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四十六《苏辛词说》《汉宫春.立春》

 健儿哥读书笔记 2022-02-25
春已归来,
看美人头上,
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
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
料今宵、
梦到西园。
浑未办、
黄柑荐酒,
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
便薰梅染柳,
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
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
问何人、
会解连环。
生怕见、
花开花落,
朝来塞雁先还。

      辛弃疾的这首词,并不常见,所以先简单解释两句。

     春天来了,还有些寒冷,我连立春应景儿的酒菜(黄柑酒;五辛盘,就是葱、蒜、韭等五味辛辣的菜,取它的谐音“新”,有迎新之意)都没有置办。东风给万物带来生机——“熏梅染柳”这个词用的极棒,“熏香了梅花,染绿了柳树”,拟人,还拟的熏香染画的高雅之士。但是东风也带走了又一年的岁月,“闲事又来镜里,转变朱颜”和李煜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个意思。通篇还是南宋词人的“通病”——怀念故国。

       科普完了,就听顾先生往深里讲讲。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

        顾先生说,这36个字,体现了辛弃疾最大的特点——“健”字诀。逐句换意,而又相互连贯,如同武术高手,上身行云流水眼花缭乱,下盘却是扎的极稳,矫若游龙。你看东风“笑”“熏”“染”,忙的不得闲,喧闹美好的东风,反衬稼轩自己不知不觉年华逝去。而稼轩自己并不是感叹青春易老,而是看第三句——没人能扛起抗金大旗,无法“解”辛弃疾的报国心结。由景到情,并不是一泻千里,而是起承转合,闪展腾挪,游刃有余,所以得一“健”字。

      而再细品,词的开头两句,也很有意思。“看”字既有“观赏”的意思,更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美人头上的春幡。看吧,美人头上不是金簪子、玉步摇,而是剪成燕子形状的翩翩彩绸,就算还有“余寒”,就算花未开,柳未绿,人们心目中的春天已经归来,这“春”是“立”的矫健挺拔,岿然不动!

        只是辛老子这春立的太辛苦太愁怨了些,我还是最喜欢韩愈的《春雪》,可爱到想把“雪”抱起来亲亲。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