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忍卒读”你用对了吗?

 杏坛归客 2022-02-25

翻阅报刊,我们经常会遇到成语“不忍卒读”的情况,如:

(1)许多小说家的观念、构思、叙述、描写都不讲逻辑,或者“逻辑性”不够,以致小说写得语无伦次,令人不忍卒读。(《光明日报》2020年4月1日)
(2)本书出现的疏漏则让人不忍卒读,如明代部分论述竟陵派,虽提及了麻城刘侗所著《帝京景物略》为竟陵派的典范之作,却吝于文字,不再多说。(《中华读书报》2016年7月20日)
(3)然而当下学界,文风晦涩问题突出。拗口难懂的学术文章不仅使普通大众敬而远之,甚至令同行学者“不忍卒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3日)

据笔者所见,“不忍卒读”最早出自清代

如顾贞观《纳兰词·词评》:“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又如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

本义是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令人不忍心读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如下:

【不忍】心里忍受不了:于心~|~释手|~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不忍卒读”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只取“不忍心读完”义,而忽略其“形容文章悲惨动人”的理性内核意义,并进一步扩大引申指“质量拙劣、文辞粗糙、文理不通、错误百出”等。因此,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不忍卒读”的来龙去脉,使用时一定要谨慎。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1年11月17日文章《“不忍卒读”指文辞悲切》;作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教授/刘冬青、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程师/朱家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