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称帝之时,虽拥有十三节度府五十州之地,但北方的契丹多次入侵,在境内烧杀抢掠。 后唐有矛盾,后梁有内耗 卫州(州治今河南汲县)又被后梁夺去,李嗣昭的儿子们又叛唐割据潞州。其他各州,府库空虚,如幽州的存粮还不敷半年之用。 李存勖用人不当,郭崇韬专权于内,群臣不满,孔谦暴敛于外,百姓怨恨。朝内人心浮动,认为取梁未易、未宜者居多。李存勖自己为此日夜焦虑不安。 后唐有矛盾,但后梁也有内耗。 戴思远奉命屯守杨村,与唐军对峙,原郓州的留守任务便交给了大将卢顺密、刘遂严、燕颙三人。由于内部不和,卢顺密投奔了李存勖,他提出建议说:"郓州守兵不满千人,遂严、燕颙已失众人之心,郓州可以偷袭而得!" ![]() 卢顺密投奔了李存勖 不少人认为此议不可从:"孤军深入敌境,万一不胜,这数千人就一个也回不来了!" 李嗣源想立杀敌奇功 但李存勖认为不可错过夺取郓州的良机,他暗召总管李嗣源商量:"梁人趁我们潞州内乱,想夺取我们的泽、潞两州,与已被夺去的卫州连成一片。但他们东方兵力空虚,并无防备我们的准备。我们如果趁机夺取郓州,那就等于在他的心腹之地插上了一把刀子,梁人的灭亡就不会太远了。目前与你商量的是,夺取郓州还有那些困难?" 李嗣源贞明四年(公元918年)在李存勖与梁人大战的关键时刻,因不明军情,曾擅自领兵渡河返回自己的防地。事后曾被李存勖狠狠训斥过,这件事一直使李嗣源感到惭愧。 现在李嗣源已听出李存勖倾向极明的旨意,自然想立夺地杀敌的奇功,以补私自渡河北撤之过,因此赶紧进言:"现在用兵连年,百姓疲劳不堪,假如不用出奇制胜之策,我们的事业就难于成功!陛下明见,臣愿领兵袭取郓州,报答陛下知遇之恩。" 李嗣源领精兵五千,从德胜北城沿黄河北岸直奔杨刘。等他们一行赶到杨刘,天色已晚,又下着不小的雨。大多将士都希望停止前进,找个地方休息,只有部将高行周认为:"阴雨天黑,梁人必然没有防备。这是天赐良机,不可错过!" ![]() 李嗣源直奔杨刘 李嗣源听从了高行周的意见,连夜渡河,奇袭郓州。直到李从珂率兵登上城楼,郓州兵卒还毫不觉察。李从珂领人杀了糊里糊涂的守兵,大开城门,放自己的队伍入城。很快便攻下了牙城,夺得了郓州。 李存勖闻讯大喜:"总管真是奇才良将,我的大事有希望了!" 王彦章长途奔袭 梁主朱瑱听到郓州失守,知道大事不好,斩杀了从郓州逃来的守将刘遂严、燕颙,以王彦章、殷凝为正、副手,替下招讨使戴思远。 王彦章在朱瑱面前立下三日破敌的誓言,以长途奔袭的方式,突然出现在德胜南城之下。这时李存勖亲领大军进驻澶州,德胜仅有朱守殷率领的少数兵将,根本没有想到汴兵会来偷袭。 王彦章部卒用巨斧砍断联系南北德胜城的浮桥——以前李存进用船只联结起来的水上通道——南城没有北城的支援,很快就被攻下,形势的发展对梁军极为有利。 ![]() 联系南北德胜城的浮桥 李存勖得知消息,命宦官焦彦宾赶往杨刘,与镇使李周一起固守。同时命朱守殷放弃德胜北城,顺流而下,移军杨刘,准备固守。 王彦章发现朱守殷东逃,也率部顺河东下。双方在河上你争我夺,一天之内,数次激战。等赶到杨刘,朱守殷的部卒已伤亡过半。 王彦章、段凝以十万大军围攻杨刘,把大船用竹索连结起来,组成水上"长城",阻击从上游来的援兵。同时把部队分成多批,东南西北一齐上,昼夜不息地轮番攻击。杨刘村好几次都差点被攻下。 守将李周向二百里外的李存勖告急:"杨刘只能坚守二天,如第三天援兵不到,杨刘就不是大唐所有了。" 郭崇韬的办法 李存勖闻报后便引兵驰救,但他并不着急,每天只行六十里,沿途还忘不了顺便打打猎,显得潇酒极了。左右提醒他:"杨刘危在旦夕,如此速度,二日内无法赶到!"但李存勖却笑着回答:"不妨事,有李周在那儿,杨刘仍是我们的。" 但等到李存勖赶到那儿,才发现梁兵深沟高垒,把杨刘围了个水泄不通。 ![]() 李存勖赶到杨刘 这回轮到李存勖着急了,他找来郭崇韬商议办法。郭崇韬的办法是:"王彦章据守大河渡口,目的在于夺回郓州。我请求由我带兵渡河南下,在博州的东岸,即杨刘的下游构筑一个城堡,接应郓州,分散刘彦章围攻郓州的兵力。" 李存勖表示同意,但郭崇韬又提出:"筑城需要时间,最少也得十天。陛下天天派兵向王彦章挑战,使他无暇东顾。待我城成,汴军就奈何我们不得了。" 李存勖依计而行,天天派兵与王彦章纠缠。开始王彦章没有在意,后来他感到苗头不对,赶忙派出游骑到四周侦察。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