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俗之画两幅(1986或1987年)

 江南达者 2022-02-24

《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后期)连载之 5

当时,家庭开支的需要,真的有着一种“压倒一切”之感。这种感觉对于我自身,竟然象是一种“内在的空虚”,象是严重缺乏营养,甚至于隐隐约约地觉得这人都象是有点儿接近要虚脱了。而这种感觉,从前自己尚无家口之累的时候,哪怕活得再艰难,也都是没有过的。唉,即使现在,回想起那样的感觉,我都还有一点儿心悸。而那个阶段,这心里总暗暗地盼望着,自己正不断做出的一些努力,某一天总会来点最为“实在”的“响动”,或者说得更直接一些,会来上一个让自己挣到一点外快的机会,以让我的妻女生活得不那么拮据……看来呀,当时所多少了解到的那“从艺”之人中,所流行的一句开玩笑的话,真的是很有些辛酸的滋味。那是针对放弃“纯艺术”的画者说的,说的是:“唔,又一个艺术家被打倒啦!”当时真的我就很有着一种快被“打倒”的感觉。虽然自己心底有着一个声音在暗暗地说:“我是不会被真打倒的”,但是,我却必须妥协呀!尤其是那前后,妻子有一次进城回来,说是她在一家水饺店午餐时,心想自己口胃反正不强,就节约点,只买一两饺子来吃吧,结果那七个水饺端来时,其每个“个头儿”之小,总体份量之少,叫她在人前都很不好意思……又:那时我每周按规定得去参加区里的“教研活动”,当时这新的圈子有个习惯,就是在会后“打平伙”吃饭,其实本来吃得也只一般,不过是在路边店里来上点烧白、豆花下下高粱酒什么的,但就是这样,我都总是借故不去参加,而却背地里去吃自己的那碗小面……而且这情况也非只是我一人一家。当时我的老友Y君,说到这类问题时也曾对我叹过:“水果,哪是我们大人敢吃的呀,最多也只买几个给娃儿吃!”——就为了这些,那时我常在心里对自己说:这种情况,肯定是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于是也就总是想些花样,看能不能做上一点“兑现”的事。至今时间久远,当时究竟都想过些什么“方儿”,还真的是想不大起了。但这儿所出示的这两幅画稿,却分明提醒了我,它是怎么回事。长话短说吧:那时转弯抹角地知道,出版社有一些面向大众的东西,会找社会上的无名画者去画;而这个,当然首先就是那种“精描细抹”的、表面鲜亮的东西。我这儿这两幅画,一幅《新娘》,为的是让对方看我画“美女”的“手艺”;一幅《春雪》,为的是让对方看我也可以画当时流行的那种“沙发靠背画”。两幅画都是用水彩画成的年画稿样。当时拿到出版社去,先还颇受编辑的看好,本以为有点希望了。可是,利之所在,就这,也都得拼背景、靠关系呀!终于,那天我被通知说,对方不准备找我画了,叫我去出版社拿回我的画稿。可以想象,这又是一件多么令人失望的事!最是记得有个细节:那显然该是个星期天吧,当手拿着未被采用的画稿走在重庆出版社大门外的街头上,一种强烈的空落感,堪称是浩浩荡荡地扑上我的心头。正在四顾渺茫之际,突然间,身边一架东风牌大卡车,居然将一辆交警的巡逻车迎面撞毁了。四个血流满面的交警,麻袋似地从烂车中破门倒出,愣把那“东风司机”,瑟瑟地当场吓了个半死……恰巧面对这血腥的场面,并看着相关之人处理现场,老实说我并没有更多的感觉,只是觉得人生流血或不流血都一样的太残酷了……于是我有点儿恍恍惚惚回到家中,也记不清都与妻子说了些什么,其后多半是独自也还发上了一阵愣,但终究就又寻寻觅觅的,又开始摸索着做起了什么,以看有没有下一个机会。不过,说个实在话:一个已经被生活拨弄到了这般境地的人,一时又到哪儿去找什么机会呦!

附:转发此帖按——

文中这段话,至今读来感慨亦深。世人,谁又真能明白“体制外艺者”的艰辛!——

……“从艺”之人中,所流行的一句开玩笑的话,真的是很有些辛酸的滋味。那是针对放弃“纯艺术”的画者说的,说的是:“唔,又一个艺术家被打倒啦!”当时真的我就很有着一种快被“打倒”的感觉。虽然自己心底有着一个声音在暗暗地说:“我是不会被真打倒的”,但是,我却必须妥协呀!……

另,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立足可据之境,量力而行,不说虚话,不自设可能达成之外的目标,但对既认定者永不放弃,坚信一直向那厢走去,必只会日益靠近而非渐远离它,——这是到今天自己仍遵循的原则。当然,短暂的迂回与妥协,有时的确还是无法避免……

………………………………

本人《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亦属相对私人性的资料,此前主要只发布于自己各博客或“空间”之内。尤其是这“后期”部分,借着谈画之题目,更主要展示艺者在当今社会生活情况下之各种艰辛。现恭请各位订阅者予以点评,发表高见。倘是内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世事或人生经历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则作者我,将更会感觉欣慰。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以赤子初心、文士才情、 达人意趣、艺者性灵,搜觅人生旅途种种苦乐参半事境,乃借助拙手所持翰墨丹青之技,得成带有一己独立标识之画品。

江南蜕心堂:原创艺文渊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