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神祠庙会,《梨园春》金奖擂主和《星光大道》获奖者前来助兴

 新用户91998270 2022-02-24

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日是五龙镇神薛家岗村山龙神祠庙会,过了六月初六村里百姓开始往庙上送钱,送粮食和蔬菜。为什么说送呢?因为村里从来不用宣传,到了时间,全村一户不少纷纷前往庙上送。

文管会提前一个月便定好了文艺演出,有时候是唱大戏,有时候是请歌舞戏剧演出,还常请豫剧名家前来为庙会助兴。

“神山”又名二龙山,因为山上龙神祠内供奉这两位龙神而得名。“神山”是古碑文上的记载,据皇清雍正七年《重修神山龙神祠碑记》记载;“史一里之有神山,山之最小者也,高不过数十仞,大不过数百步”可见此山与其他山脉不相连,也可以说是独脉。

龙神祠庙会起源于1987年,说起这个庙会的由来话就长了。大致意思是这样的,早在汉代,这里人烟稀少,隆虑公主在次祈雨灵验后修建了龙神祠,并命人用紫檀木雕刻了两尊龙神像。这两尊神像历经千年经过了历朝历代。

在明国时期被偷到了山西,到山西后在那里有求必应,老百姓建庙供奉,老百姓再也不想送龙神回林县了,于是龙神便三次托梦于百姓,到山西后,说明来意,当地百姓敲锣打鼓,由山西一路护送到了林县龙神祠,从此每逢天旱就有别的地方来偷檀木龙神。到了文革时期,龙神神像不见了,人们以为是被毁了,于是没有人再提这件事了。

1987年大旱,村里一位张老汉说龙神像是他藏了起来,一直在家中隐蔽处供奉着,村民知道后纷纷要求把神像请到外面让大家一起来求龙神下雨。龙神神像被请到薛家井旁,为了表示诚意,大家还请来了响器班,大家一起跪下求龙神,后来真的下了雨。由村里冯万科善人带头重建了被毁的龙神祠,农历六月十五这天把龙神送到了神山之上,就于这天定下了龙神祠庙会。

2018年7月27日又是一年一度的龙神祠庙会,这一天大家欢聚一堂,敲着“狗撕咬、忽雷炮”扭着秧歌来迎接这一盛会。

灵应梯上不断的迎来四面八方的香客前来祈福,龙神祠前剧团正在演出“神戏”,烧罢香的香客聚精会神的看着精彩的演出,同时也不断有人庙前祈福,他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向往的生活。

中午,在村里观音堂文体活动中心安排了玉黍米汤,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做上十几大锅汤,所用的东西都是老百姓送来的。到了开饭时间,来自八方的的香客,和村里男女老少都排着队前来喝玉黍米汤,这汤也确实好喝,里面有干南瓜片、干萝卜片、干豆角、鲜南瓜、红豆等等,让人喝了一碗想一碗。

最精彩的节目一般安排在下午和晚上,因为山上场地小,所以都安排在了文体广场。今年请来了《梨园春》二十年总霸赛,金奖擂主霍改云、明星擂主任现军,《星光大道》歌舞大赛优秀奖获得者乔艳芳,著名豫剧艺术家贾庭聚亲传弟子苏永堂等明星名家登台表演。

吃罢饭,大家迫不及待的心切,早就搬着板凳在现场等候演出,可以说是人山人海,庙墙上、胡同里、房顶上,到处都是观众,一阵阵欢呼声和掌声不断的在人群中响起。

作者简介:薛帅,男,汉族,1990年生,林州市五龙镇薛家岗村人。毕业于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从事寺庙雕塑,古建筑彩绘行业,爱好民间文化研究,考古、民间故事及民俗风情的收集、拓碑,研究、点校古碑文已达十余年,常年耗费大量时间,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到寺庙遗址考察、拓碑,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期间,先后发现了淇河两岸十多处历史文化遗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