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三国》【历史】:读千卷书之第294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于兆鹏 2022-02-25

《品三国》【历史】:读千卷书之第294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中国史书籍的第五十四本书:《品三国》。

这是易中天基于《三国志》来评价三国的英雄,尤其对曹操和诸葛亮的评价尤为精彩。从士族门阀和军阀的角度对三国统治阶层的分析见解独到。

一、关羽不降曹的真实原因据《三国志·关羽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和《华阳国志》,关羽曾经爱上了一个女人,一再向曹操表示要娶其为妻。这话说多了以后,曹操便“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一看,果然国色天香,结果“因自留之”,害得关羽很是郁闷(羽心不自安)

曹操,他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曹操是“可爱的奸雄”。


二、尾巴夹得紧,真是聪明人。荀彧提出的尊奉天子、大公无私和弘扬正义这三大纲领,全方位地遏制着曹操的个人野心;而“乃心无不在王室”和“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这两句话,则等于用曹操自己的话把曹操管得死死的,使他终其一生都不敢取现任皇帝而代之,悍然称帝。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曹操在自己野心膨胀的时候对他们产生了怨恨。荀彧被逼自杀,毛玠也下了大狱,差一点死掉。

知人者也自知。贾诩投降曹操以后,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知道像自己这样多谋善断的人,对任何君主都既是利用对象又是危险人物,何况还是个“叛徒”?因此为人处世都十分低调。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很少出谋划策,也不呼朋引类,就连为子女缔结婚姻也不攀附豪门(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尾巴夹得比谁都紧。贾诩真是聪明人

三、虚君实相,依法治国。魏、蜀、吴,在本质上都是“非士族政权”。因此,他们与士族阶级都有矛盾,有冲突,有斗争。斗争的结果,是曹魏放弃,孙吴妥协,蜀汉坚持。正因为坚持,所以蜀汉先亡。正因为放弃,所以曹魏也亡。正因为妥协,所以孙吴尚能苟延残喘,却也不得不亡。因为只有晋,才是完全彻底的士族地主阶级政权

从诸葛亮的实践看,我认为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虚君实相,依法治国。后者是曹操也做的,但诸葛亮做得更好。曹操的法治仍不免人治色彩,诸葛亮就更纯粹,也更公平。曹操的政府仍不免贪腐,诸葛亮那边就廉洁得多。这其实也是“条件和局势”所使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