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倚窗听雨 | 春日迟迟,坐在二月的末梢等花开

 听雨小记 2022-02-25

春日迟迟。

有些迫不及待。像等一个人似的,等了快半生了,总说归来却不见人影。

那日,趁着取快递,刻意绕弯,贪恋春色的小心思暴露无遗。若寻得一二两春色下酒,借着晴好的天气,是不是可以小酌一杯?想象过于丰满,而沿途尽是寒枝枯叶,哪里有半点春色。好不容易熬过一个冬天,人急切想从肥厚的棉袄里钻出来,瘦上一圈,轻盈地走进春天。

单位院子里开了花的树,有两棵。一棵是蜡梅,另一棵也是蜡梅。二月的西北,着实单调,若不是这两棵蜡梅,怕从窗户探出头来看到的依旧是冬的枯萎。不过,这大概是冬末春初时节唯一的亮色。此刻的蜡梅,有些旧了,缺乏精气神,仿佛久居闺阁的妇人,少了修饰,懒散随意,美人迟暮让人心生惋惜。

我还是折了一截旁枝,插到一个装过桃花酒的瓶子里,花朵渐开渐寥落。好不容易有一两个骨朵,也是一夜之间噌噌就绽放了,没了腊月花开时的清幽俊朗。

昨日下午,亮堂堂的太阳洒在楼道,没有风,偶得清闲,几人闲坐,喝茶品香,也是情趣。燃香、插梅、喝茶,也算附庸风雅一回。

有些懒散,大约闲了一假期,忽然忙起来,像人饿极了一狠吃,噎着了。颈椎忽然不舒服起来,不能写字,直挺挺站着,或者走路活动活动,生生难受了几日,才见好。

抖音听意公子讲苏轼,我感慨:人生要有目标,人活着却不仅仅为了目标。这其间,还要有闲坐,有茶饮,有花赏,有月观,有诗有画,有知己闲聊……否则,宛若机器,只一味朝着目标运转下去。这样的人生,少了趣味。

二月末,无心写字,追了电视剧《人世间》,梁晓声的小说,人世间并不是苦尽一定会甘来,有些人一再而三受苦。看微博,有友写道:“《人世间》里我最喜欢的人竟然是水自流,略带忧郁气质的温文尔雅和毫不张扬的书卷气,重情重义温柔又有力量,很多年没有这样喜欢一个剧中人了。”评论栏热闹非凡,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从一开始,我就格外喜欢蔡晓光,放荡不羁中透露着智慧,有趣、有情,总能在你无助的时候奋不顾身。

大部分时候,晚上追。暗黄的灯光,一包纸巾,平板电脑,姿势像旧电影里鸦片榻前的迷醉。也沉醉,也哭出声音。就这样,把夜晚颓废在剧情里。

白天则是忙忙碌碌,很少得空闲。各种鸡毛飞上天,手里的、心里的,纸上的、电脑里的,计划与总结并存,思考与更新常在。一摞摞厚厚的资料,各种任务铺天盖地……不想说,一说就忧郁,一说就瞬间跌入人世间。

许冬林说:“薄寒二月,我情怀缱绻,像思念情人一样思念红深绿浅的明媚春光。”

等着吧,总有春风十里,且让我换上新装,某一日,看着院子里的桃花,对着姗姗而来的你说句:你撑住了我倾斜的生活的船舷,泱泱碧水任我复苏的灵魂游弋向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