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淇河花营村游记

 新用户91998270 2022-02-24




  因发表花营村民间故事需要配套的真实图片,2019年7月6日,我带上照相机、摄像机从石阵骑摩托车出发了。一路越过白岭、桑峪岭,向盘石头水库淹没的花营村进发。一走进山里,两旁树木郁郁葱葱,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真是天然氧吧。水泥路一直通到桑峪村地界,再往山沟下走,就是花营村地界了,山路疙疙瘩瘩,难走起来。一路颠簸到了千人泉村,这里设有关卡,不让车辆通行,好在这之前我和花营村李拴福进行了联系,李拴福又和村主任郝刘生进行了沟通,我没到关卡前,村主任郝刘生就和我通了电话,告诉我已经和看关卡的周红伏进行了联系,务必放行。到了关卡周红伏已在关卡门口迎接,告诉我再走二里就到了青蜂栈,看我一个人让我一定注意安全。告辞了老周,顺着山路往下走,路旁有盘石头水库设的禁止钓鱼、游泳的标语牌。不一会儿就到了青蜂栈三岔路口—西岭口。



  我把摩托车停在西岭口,先准备到青蜂栈进行拍摄,刚走到青蜂栈下面,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突然,一群七彩金蜂出现在我眼前,其中一只还飞到了我的胸前,好像迎接我一样。我顿时楞在哪里,忘记了拍摄,等我回过神来,金蜂展开翅膀飞上了悬崖,我既高兴又是遗憾,没有把它拍下来,让我看见了难得一见的青蜂栈金蜂,此时我的心情是无比的舒畅,天气也格外的照顾,蓝蓝的天空,万里无云。




接着我开始忙碌起来,选地形,找角度,先用相机照、手机照,再用摄像机进行拍摄。水库风景美如画,水面水平如镜,山清水秀,山峦叠翠倒影在水里美丽极了。我尽力把青蜂栈的险峻、美丽还有隔河相望的土圈村的美景拍了下来。不怕重复,多拍些回去筛选,不想遗漏一处风景。进行了一个多小时拍摄终于拍完了。

花营村李拴福曾说过,西峰岭上还有南蛮子当年破路家茔地风水的遗迹。我顺着荒芜的山坡而上,看着隔河相望的淇河北岸,风景尽收眼底,相机拍一遍,再用摄像机拍视频,一路走一路拍,突然,发现了一个山凹,察看地形,猜测可能是南蛮子破风水的地方。

  仔细观察还真有人工挖过的痕迹,登上东坡高处对遗迹进行了拍摄。无意中向西一看,不觉啊了一声,青蜂栈远景尽收眼前,陡峭的山壁,高耸入云,悬崖峭壁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金光,好像一座金山一样。这时,正好淇河中巡逻艇从此而过,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像进入了仙境之中,我赶忙抓紧时间把美景收入囊中。到了山顶,向北望去,山峦起伏,有著名的大垴、二垴一直到五垴山。淇河边的白杨树亭亭玉立,守护者青山绿水。

  向东看是盘石头水库,一望无际的水面被群山环绕,远处的鸡冠山、老母寨像两扇大门牢牢地关住了湖水。从山顶而下是一片果园,李子已经采摘完毕,只有梨树还上挂满未成熟的梨子。从这里没有往前走,就向下走又回到了路上,继续向花营村驶去。去了村北原来花营村的后河湾,隔河相望的是如刀削一般的北青峰栈,北青峰栈犹如一条青龙来淇河里喝水,但也有美丽狐仙的传说。

  然后又转向南面,在这里遇到了从郑州开车来这里钓鱼的一家人,他们夫妻俩人还带了五岁的女儿,在水边的杨树林搭起了帐篷,生活用具一应俱全。我和他们刚打完招呼,鱼就上钩了,男人开始忙碌起来,一边收线一边让老婆拿网兜,收收放放,终于把一条七八斤重的鲤鱼拉到了岸边,用网兜弄上了岸,紧接着,又有一个鱼竿上钩了,这次钓上来一条四五斤重的鱼。他高兴的说:“你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好运。”我说:“我刚才在青蜂栈见到七彩金蜂了,没想到也能给见到人带来好运。”他说:“你干脆别走了,车上有吃的喝的,陪我们在这里钓几天鱼吧。”我婉言谢绝了他们的要求,继续我的拍摄任务。

 盘石头水库湖光山色,景色秀丽,好像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已经中午时分,他们夫妻俩挽留我吃了中午饭再走,被我谢绝了。踏上了归途,到青蜂栈路口时,又碰见两辆车从青蜂栈开过来,我打一听,路能通到下花地村村口,就又骑车去了趟下花地村,又拍了些美景,就赶快驱车往回赶。到了青蜂栈三岔口,往南一拐,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条一米五六的青蛇正在横过山路,想往山上爬,我急刹车,想让青蛇过去我再过,没想到过了一半的青蛇,看见了我,把头一甩瞬间回到路边的草丛中,给我让开了道路,我只好骑车通过,心中默念:“谢谢青蛇让路。”车子驶过千人泉村过了关卡,告别了老周,平安回家。

花营村老图片由李拴福提供。

作者简介:宋建军,1967年生,林州市五龙镇中石阵村人,教师林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爱好摄影,摄像,喜欢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及传说。参与整理编撰五龙镇花地村志,主编了《理峪宋氏族谱》。曾在《红旗渠报》、《林州党史》发表作品多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