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语村言13

 本能学堂a昨年 2022-02-24

从《生命本能系统论》

到《本能论》

---纪念中医老师郭生白先生逝世十周年系列文章之一

作者:王心强

一、重新认识《本能论》

二、《本能论》的书名

三、中医之“中”

四、《本能系统论语摘》---见郭师心意

五、《本能论》的出版

郭生白先生

一、重新认识《本能论》

2020年,当静修闭关三年多,解决了自身形而上问题,除了继续深修用功外,就是考虑益众弘扬的表达问题。2018年大圆镜智初显时,就列出了各大教派及自己修学过比较熟悉的完整体系十多个。其中要表达的,就想到了生命本能中道体系。
其实对郭生白老师,2009年以来十多年,我一直也很奇怪他的融通本能(禅门称为性相不二、性相融通)表现在哪里?因为2009年他已经用《本能论》在各行各业起指导作用而不限于医学,无论是多个行业的企业家,还是军队官兵及各行各业人士。等2020年再读《本能论》,才意识到从《生命本能系统论》到《本能论》是他的又一次大跨越,从生命本能上升到涵天地万物的本能。
大概是2009年三四份,他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孙曹民教授(原来误认为是中科院曹一民教授)交流后,喜欢用现代系统论来讲中医,讲本能系统。大概讲了两次讲座,也就是两周。我大学所学专业就是系统自动化,就和郭老师讲,现代系统论和生命本能系统论不是一回事,现代系统论最多在生命现象上能描述一些,但生命本质上没法表达,因为不具有生命本能系统的自主性。
估计主要是这个原因,两周后梁冬提出要拜师时,郭老师也让我拜师的吧。后来在《国学堂》节目里,郭老师已经很明显区隔了机械系统论和生命本能系统论。当然钱学森讲的功能态也超出了现代系统论,已经是中华生命观的表达。
2011年的《本能系统论语摘》里,也讲了西方医学已认识到问题,用系统论提出系统医学,但这还不是生命内涵。
没想到大概拜师两周后,郭老师让我帮他打印后来的《本能论》文字稿,实际是让我学习,有十二三页信纸,主要是十二个本能(不是后来《本能论》中的十一个本能,守个性和传递自我没有合成个性传递本能系统,是分开的)的内容。我拿回家看完后,第二天还给他,并委婉提出建议,多沉淀沉淀,再考虑出书(我自己修学为了避免掉进文字陷阱,有意尽量少写文章,很多时候只用简短诗偈表达)。虽然自己修学主要是关注形而上,但禅门是用八识解读万象。当时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说,因为郭老师还是从中医角度讲的,怪力乱神的东西,他也不怎么深究。如果当时我提出禅门八识,也许会对他有启发。
郭老师很善于吸收学习提炼而且行动力强,从诊所治病公益讲座到找回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中道智慧的大医传承,就是由蒋晔老师的当今中华文化丢失之论而得到启发。
郭老师讲,他的风格是边做,边总结,边改进(后来一系列相关事如本能论、如希波克拉底、如大医传承、如基金会,反映了郭老师积淀深厚,善于快速吸收、总结,并创新而付诸行动),想等完美再出书,所谓完美也是不实际不现实的。后来我也意识到《生命本能系统论》不是正版出版的书籍,就认为主要是要正规出书,他再做一些形而下的补充,自己也一直把《生命本能系统论》和《本能论》当成一回事。

二、《本能论》的书名

随后他又给李烨学习并打印,这也是好的老师带学生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本能论》书稿的陆续整理,韩晓红他们也参与付出很多。
《本能论》书名上没有“生命”和“系统”,说明本能已经是针对万事万物,而不仅仅是生命本能,也没用“系统”,一方面有更宏大的整体思维,从系统思维上升到整体思维,才能对各种不同行业指导。另一方面避免了与现代系统论混淆。
我参加过两次小范围包括书名的定稿讨论,甚至有提过用《本能经》书名的。但后来的《本能系统论语摘》还是用了“系统”,毕竟对大众而言,中医系统思维和现代西医线性思维最容易区隔。
《本能论》讲了万事万物的本能,正体现了他的融通本能境界(禅门称为性相不二、性相融通),能给各行各业指导。讲非生命本能并不多,生命本能给非生命赋能的问题,在后来大医传承中提到了一些。主要是增加了生命本能形而下的一些特性,但正是这些生命本能的独特性才更好地区隔了非生命,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本能表达。郭老师自己时间精力有限,八十多岁的老人家,每天诊所的事,讲座,讲课,基金会,大医传承,还有各类杂事甚至被病人家属恶意讹诈打官司之类,都得他做主,都得他拿主意,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

三、中医之“中”

如郭老师所讲,他的风格是边做、边总结、边改进,最精彩的应该都在最后的《大医传承》里,无论是他自己的治病,对本能的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类的展望,还是对学生的教学,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都活生生地在《大医传承》里。当然悟性超高或有其他机缘的,“本能”两个字就能受益无穷。
在《本能论》自序中,2010年他对“中医”的表达还是“中国系统医学”,2011年《本能系统论语摘》及之后就完全是“中道之医”,“中和之道”。
中是不偏不倚,不卑不亢,均势平衡,升降有节,出入有序,阴平阳秘。尧舜治国“允执厥中”,孔子做人“中庸为至德”,佛陀修心“至法为中道”,老子修道“不若守于中”。
不仅仅只是医病,医人、医事、医国、医世都包含了。
“古人说'大医医国’,医生用什么药可以医国呢?中医乃中道之医,中医治病是用中和之道,是用智慧不是用药。中和之道可以养生,可以癒病,可以利生民,可安定社会,中和之道乃天地之心,天地和则风调雨顺,人气和正气王,人心和则快乐健康。医国医人在道而不在药。大医医国在道不在药也。”

四、《本能系统论语摘》---见郭师心意

《本能系统论语摘》很有意思,很小的册子,但体现了郭老师的个人风格和用心,体现了郭老师的心意,有志学习者,可反复揣摩,更完整的在《大医传承》里。
全册文字为他自己手书体,前面是多首诗,诗以言志,体现他的思想理念志愿,无论是1976年读伤寒杂病论见张仲景为天地立心之意,还是最早的1969年的禅心抒发,还是2010年元夜还在“五斗心血十斛汗”写本能论(《生命本能系统论》和《本能论》区别大了)。
庚寅元夜雪打灯,三胡书生论本能。
五斗心血十斛汗,捧与天下济苍生。
2010年元夜,大雪孤灯对影写本能论
后面内容除了本能系统精华的提纲挈领编排外,还专门谈及多位中医大家及西医医圣希波克拉底,他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关注的是天下事,不仅仅是中医,也不仅仅是治病。
“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

五、《本能论》的出版

郭老师在世时,正规出版的只有《伤寒六经求真》,其他的都是这几年郭竞成在大家贡献力量的基础上正规出版的。尤其是《大医传承》,很多人参与了整理编辑,自己受益的同时,贡献多多。
大家看到的书籍《本能论》,还是作为本能系统内部学习资料。而更早的《论中华医学之生态观》,郭竞成正规出版前,很多人不知道有这本册子,郭老师后来也基本没提过。相关资料我是2008年认识郭老师后,向他要他所有文字时,曾看到过。
为什么没有正规出版?应该是他对写文章和出书的态度决定的,他是传统文化人的态度“文章千古事”。在《大医传承》里,他也曾讲过,现在出书很容易,但很多人为出书而出书赚钱,这种出书态度是不可取的。对《本能论》他也认为不够完善,《生命本能系统论》提出了五个本能,《本能论》提出了十一个本能,但他明确讲还有一个自己还要认识认识。
“我认识了十一个了,还有一个我还没说,我等一下,我再认识认识,我再说。”
“后来人一定会在深度上认识本能系统,也会在宽度上去发现本能系统,会把这个本能系统越来越完美,还是一个无穷的世界。”(《大医传承》)“(《本能论》)它不是一个完善的东西,它是我们认识生命的一个开始,我们在这个开始的认识当中,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2011年大医传承仪式讲话)
但是郭老师对于阶段性成果,又都是印刷出来,一定范围内使用。智慧是活的!
70岁《阴阳五行新解》,1997年,讲五行:阴阳离合而生杀、相互依赖而生存、相互制约而均势、相互变化而常新、终始嗣续而永恒。
《中华医学的生态观》讲生命三足鼎,免疫、内分泌、代谢三大系统生态平衡,郭老师2001年秋(74岁)写了结束语,前中医科学院书记冯佩之2004年2月写序。
郭老师悟本能,是2004年(77岁),“外观万物得天道,内视自我悟本能”。
《生命本能系统论》79岁(2006年)著,依本能,提出五大本能系统:自主性、共生性、排异性、应变性、守个性。疾病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
《本能论》,2010年(83岁)内外统一,生命非生命统一和区隔。
《大医传承》,2011年(84岁),传承中华文化中道智慧。推出辟谷茶,激发提升正气,“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70岁能治各种病后,体系表达一直在深入,而且有很好的解读对象,不同阶段都在解读体现治病方法系统的《伤寒论》,从五行,到三足鼎,又以本能统一后,表达为五个本能系统,疾病内源外源二分,再进一步深化为生命和非生命,提出十二个生命本能,然后从文化角度,以中医来传承中道智慧。
郭老师真是猛将,老而弥坚,老而忘老。也许如韩晓红纪念文中所写见到的条文,“牛耕田,马驾车,劳则劳矣,习之久矣而不为苦”。
他的进步速度和幅度太大,大家都没跟上他的前进步伐。
“我对于本能论的看法,最终是天下无医,生民无病,这是我最终的目标。”
“我相信,十年以后,中医复兴之后,出现了一个现象“人人都知医,生民无枉死”,一个冤枉死的没有。“有病自家治,大病好商量”,出现这么一个局面。中医的再度发展就是“天下无医,生民无病”,这是我们的最高理想———中医消灭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