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处,是一个人的顶级智慧

 逍遥_书斋 2022-02-25
文章图片1

-01-

周国平曾说:“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

一个人年纪大了,也就懂得了心境闲适的重要性了。

人生来孤独,因为谁也不能一直陪你到最后。学会独处,这是一生的修行。

做一个安静细微的人,于角落里自在开放,不引起过分热闹的关注,保有独立而随意的品格,这就很好。

余华在《细雨中的呐喊》中说:“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做自己就好,为什么要合群?

人活着,不要被虚荣心所羁绊,简简单单做自己就好。不比较,不虚荣,不自怨,活在一份恬静里。

喜欢独来独往的人,往往都很厉害。独处的人,并不是寂寞的女人,反而是内心很丰富的。

文章图片2

-02-

在《百年孤独》里读到这么一句话:

“生命中曾经拥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不想合群,只想一个人呆着,喜欢一个人的生活。就像猫咪一样,吃饱了、晒太阳、睡懒觉,安静地在角落里呆着。

独处能使人看清自己,找到真我,能让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生活的真谛。顺从内心欢喜,可以接近自然,靠近生命的本真。

安静地独处,是一种境界,它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看开了纷繁尘世的牵绊。以简单的心,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

不开心,听听音乐,忘了痛,忘了伤。要修炼平淡的心境,拿得起,又放得下,看淡成败得失,看淡是非恩怨,看淡喜怒哀乐,如此便能举重若轻。

-03-

余秋雨说:

“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都需要有适合自己的地方,用来安放灵魂。也许是一座安静宅院,也许是一本无字经书,也许是一条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都是驿站。”

人生路太复杂了,倘若想要活得怡然自若,那便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静,是一种平稳成熟的心态,更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境界。唯有静心,我们才能在面对挫折苦难时泰然自若。

幸福是自己的,跟他人毫无关系。与人相处,不刻意逢迎,不随波逐流,独来独往,做自己。

喜欢安安静静,独来独往的人,他们活得比谁都认真。

文章图片3

-04-

庄子曰:“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人生的风景,其实都是心灵的风景,什么都可以错过,就是不能错失自己的心。

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最好的生活。独处的可贵之处在于,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

贪图越多,越不快乐,抓得越紧,丢得越多。

生活很简单,一缕阳光,一杯淡淡的清茶,安静地生活,过着平常的日子,守候淡泊的岁月。

人生应该去繁从简,这个熙熙攘攘的世界,选择一种安静的生活态度。独处,其实是一种安静的自由。

往后余生,不再与那些泛泛之交多做交流,守住内心的恬静,与孤独和谐共生,不困于心,不乱于情,做一个安静的人,便足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