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如何与班主任交流?

 夏日茂树2015 2022-02-25

 初当班主任的时候,学的最多的是怎样与家长交流,历练了一段时间,感觉这个问题还应该倒过来看,问一问家长如何与班主任交流,因为家长的态度、做法、看法对班主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一、人格平等,以诚相待,相互尊重。

     家长来自社会,难免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我在接待家长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可爱”的人,他们总想班主任一等,总想用点什么一下班主任,仿佛只有如此,班主任才会乖乖地按着他的套路走一样。

几年前,一位家长来学校谈关于孩子学习的问题,谈着谈着,他就开始将话题扯到自己的房子和车子上了,而且怎么也拉不回来,越说越有劲,还问班主任有没有房子和车。前些日子,同样是一位家长,班主任与他聊孩子的在校情况,他很不耐烦,问班主任买房子了吗,现在房子涨价了,他在新城刚买了一套,他是开车过来的。说话时,他将戴在无名指上的金戒指看了又看,一副暴发户的样子。你有钱与班主任何干,有钱就高人一等吗?我未见马云、比尔盖茨、李嘉诚因有钱而四处去招摇。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值得思考。

有的家长也算是个“官”,什么街道主任、村主任、银行主任、公司老板……更是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用官场上“打招呼”那一套直接让学校校长或主任告诉班主任一声,好像他家孩子分在这个班级是班主任的荣幸。这些家长过于迷信“权力”,认为社会那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不知道其他班主任作何想法,但这些到我这里都不灵。还有一些家长,他们既没有钱也没有权,但他们会扯关系,扯了一大圈子终于和学校的某某领导粘在了一起,又是论姓又是论亲,总算找个人能把班主任“管”上了。

你看,有钱的显摆,有权的拉架子,没钱没权的忽悠,想一想这些,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哪是哪呀,干什么呀。难道家长有钱,班主任就应该讨好你?难道“领导”给班主任打个招呼,班主任就必须做吗?中国还有句话,叫“县官不如现管”,也值得思考。

班主任都是有专业知识的文化人,至少是个知识分子,但也不穷,不仅不穷,在文化知识上还可能很富,哪里像有些家长想象的那样嫌贫爱富、阿谀奉迎。家长与班主任交流,其实有点简单,那就是人格平等、以诚相待和相互尊重。

二、描述问题,不贴标签,相信发展。

家长与班主任交流,有点简单,但也不简单,因为家长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与班主任的并不对称,易出问题。

我曾接待过一位家长,也是因为学习的问题。我本想了解一下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家庭教育状况,家长的回答却让的我大跌眼镜。他说他家孩子从小学成绩就不好,不是其他的原因就是脑子笨,没办法,上到哪是哪吧。这让我忽然想起一篇文章来,说中国人与外国人同样去看医生,外国人只描述自己不舒服的具体表现,然后让医生去判断疾病;中国人则直接判断自己是什么病,然后让医生抓什么药。如果说我们的国民都是医生,那太夸张了;如果说我们举国都是教师,那也不可信。那为什么有些家长会“认命”呢?

我不恭敬地说,这些家长太“自以为是”了。学习不好就是脑子笨吗?你鉴定过吗?如果有医学证明的话,那也就无话可说了。但现在是家长在向孩子的身上贴标签,不仅贴标签,还四处宣传,唯恐天下不知。大家都知道了,所以孩子也就“认命”了,班主任和老师也都“认命”了。

作为家长,在与班主任交流的时候,要谈学生的行为表现、思想动态,要描述一些现象,切忌盲目地定性分析。一定要给孩子和班主任留有努力的空间,放孩子一条发展的路。班主任作为专业教师,他会从家长的描述中判断出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抓住重点、多听多问、减少诉苦。

班主任都很忙,能够抽出时间与个别家长谈孩子的问题确实不易。因此,家长在与班主任进行交流的时候,要抓住重点,要明确自己来是解决什么问题的,不能乱说而冲淡了主题。

不要随意打断班主任的话,将与班主任的交流变成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与班主任进行交流的时候,尽量做到问哪一方面答哪一方面,少说多听多问。听一听班主任对自己家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学习状况、心理状态等的分析和评价,问一问自己可以怎样配合好班主任的工作。

俗话说的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托尔斯泰也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很多家长,尤其是家庭离异的家长,有时候在说学生困境的时候会牢骚满怀、愤恨不止。越是这样不幸的家庭,家长越要懂得放孩子一条生路,不要让埋怨变成生活的主题,不要让埋怨扭曲了孩子的脆弱的心灵。要让班主任知道,虽然孩子和家长都很苦,但家长依然深深地爱着孩子,给孩子以希望,给班主任以希望。

当然,家长与班主任的交流途径很多,交流内容多样,我只就常见的问题谈一谈我的不成熟的见解。

                           2018.2.5 周一 下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