试?还是依旧有疑虑。
其实到这里仅仅从阐述观点的角度来讲,孟子已经比较充分的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Ppt:第一部分:“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第二部分:“是心(不忍)足以王矣。”
     第三部分:“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第一,他明确提出了观点,“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第二,保民而王的基础是有恻隐之心,“是心(不忍)足以王矣。”齐宣王有称王的基础,他有不忍之心,有恻隐之心。
第三,在不能和不为的辨别中,引导齐宣王自己思考,王道中有恻隐之心,且要推恩于百姓,其实也就是保民,最终才能够实现王道,“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已经这么清楚又具体解释了他的保民而王的仁政理想,齐宣王回怎么想呢?他此时的沉默又意味着什么?齐宣王到底会不会被孟子说服?我们下一节课再看,谢谢大家!
微信|miaomenxu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