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胸脘胀闷、胃口差、恶心呕吐、体倦乏力、便溏等。痰湿咳嗽属于内伤咳嗽的一种,是由痰湿蕴肺所导致的。中医所谓的“痰湿”,就是身体内没排出去的代谢废物,它是很多疾病发生的诱因和基础。中医认为,形成痰湿的根源是脾虚,因为脾是主运化水湿的。如果脾气不足,无力运化水湿,那水湿就会在体内滞留下来,而且越积越多,慢慢就变化成了痰。 所以说,痰湿咳嗽就是由于脾失健运、津液代谢不畅而聚湿成痰所致。因此,这种类型的咳嗽往往反复发作,咳声重浊,咯白痰,而且痰量多、黏腻或稠厚成块。同时,还伴有胸脘胀闷、胃口差、恶心呕吐、体倦乏力、便溏等脾虚症状。 那么,针对痰湿咳嗽我们应该如何选药呢?既然是由脾虚所致的痰湿造成的,那首先就得健脾,然后才能燥湿、化痰、止咳。中成药二陈丸就具有此类功效。 二陈丸的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名方“二陈汤”,是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4味药组成。 方中的半夏辛温性燥,既能燥湿化痰,又可以和胃降逆止呕,且其辛散的特性还能消除胸闷痞满;陈皮辛苦温燥,能够理气行滞,既体现了中医“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消”的原则,又能助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中;茯苓性味甘淡,甘能健脾和中,淡能利水渗湿,既断了生痰之源,又能使痰湿很快消失;甘草既能助茯苓健脾和中,又能制约半夏的毒性,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 这4味药配伍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燥湿化痰、理气和胃之功,历来都是治疗湿痰证的代表方。只有你有咳嗽痰多、色白易咯的症状,尤其是早晨或吃甘甜、油腻的食物后咳嗽得厉害、痰多,同时,伴有胸脘胀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就可以吃二陈丸来治疗。 不过,大家一定要牢记,二陈丸是治疗湿痰证的,性燥,所以,燥痰症、阴虚火旺、吐血、消渴、血虚以及肺阴虚所致的燥咳、咯血不宜服用。 二陈丸大多是水丸,每次吃9-15克,用温开水送服即可,当然最好是空腹吃,这样便于吸收。一般患者每天吃2次即可,早上起来或者两顿饭之间吃。但如果患者的舌苔腻很严重,胃口也很差,就可以每天吃3次,还可以配合酵母片一起吃。酵母片是助消化的,每次加酵母片3-5片,能使舌苔腻尽快减退。如果有出现了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另外,这个药不能长期服用,当病情痊愈后就应停药,否则,会耗伤阴液。 目前,市场上用于痰湿咳嗽的中成药还有很多,大家在选药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用,以达到有针对性的治疗。 比如,有的人没有脾虚的症状,主要就是咳嗽、多痰,还有气喘的症状,那么吃半夏露糖浆就可以止咳化痰平喘了。 有的人痰特别多,一边咳嗽一边喘,痰咳出来之后才好些。这说明他的痰湿很重,需要加大祛痰止咳的力度。这时用祛痰止咳冲剂效果会更好。 慢性支气管炎或咽喉炎的患者,或者是有肺气肿的老年人,咳嗽痰白而且比较多,建议服用橘红痰咳颗粒。这个药不分寒热,对痰多咳嗽、气喘等症的治疗效果比较好。 有的人不仅咳嗽、气喘、痰多色白、干呕,还怕风、怕冷、头痛。这说明他外感了风寒。这时就需要吃既能止咳化痰、降气平喘,又能解表散寒的药,比如桂龙咳喘宁胶囊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成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