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故事之六十一:南召丹霞寺

 晨曦深处 2022-02-25

黄河故事之六十一:南召丹霞寺

丹霞寺,原名仙霞寺,古称西霞寺,位于南召县留山镇。前一段时间就想写这个题目,但因为两个问题没弄明白,迟迟不能动笔。一个是丹霞寺所在的山叫什么?据钦定大清一统志载,“丹霞山在南召县西北三十里三鸦路中,一名留山,上有栖霞寺,寺後一峯巉岩千仭,左右两峯夹立”。另一个问题是,网传孟郊的《游丹霞寺》一诗,在孟郊的名下没找到这首诗。其实孟郊这首诗的名字叫《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要确定这首诗是写丹霞寺,首先要弄清楚丹霞子这个人。经查丹霞子是南召县丹霞寺法派第九代丹霞子谆和尚,名字叫释子谆,剑门(今四川剑阁县北)人,幼出家大安寺,弱冠为僧。初参玉泉芳禅师,后彻证于芙蓉道楷禅师,住邓州丹霞。

丹霞寺建于唐长庆四年,也就是公元824年,高僧天然禅师游至丹霞山被这里的奇异山水,所吸引开创而建。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载,“每至旦暮,彩霞赫炽,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灿如明霞”。

岁月巨变,现在人们看到的丹霞寺是清代建筑。寺院门前是一条河,河对岸正对寺门有同根相生的四棵古银杏树。古银杏树那裂开的表皮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古寺的沧桑巨变。

丹霞寺小巧玲珑,感觉和坐落在嵩山南麓的风穴寺差不多,很精致,也很紧凑。现有殿堂房舍一百余间,按照传统的建筑模式,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伽兰殿、大雄宝殿、毗殿、藏经楼、方丈室、后祖堂,两侧有石狮、廊房、膳女院等。依山势缓缓升高,布局合理,错落有致。

丹霞寺的优美景色在孟郊的《送丹霞子阮芳颜上人归山》中亦可看到。

松色不肯秋,玉性不可柔。

登山须正路,饮水须直流。

倩鹤附书信,索云作衣裘。

仙村莫道远,枉策招交游。

孟郊以苍松颜色不变,玉石总保持坚硬,来赞扬释子谆的坚贞品行;以鹤传书信,云作衣裳来烘托上人所在的“仙村”。仙村虽然遥远,但酒香不怕巷子深,依然有诗朋友前来切磋交流。

寺内古树很多,但我对那几株老青檀很感兴趣。青檀的树干看上去像是是由很多棵树扭结在一起,那种扭麻花的样子,又像南方的榕树,很别致。那球形树冠,灰色的树皮,虬龙样盘旋弯曲的树干,翠生生的绿叶,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青檀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榆树科植物,而且现在稀少,已被列入保护名录。记得在运城檀道庙,看到介绍此庙源于《诗经》中的《伐檀》,但在庙里寻觅许久,只发现几株古柏,没有看到檀树。在这里却看到好几株高大古老的檀树,怎不叫人惊喜。北宋周紫芝有诗“平生好竹心未阑,小分云岭青檀栾”;明代徐渭有诗“独携大胆出吴关,铁皮双裹青檀树”。

寺内的建筑门上都有对联,但不合律的不多,在伽蓝殿看到了一副合律的,摘录下来。

大地山河弥浩气;

高天日月鉴丹心。

 其实这里还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曾被孟郊写诗称赞的丹霞和尚释子谆,就写过不少诗。他的《丹霞第二代无学禅师》“皎月流辉,景澄寒水。万有齐彰,太虚廓尔。禅版曾酬上上机,当锋未荐西来旨”。他还写有第三代安禅师、第四代勋禅师的诗。

来到丹霞寺的人都会了解天然和尚烧佛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丹霞寺的开创者天然和尚的智慧。

唐宪宗元和年间,天然去了洛阳龙门的香山寺。有一次他在洛阳慧林寺,遇到天气大寒,他难耐寒冷,就取下木佛,烧火取暖。住持以为他疯了。怒斥他,天然便道,“我是在烧舍利。”住持既生气又可笑:“木雕的佛像,哪里会有舍利?”天然和尚回答:“哦,既然你知道没有,那我就再取两尊来烧火取暖吧!”  这就是佛家有名的顿悟疏注。

元代画家因陀罗绘有一组《禅机图断简》,其中一幅即《丹霞烧佛图》,画里蹲着的僧人就是丹霞天然禅师,他正在烧佛像;站着的僧人就是慧林寺主持。他一手持长杖,一手指向丹霞,似有责问之意。禅者启发学人,往往机锋险峻,而此画将禅者的机锋不落痕迹地展现在丹霞回首的刹那间,堪称绝妙。画中有元代著名禅师梵琦楚石的题赞:

古寺天寒度一宵,不禁风冷雪飘飘。

既无舍利何奇特,且取堂中木佛烧。

此前,宋代释月涧禅师就写过《题丹霞烧木佛图》。

丹霞烧木佛,义出丰年。

院主眉须堕,彩奔龊家。

法海浪平春昼永,戏将老手拔鲸牙。

丹霞寺的故事远远不止这些,就看那寺外几百棵柏树,几十座佛塔,你可知道那里面藏着多少故事呢?

游丹霞寺

远看山边走却遥,柏围古塔淡烟缭。

长溪小瀑门前泻,暮色丹霞云外烧。

风过青檀声入殿,灯留黄卷夜闻箫。

天然虽去袈裟在,明月木鱼朝复朝。

悠雲于北海拾贝斋

2022/02/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