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守边界才是跨界之本

 申鹤 2022-02-25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1118篇日更原创文章

搭关系网,千万别从大人物搭起。这有点反常识,讨好大人物,往往是有关系的标准。为什么?

首先,这很难。

其次,就算你搭上了大人物的关系,如果你没有本事驾驭,反而可能会成为你的负资产。

那要怎么搭关系网?

你的关系网中要有多个结构洞。也就是说,你能跨越多个群体,并且有在他们之间做中介的能力,那你对每个群体的价值就越大。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要争当斜杠青年?道理就在于此。

然后,结构洞越多越好,跨界收益不是线性增长的,而是指数级增长的。你越跨界,你对新群体的价值就越大,新群体就越倾向于接纳你跨界。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关系网越有效的人越能延展关系网。

再升级一点,如果你能在每个群体中,认识两个以上的关系人,你可以绕开任何人,但是他们不大容易绕开你,你的价值就更大。

不禁联想到企业的跨界。

企业也是这样,你越跨界,越能延展边界。

跨界在过去一两百年的企业发展史上,其实是常态,比如宝洁、杜邦、IBM这些公司,在自己的发展历史上,都完成了跨界,从一个只做单一产品的公司,变成了一个提供很多产品和服务的大公司。

亚马逊这样的公司,今天也进行了跨界转型。这背后,“时间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

只不过,企业跨界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先把自己的产品做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现金流。

前沿公司最开始其实都是产品型公司,然后这些产品公司一点点打破边界,向上去做上层应用,向下去做底层架构,最后构建生态。所以,最核心的其实还是要有自己的壁垒和自己的核心产品。

因此,跨界其实也意味着要严守边界。只不过,严守的是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边界,做深自己的研发,做深自己的场景,最保守地看也会是一个产品公司,会是非常优质的资产。

当我们谈跨界的时候,其实我们谈的是本分,我们谈新战场的时候,我们谈的是根据地,严守边界才是跨界之本。

再推演回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作者:申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