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学了12年,你却用了12分钟决定他的一生:厦门高考志愿填的好很重要!

 惠民大叔本叔 2022-02-25



2022年2月25日 星期五

你好,欢迎回来,我是惠民大叔。

一天一天的积累,一年一年的陪伴,关注惠民大叔的,已经有很多家长开始到了高考的年份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填报高考志愿都是陌生的,包括惠民大叔,孩子还没有到那个阶段,不清楚应该怎么入手,怎么切入要点?



01


志愿没填好,影响一生。

不知道大部分的家长是不是和大叔一样,认为高考报考应该是分数出来之后再研究。

不过前两天碰到一个做志愿填报的老师,她说:

孩子学了12年,你却用了12分钟决定他的一生!!!

果然是专业的,一开口就先吓人一大跳。

她说,高考成绩出来后的填报志愿时间有限,大多省份只有3至10天时间,面对2000多所学校,700多个专业,面对如此之多的排列组合,家长考生实在难以做出科学又准确的决策。

一般出现最多的问题是:

1、容易高分低就
2、志愿结构搭配不合理
3、浪费分数
4、高分落榜

作为我这样的新手家长,填报志愿是陌生的,如果能对高校讯息掌握得越具体越细致,那么到时的志愿填报将会越顺利。

了解了学校和专业就可以了吗?

作为家长还有一个误区:用自己的以往经验和自己的学识认知来帮孩子选志愿。

老师又给我浇了一盆冷水,她说:

很多家长都是头回参与自己孩子的高考志愿方案设计,即便有家长自己也曾经历过高考志愿,但与二三十年前的情况相比,今时不同往日,志愿模式不同,批次也未必一样,院校和专业规模等大不同前,再加上缺乏提前实战化演练,由于缺乏技术,根本不知从何下手才好,只能与孩子一起硬着头皮摸着石头过河,每年都有不少人被呛水。

听起来很严重,不过我也不太担心,学习使家长快乐。我们只要愿意多学一学,避免一些坑,还是大差不差的。

下面大叔整理一些最近收集到的信息和知识点,分享给你。






02


择校三步走:提前思维派上用场!

首先,得熟悉整个高考招生录取环节的规则流程。

了解了流程,才有能力洞察潜藏在规则中的风险,要懂得陷阱隐藏在何处,在设计志愿方案时才能有意去避开陷阱。

其次,得了解院校和专业,才能更好地选择院校。

每年都有很多考生或家长对院校的了解采取临时抱佛脚的办法,想了解哪所学校就百度一下,大概了解一下,这种做法只能了解皮毛,真正要了解一所院校,你得从多方位去了解,才能对院校的学习氛围、教学实力、社会认可度等作出一个准确的评估,且你还得了解更多数量的院校,你才能有个很好的比较和选择。

第三,对专业的了解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命运与发展。

本科专业里有的12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500多个专业,家长们要认真帮助孩子细分和琢磨专业的内涵和就业的可能去向,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合的选择。

补充:提前提前再提前做上面的事。

我的感受是,很多家长提前了解以上的这些事情,也就是大叔说的提前思维。有些人可能在高三的时候才思考好自己的择业方向和未来发展,也有一些人会在高一的时候就规划好目标学校,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学校去努力。

我真诚建议家长抽时间提前学习高考志愿相关技术。要学最好就系统地去学,惠民大叔也准备从基本概念的理解到整个规则流程技术的学习掌握。

求指导师~~






03


避坑指南:高考志愿两大环节八大注意

如果今年已经准备高考了,能不能快速学会?先找些避坑的指南给你。

填报志愿的两大环节:

1、了解自己分数的所在位次,大致了解自己能上什么层次的高校。
2、了解这些目标高校,看它们近三年在福建省录取的位次是多少。

当然,不好道听途说,想了解高校的详细情况,最便捷的方式莫过于面对面咨询各高校招办负责人,获得第一手信息,为进入心仪高校增加胜算。

下面是惠民大叔从一些志愿平台找到的避坑指南,希望对你有用:

一、要划分优先级,不要仅凭“兴趣”选专业!

选专业各人标准不同,但要科学安排“兴趣/专业/城市/学校”优先级。目前多数观点支持:以兴趣为主,明确心仪的专业范围,再根据分数和排名,按专业、城市、大学的顺序安排优先级。

二、不要啥都不了解,看到热门专业”就想报!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也激烈,如果成绩不够;好很容易就被千军万马挤落榜。考生应该综合考量自身情况和职业规划,可以冲“热门专业”,但也尽量要有“冷门专业”底,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三、对学校or专业”情况不能一脸懵!

目前,国内高校中有几百所独立学院,虽叫“**大学**学院”,大部分与该院校其实并无关联或相差甚远。

另外,部分虚假大学校名也很高大上,实标上是个“空壳子”,考生报考时需多了解院校办学历史、招生章和院校排名。同时,部分专业可能也存在“表里不一”的情况,应当全面了解培养计划和课程要求。


四、招生简章要细看,不然被“退档”会追悔莫及!

每年报考季,各大院校的招生简章都会公布在网上,考生一定要详细阅读心仪院校的院校简介和招生标准、录取规则,了解能否转专业、各专业往年分数线、培养目标以及校友就业去向等。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是否有限报条件,例如视力要求,以减小落榜的几率。

五、专业术语牢记,对规则不能抓瞎!

填报志愿时,考生会接触到很多术语,例如录取批次、征集志愿、投档线和省控线、专业级差、滑档和退档等,如果不深入了解,填写志愿时往往会很迷惑。


六、"冲”与“不冲

看运气,满满都是侥幸心理。填报志愿一般遵循“冲、稳、保”的模式,“冲”高分院校、“稳”妥选择与成绩同一水平的院校,“保”分数要求较低的院校。如果对专业没有过多要求,可以尝试冲,建议服从调剂,避免因分数不够被滑档。另外,可根据大小年现象,合理预估今年专业录取分数线。

七、"平行志愿”无风险,可以随意填写?

平行志愿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虽然志愿平等,但在检索录取过程中有先后顺序,考生若过了第一志愿院校投档线,且分数达到专业要求,则录取结束;若分数下到专业要求,又不服从调剂,则考生被“退档”。因此建议填报前先模拟,确保了解规则;填报时要有梯度,根据喜好和分数,将院校和专业合一排序,尽量将表格填满建议选择服从调剂。

八、征集志愿要注意,不然会导致“无校可读”!

志愿填完了,但录取还没结束。每年都会有考生因填报失误而被“滑档”或“退档”,这种情况下不要轻易放弃,还有“征集志愿”的机会。若部分院校个别专业没有录满,一般会从落选考生中“补录”,建议在批次线分数附近或填报失误的考生,多关注院校相关公告,确保“有校可读”!

这些是我最近掌握的资料,后续继续深入,继续和大家交流志愿填报的信息。

下面做个小调查:



以上,完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