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子后代名人盘点,食疗鼻祖孟诜开创孟余堂

 食疗方集萃 2022-02-25

在历史上,孟姓的祖先是庆父。庆父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一带,后来逐渐迁移到河南河北一带。庆父死后,孟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后裔中出现了一个千古圣人,即庆父的第十二代孙孟轲,也就是孟子,所以孟子年轻时总是自称为鲁国的贵族,但实际上到孟子这一代已经是庶民,不然怎么会有“孟母三迁”的历史典故呢?孟母为了让孟子成才,多次搬家,最终把孟子培育成了伟大的圣贤。

孟氏族谱/孟子后代/孟诜/孟余堂/孟余堂松元集/孟氏中医/九香平

孟子的伟大成就不必多说,毕竟我们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受到孟子思想的影响,比如仁、义、善就是孟子学说的核心,至今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因此孟子也被称之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而我们中国古代封建思想文化的精神也就是“孔孟之道”。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学说,其言论收录于《孟子》,不仅成为了古代封建统治者的必读之书,其中的“仁政”思想也影响至今,并且在我们的中学语文课上还要学孟子的思想,比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等等。孟子后裔中没出过一个奸臣盗贼,也可见教育的重要性。

孟子三个有名的后代:

一、孟子30世孙孟诜(shen)

公元621~713年,河南汝州人。曾任同州刺史,同时还是唐代著名药医学家,开创“孟余堂”延续至今。开元初年去世,享年九十三岁。

孟诜的著作《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汇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营养学相一致,为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世誉为世界食疗学的鼻祖。 孟诜(shēn)生平尤其重视各类食药禁忌。晚年因治愈唐睿宗李旦旧疾,睿宗赐孟诜中医膳食养生堂号“孟余堂”,传承至今已经入选河南省和汝州市两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孟子32世孙孟浩然

公元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三、孟子34世孙孟郊

公元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人(一说洛阳人 ),唐代著名诗人。祖先世居洛阳,少时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经过宋元和明清,一直到现在,孟子的后裔不仅遍及全国,有的甚至还在海外国家开枝散叶,他们既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宣扬了孟子的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