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敢于孤独的勇气 (读书笔记)

 迈旅 2022-02-25

敢于孤独的勇气

周国平

60个想法

◆ 插图

>>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 当一个人的灵魂对于人生产生根本性的疑问时,他就会走向哲学。

>> 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 幸福的哲学

>> ,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 幸福的悖论

>> 一个人唯有经历过磨难,对人生有了深刻的体验,灵魂才会变得丰富,而这正是幸福的最重要源泉。

◆ 最高的物质幸福

>> “和平是人类社会最高的物质幸福,就像健康是个人最高的物质幸福一样。”

>> 在一个时刻遭受战争和恐怖主义的威胁的世界上,经济再发达又有什么用?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机能被彻底毁坏了,钱再多又有什么用?

>> 我在物质上的最高奢望就是,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上,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过一种小康的日子。

◆ 可持续的快乐

养成读书习惯也可以,或者旅行的习惯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它可以帮助你学会享受孤独,在孤独中与自己谈心。

◆ 财富和幸福

>> 人生应该力求两个简单:物质生活的简单和人际关系的简单。有了这两个简单,心灵就拥有了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宁静。

>> 幸福无非是生命和心灵的满足,而很少的物质就能使生命满足,再多的物质也不能使心灵满足。

◆ 第二章 认识你自己

>> 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

◆ 拥有“自我”

>> 要“认识你自己”“成为你自己”。

>> 人活在世上,应该活出自己的本色。

>> 一个人怎样才算拥有“自我”呢?我认为有两个可靠的标志。一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兴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实现“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个性,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二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那是他的精神上的坐标轴,使他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如果有,便表明他拥有“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灵魂,一个坚定的精神核心。

◆ 认识你自己

>>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古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喜欢引用来规劝世人。

>> 其一,人要有自知之明。

>> 其二,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人性的秘密,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人性。

>> 其三,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自我实现,真正成为自己。

◆ 我更愿意是我自己 ——答《青年心理》杂志

>> 最好的职业是有业无职,就是有事业,而无职务、职位、职称、职责之束缚,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 “己所欲,勿施于人”

>> 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纷争的确起于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趣味、观点、立场等。

>> 己所欲,勿施于人

◆ 精神栖身于茅屋

>>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

>> 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

>> 孔子的话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

◆ 心灵土壤

>> 如果你自己随波逐流,你就不要怨怪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了;如果你自己见利忘义,你就不要怨怪这是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了;如果你自己志大才疏,你就不要怨怪这是一个精神平庸的时代了;如果你的心灵一片荒芜,寸草不长,你就不要怨怪害鸟啄走了你的种子,毒日烤焦了你的幼苗了。

◆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 “我役物,而不役于物。”

◆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 一无所需最像神,所需越少越接近于神。”

>> 哲学就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真正的哲学家一直在练习死,训练自己在活着时就保持死的状态,所以最不怕死。

>> 法庭申辩时的一句话透露了苏格拉底的真实想法:“没有人知道死后的情形,大家却怕死,仿佛确知死是最坏境界。我本人绝不害怕和躲避好坏尚不知的境界甚于明知是坏的境界。”我们至少可以相信,他是怀着快乐的心情迎接死亡的。人们常把天鹅的绝唱解释为悲歌,他却说,它们是预见到另一个世界的幸福就要来临,所以唱出了生平最欢乐的歌。他的临终谈话正是一曲天鹅的绝唱。

◆ 享受生命本身

>> 有钱又有闲当然幸运,倘不能,退而求其次,我宁做有闲的穷人,不做有钱的忙人。我爱闲适胜于爱金钱。金钱终究是身外之物,闲适却使我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 如何花钱比如何挣钱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位高低。

>> 生活质量不只看享受,还要看承受苦难的勇气

>> 生活质量的要素:一、创造;二、享受;三、体验。

>> 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 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 人生贵在行胸臆

>> 生命的密度要比生命的长度更值得追求

>> 无论活多活少,谁都活在此刻,此刻之前的时间已经永远消逝,没有人能把它们抓在手中。所以,与其贪图活得长久,不如争取活得痛快。

>> 巴尔扎克小说里的于洛男爵,爱女色爱到财产名誉地位性命都可以不要,到头来穷困潦倒,却依然心满意足,这才配称好色,那些只揩油不肯做半点牺牲的偷香窃玉之辈是不够格的。

◆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先忙地上的事儿,再忙天上的事儿

>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

◆ 智慧的诞生

>> 人生的智慧就在于自觉限制对于外物的需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 “不要重视非必需的东西”。

>>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源;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端。

◆ 两性之间

男女都一样,不仅仅男人

或者说是部分男人和女人

>在男人心目中,那种既痴情又知趣的女人才是理想的情人。痴情,他得到了爱。知趣,他得到了自由。可见男人多么自私。

◆ 婚姻,为爱筑一个好巢

>> 对亲近者挑剔是一种本能,而警惕这种本能,做到对亲近者不挑剔,则是一种教养。

◆ 平常心

>> 一个人的实力未必表现为在名利山上攀登,真有实力的人还能支配自己的人生走向,适时地退出竞赛,省下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享受生命的乐趣。

◆ 简单生活

>> 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 有钱又有闲当然幸运,倘不能,退而求其次,我宁做有闲的穷人,不做有钱的忙人。我爱闲适胜于爱金钱。金钱终究是身外之物,闲适却使我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 如何花钱比如何挣钱更能见出一个人的品位高下。

◆ 阅读是精神生活

>> 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信仰是与心中的上帝交谈,借此积聚“天上的财富”。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三种交谈,而这三种交谈都是在独处中进行的。

>> 阅读是个人的精神生活,一个真正有阅读爱好和习惯的人,必定是自己选择适合于他的精神食粮,不会跟着媒体跑。这和是不是所谓“精英”毫无关系。你不是作为“精英”,但必须是作为“个人”,而不是作为“大众”,才能走进真正属于你的书籍世界。使

>> 阅读经典,就是在今天成为一个醒客,就是今天的醒客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醒客对话。

>> 书籍是人类经典文化的主要载体。电视和网络更多地着眼于当下,力求信息传播的新和快,不在乎文化的积淀。因此,一个人如果主要甚至仅仅看电视和上网,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他也许知道天下许多奇闻八卦,但这些与他的真实生活毫无关系,与他的精神成长更毫无关系。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根的,他对人类文化传统一无所知,本质上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希望今天的青少年不要成为没有文化的一代人。

>> 读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自我发现,知道自己原来还有这么一些好东西。

◆ 做一个终身读者

>> 千万不要追随媒体的宣传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倘若那样,你绝对成不了真正的读者,永远只是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而已。

>> 须知时尚和文明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受时尚支配的人仅仅生活在事物的表面,貌似前卫,本质上却是一个野蛮人,唯有扎根于人类精神文明土壤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文明人。

◆ 没有目的的旅行

>> 人活一世,不过是到天地间走一趟罢了。人生的终点是死,死总不该是人生的目的。人生原本就是一趟没有目的的旅行。

◆ 记住回家的路

>>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