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过渡衔接的句子,这一篇文章为你归纳齐全,建议收藏

 东山威夷 2022-02-24

晚上,朋友让我帮她女儿看看作文,说感觉孩子写得挺符合要求的,可一读就特别生硬,说不上是哪儿没写到位。

我读了一遍,不禁莞尔。作文立意选材都中规中矩,可每个分论点,从材料到观点的过渡全部用4个字“由此可见”来衔接,每一段都如此,干巴巴的毫无美感。

这是作文的细节问题,虽然无伤大雅,可真正会写作文的人,是不会这么过渡的。句式的变换和语言的丰富,是写作的基本功。

我想起曾在《文学与人生》杂志上,看过一篇相关文章,就推荐给了朋友。

文章很长,我把其中的精华部分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

一、材料与观点的过渡

1.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从这则材料中得到了这样的启示:……)

2.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这则材料的寓意是……)

3.由此观之,……

4.为什么会这样呢?

5.由此,我明白了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例:生活越是不顺,就越该时常微笑。这一领域的失意,总能在其他领域得到意外的美好。由此观之,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人心太贪婪,总想万事皆尽善尽美,殊不知,孤月当空的静谧不亚于众星高悬的璀璨。

二、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

1.物犹如此,人亦然。

2.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

3.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例:有道是“蓬莱文章建安骨”,“风骨”一词原指文作端直耿介、慷慨疏朗,浸染着东方气韵。文有骨气,人亦如此。“魏晋风骨”的恣肆放诞、耿直悲怆,渐渐融入世人的审美倾向,以其超拔的风度、气节诠释何为“三不朽”,就此将华夏美德一脉传承。

三、层与层的过渡

1.无独有偶,……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个人如此,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这样?

4.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

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的知己是那“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无独有偶,忧国忧民的范仲淹,他的知己是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代仁人志士,时空,从来都不是知音间的屏障和阻隔。

四、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

1.“就拿……来说吧”(例如……)

2.纵观古今,凡事……无不是……

3.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的业绩都……

4.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在于……

5.放眼寰球,纵观古今,大凡有……无不是……

例: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到“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古人的诗句、今人的歌声,无不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6.“有位哲人曾这样说:……”(这正如……所说:……)

7.有这样一句广为传颂的名言:“……”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8.“……”,不正是……精神的真实写照吗?可见……

9.“……”这妇孺皆知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

10.“……”这句话曾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然而今天……

例:牧野一战,庞大的商王朝轰然崩塌,新生的周王朝强势崛起。牧野一战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历史铁律:人心向背,德政兴替,不仅决定战争的胜负,也决定政权的兴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结语:

这些过渡衔接的句子只是给大家一种启发,其实,很多同学写的过渡句比上面的句子更精彩。但我们要先熟练掌握,才能精益求精;先模仿,再创新!

希望以上的衔接句子对你有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