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父母临淇赶集

 新用户91998270 2022-02-24




        上次回老家,正好赶上临淇镇有古会。

        下午,父母准备去赶集,顺便问我去不去,我高兴地一块儿前往。

        父亲一看我也要去,赶紧去搬了一个小板凳,放到他的电动小三轮车上。母亲坐在三轮车配备的座位上,我坐在父亲放上去的小板凳上,三个人愉快地出发了。

       集镇上遇到了我初中的班长,班长和他媳妇对我特别亲,有时候回家了,邀上一两个老同学就会去班长家蹭饭吃。嫂子眼尖,她一看到我,就拽了拽班长的衣袖,说到“文芹喜欢吃水煎包,把咱刚买的赶紧给她,让她趁热吃了!”班长立刻响应。我父母想要推辞的,我却笑盈盈地开吃了。

        看到卖鞋的摊位,我问父母“用不用买鞋?”问也是白问,父母怕我花钱,肯定会说“不用的”。我注意到一双鞋,母亲穿的话挺好看的,就自作主张要买,人家说“25元一双,不还价”。母亲说“再到其他摊位看看吧,哪有不还价的道理!”结果在另一个摊位真的遇到了同样的鞋,摊主吆喝着“30元一双,30元一双了!”看着我们欲买又罢的样子,低声对我们说“最低25元!”这一次母亲没有拒绝我,我给母亲买了一双鞋。

        想着也给父亲买一双的,无奈总是找不到父亲“能够相中”的。

        集镇上人来人往,很拥挤。路边摊位有卖小吃的,有卖农具的,有卖各种衣物的,还有卖小猪崽的,等等,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近段时间工作压力很大,借着回老家看看父母的名义,想出去透透气。身处这样的集市里,感觉好轻松。父母因为我的陪伴,似乎兴致更高,遇到小吃,都会问我要不要吃一点儿。我多次拒绝父母的好意之后,看到了他们脸上的失落。对于父母而言,看见自家孩子很享受吃东西的样子就是幸福的。

        路过一家卖凉粉的摊位,馋劲儿出来了,邀请父母一块儿吃,父母异口同声地说“俺们经常吃凉粉,都吃厌烦了。你自己吃一碗吧,老家的凉粉很好吃的。”父亲还抢着帮我付了钱,看着我津津有味吃凉粉的样子,父母真的很高兴。

       我们在集市上还买了大降价的水果、新出炉的烧饼等,最后满载而归。

       回到家,父母好像意犹未尽。

      好多年了,我都没有和父母这样亲近过。

       年前读过一篇文章,“人最大的成熟,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我触动很深。求学期间,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我曾经有两次差一点儿辍学。在我老师利用家访劝说我父母,和我的奶奶、姥姥和姨姥姥的极力支持下才勉强完成学业、考上了大学的。

       大学毕业后顺利地找到了工作,“视野”越来越宽广。总是反感父母的一些眼光短浅的做法,有时候甚至借着促进家庭和谐的名义,对父母各种挑剔。现在想来,真的有点儿无地自容。“发现父母的不完美,是成长的标志,”尽可能避免自己身上再出现即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是成熟的标志,”毕竟人无完人。父母把我养大,又在条件那么艰苦的情况下供我上了大学。这一切与他们的不完美相比,就像是整个宇宙和一个小村庄一样。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感谢那篇文章的作者,给我上了生动又深刻的一堂课。平常生活中,对别人还一说话就笑,为啥就不能善待父母呢?父母之恩,重如泰山,一辈子都还不清!现在惟愿我的父母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地度过晚年生活。至少我会经常陪伴左右,聆听他们的唠叨,陪他们去赶集,陪他们去看戏。刚才父母打电话给我,邀请我回家看戏呢,说村里连续唱好几天戏。

作者简介:张 文 芹  滑县第一高级中学英语教师, 林州民协民间文学会员,祖籍林州五龙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