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哲学的核心

 gs老张 2022-02-24

人类哲学的三大起源分别是希腊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

印度哲学的核心是它的第一哲学本体论思想。

本体,中国称之为“道”。希腊称之为“Being(存在,有 ,是)”或者“逻格斯”。印度则称之为“梵”、“太一”、“大我”等。

logos(逻各斯)既是道(law规律)又是智(logic逻辑)还 是言(speech言说)。

1.太一为本

东方有圣人出焉,西方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

吠陀中的“太一”是古印度第一哲学本体论的雏形。

《无有歌》:“那时,既没有'无’,也没有'有’;既没有空(气),也没有它外面的天。什么被包含着?在什么地方?在谁的庇护之下?是否有深不可测的水?那时,既没有死,也没有不死。没有夜与昼的标记。太一靠自己的力量无风地呼吸。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东西。最初,黑暗被黑暗所掩盖。这一切都是无法辨别的水。生者为空虚所遮盖。太一通过炽热之力而产生。”——(《梨俱吠陀》10,129,1—3)

中国哲学也有太一的概念,中国古代的大一等同于太一。

《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惠施:“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孔颖达疏:“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孙希旦集解:“大者,极至之名;一者,不贰之意。大一者,上天之载,纯一不贰,而为礼之至极者也。”

西方古代哲学“太一”(the one)即第一哲学本体。普罗提诺认为,“太一”是一切存在物的源泉和最高原则。是绝对的一,是超时空的、无限的、永恒的、不变动的,没有过去或未来,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名状的。“太一”创造万物不是一种有意志有意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流溢(Emanation)的过程,流溢这个词汇来源于新柏拉图主义。“太一”没有任何认识活动,甚至不能认识它自己。但人的灵魂渴望回到“太一”。为此,灵魂必须超脱肉体,清修静观,苦思默想,沉浸于精神生活,达到出神忘我的境界,通过内观与“太一”融为一体。后来为教父哲学所利用变异为宗教理论。

苏菲派哲学太一论认为安拉是独一的、绝对的真实存在,宇宙万物源自他的统一。宇宙(大世界)和人(小世界)是安拉万能创造的外显,它们是幻象的、暂短的存在,终将归向独一的安拉。

2.梵即道体

Unpanisad(奥义书)字面词义是 “来坐身旁”,内在隐义为“秘传谈玄”。轴心时代奥义书公认只有 13种,后世不断 出现的奥义书有 200种以上。奥义书中的主流思想是“梵我一如”。Brahman(梵)一 词 的 名 词 词 干 即 主 格 的 bráhmā,来自词根 brh,意为膨胀(toswell)、扩张(to expand)、成长(togrow)、展开(toenlarge)。

奥义书认为“宇宙即梵,梵即自我”。

奥义书中的Brahman(梵)是为印度哲学思想的最高概念和第一因。梵是事物产生的根本。宇宙本体的梵或大我是真实存在的,而被一般人视为生命主体或灵魂的小我及现象世界是大我的虚假表现。真正实在的唯有梵。梵是万物本原。

《歌 者奥义书》(ChāndogyaUnpanisad)所说:“梵是所有这 一切。”

《自在奥义书》:“它既动又不动,既遥远又邻近,既在一切之中,又 在一切之外。”

《歌者奥义书》还讲:梵既作为“一”,又 体现为“多”,而且是一种复杂多样互联互渗的“多”。 文中说:“它是唯一,又有三重,五重七重九重,而据说 还有十一重,一百十一重,两万重。”

奥义书认为梵为宇宙第一因。宇宙和人都是梵的展现。

《大森林奥义书》第二章第五 梵书讲述因陀罗传授给阿达婆家族达提衍的“蜜说”。其中,将宇宙中的水、火、风、太 阳、方位、月亮、闪电、雷和空间分别与人的精液、语言、气息、眼睛、耳朵、思想、精 力、声音和心相对应,并且确认宇宙中的“原人”和人体中的“原人”都是“这自我”, 换言之,“这是甘露,这是梵,这是一切”。

《大森林奥义书》:“这 个不灭者(梵)不粗,不细,不短,不长,不红,不湿,无影,无暗,无风,无空间,无 接触,无味,无香,无眼,无耳,无语,无思想,无光热,无气息,无嘴,无量,无内,无外。”

《剃发奥义书》:“它不可目睹,不可把握,无族姓,无种姓,无手 无脚,永恒,遍及一切,微妙,不变,万物的源泉。”

《蛙氏奥义书》:“不 可目睹,不可言说,不可执取,无特征,不可思议,不可名状,以确信唯一自我为本质, 灭寂戏论,平静,吉祥,不二。”

《爱多雷耶奥义书》(AitareyaUnpanisad) 讲,以因陀罗和生主为代表的所生天神,宇宙中的五 大元素(地、风、空、水、光),各种微小的混合物,各类 生物(卵生物、胎生物、湿生物、芽生物、动物、飞禽、植 物),都是梵。

《歌者奥义书》又讲,梵自大无外 (“大于地,大于空,大于天,大于这些世界”),至小 无内(“小于米粒,小于麦粒,小于芥子,小于黍粒,小 于黍籽。”)

《蛙氏奥义书》(Mā ūkyaUpanisad)第 7段:不 生、不死、无前、无后、非过去、非未来、不执、不住、不 动、无家名、无种姓、无呼吸、无思想、不可目视,不可 耳闻,不可言说、不可名状、不可知之……

《秃顶奥义书》(2,2,12)中说:“梵确实是这不朽者。在前是梵,在后是梵,在右在左(亦是梵)。(梵)在下和在上伸展。梵确实是这一切。他是最伟大的。”

《白螺奥义书》(3,7)中说:“高于这(世界)的是梵。最高的,伟大的(梵)随众生的身体藏于其中。认识(梵)这一所有(事物)的包容者(或)主宰者,就(将)变得不朽。”

3.上梵下梵

中国哲学“体用”、“本末”来分析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

中国哲学讲究“道不离器”,“体用合一”,“本末合一”,“阴阳合一”。中国视现象世界为本体世界的体现,在现象之用中去体悟本体之道,这就是真幻合一、与道同化、物我同一。

西方哲学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就对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产生了概念性的混乱。如前文所述,这是西方学术体系混乱的病根。

印度哲学用“上ParamBrahman上梵与 AparamBrahman下梵”来分析本体世界和现象世界。“上梵”是“无形”的梵,是“真实中的真实”,即形而上学本体,也称“上知”。下知是现象世界的知识,《剃发奥义书》把“四吠陀”和“六吠陀支”都归入“下知”:“下知是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阿达 婆吠陀、语音学、礼仪学、语法学、词源学、诗律学和天文学。然后,是上知。依靠它,认识不灭者。”

吠檀多派乔荼波陀在其主要著作《圣教论》(3,3—4)中说:“一我变现诸个我,如空现为众瓶空;和合而有如瓶等,斯乃所说生之义。”“犹如瓶等中之空,瓶等遭到破坏时,其空悉归于大空。众我汇入我亦然。”

这里说到的“变现”实际上是幻变,这里用许多瓶中的小空间与瓶外的大空间比喻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的关系,认为它们是“不二”的,即真幻不二。

商羯罗是吠檀多派中不二论的代表人物。他在其主要著作《梵经注》中说:“梵是全知全能的,是世界的产生、存在和解体的原因。”

商羯罗还认为,梵在本质上是唯一不二的,但由于对第一哲学本体无知之人对梵的理解不同而表现出有两种梵:一种是下梵,它是有限制的、有属性的,表现为神创造的具有不同名称和形态的世界;另一种是上梵,它是摆脱一切条件因素的、无差别的、无属性的。在商羯罗看来,下梵和上梵的区分只是人主观认识偏差的产物,在实际上,梵只有一个。

4.第一知识——存在论

巴门尼德认为只有认识本体,从第一哲学出发才能获得真知灼见:“第一条: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通向真理;另一条则是: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这一条路,我告诉你,是什么也学不到的。因为你既不能认识不存在(这确乎是办不到的),也不能把它说出来。”

巴门尼德:“因为它不是产生出来的,所以也不会消灭,完整、唯一、不动、无限。它没有过去和未来,因为它整个在现在,作为完整、统一、联系的(连续的)东西。”

印度自吠陀时代起,就有关于“存在”(sat)和“不存在”(asat)的思考: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产生于“不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产生于“存在”。

《歌者奥义书》( Chandogya Upanisad,6.2.1-2):“最初只有存在,独一无二。而有些人说,最初只有不存在,独一无二,从不存在产生存在。这怎么可能呢?最初确实只有存在,独一无ニ。”

存在就是梵。“没有不存在的存在, 也没有存在的不存在, 那些洞悉真谛的人, 早已察觉两者的根底。 ”这里的观点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何其相似。

奥义书将梵视为最高知识。知道了梵,也就知道一切知识。获得解脱。

《歌者奥义书》:“这是自我。它不死,无畏,它是梵。这个 梵,名为真实。”

5.真实存在

然而,现象世界掩盖真理:“正像埋藏的金库,人们不知道它的地点,一次次踩在上面走过,而毫不察觉。同样,一切众生天天走过这个梵界,而毫不察觉,因为他们受到不真实蒙蔽。”

因此,奥义书自始至终以揭示这个“真实存在”为学习目标。

奥义书以“梵我同一”为其哲学的认识论,认为“宇宙即梵,梵即自我”。

在奥义书中,“它是你”、“我是梵”和“自我是梵”都是常用语,《歌者奥义书》中说:“这是我内心的自我,小于米粒,小于麦粒,小于芥子, 小于黍粒,小于黍籽。这是我内心的自我,大于地,大于空,大于天,大于这些世界。包 含一切行动,一切愿望,一切香,一切味,涵盖这一切,不说话,不旁骛。这是我内心的 自我。它是梵。死后离开这里,我将进入它。信仰它,就不再有疑惑。”

这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也与郭店楚简、庄子和儒家中庸哲学“天-道-命-性-情-真-诚”体系是一致的。

梵是本体的真实存在,但是人类感觉不到,如水中之盐,看不见,又确实真有此物。宇宙万事万物,莫不如此。

《歌者奥义书》第 6章第12 节:父(对儿说):去摘一个无花果来。 儿摘来呈上说:父亲大人。这,无花果。 父:剖开它。 儿:剖开了。父亲大人。 父:你在里面看到什么? 儿:这些很小的种子。父亲大人。 父:剖开其中的一颗! 儿:剖开了。父亲大人。 父:你在里面看到了什么? 儿:里面什么也没有。父亲大人。 父:好儿。你没有看到这个微妙者,正 是妙机 其 微,这 棵 大 无 花 果 树 得 以 盛 大 挺立。

《歌者奥义书》第 6章第13节: 父对子说:把此盐放于一碗水中,明晨 再来见我。 儿子遵命而行。第二天执碗见父。 父:且将水中盐取出给我。 儿看向碗中水,不知盐在何处。 父:尝上面的水———怎样? 儿:咸的。 父:尝中间的水———怎样? 儿:咸的。 父:尝底面的水———怎样? 儿:咸的。 父:放下碗,你坐到我这儿来吧。 儿子坐定后, 父:你的身体犹如那碗水。在身体之中,你察觉不到那存在者,犹如在碗中你看 不到水中之盐一样,但它本就存在于你的身 体之内。那是宇宙之中的精妙,宇宙万有以 此为自性。

这与老子道德经对道的理解完全一致,见前文——
https://m.toutiao.com/is/LKSy2Qs/?=解读《道德经》的钥匙:老子的第一哲学

6.结语

读懂印度第一哲学才能厘清印度各派哲学的真伪对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印度哲学长期被外界忽视,但它在第一哲学方面蕴含丰富的知识宝藏。对未来人类哲学的融合具有极高的价值。

2022年正月二十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