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如何从“研究问题”上下功夫

 王兆善 2022-02-25

鉴于“问题”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人的思维从问题开始,人类遇到问题(Problem),并希望能够解决,通过提出研究问题(Question),从而推动人类去思索问题的答案,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同时,“问题”被认为是跨学科研究的起点。“跨学科研究的起点,就是要搞清和解决人文社会科学是以学科的研究还是以问题的研究为起点。”在学位论文开题和答辩中,学生常常搞不清楚“问题”是什么,在“问题提出”部分居然没有“问题”,“研究问题”与“问题提出”之间也不知道是什么关系,存在着“无问题意识”“问题不知道如何表达”“问题含义不清”等严重“问题”。这不得不促使我们去探讨“问题”,需要对“问题”本身进行研究。

一、学位论文中“问题”

(P-Q)的内涵

1.中文语境中“问题”的含糊性直接导致了学术论文的“问题”的不确定性

在讨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对汉语语境中“问题”的内涵进行解释。在中文语境中,“问题”在古代汉语里是没有的,它是一个现代词,是指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②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③关键,重要之点;④事故或麻烦。受汉语解释的影响,研究中基本上以此解释来建构问题的。我们以几篇学术论文作为例子来说明。

[例一]在《论教学论基本问题》一文中,作者“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基本问题由'基本’与'问题’构成。'基本’主要有'根本的’与'主要的’两义。'问题’有多义,但从学术研究的层面上看,主要指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这个例子将《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中的释义进行了直接引用。我们可以称之为“问题”的“矛盾说”“疑难说”。

[例二]教育科研要以问题为导向。大学学者可以以学科为导向,但对于教育科研活动整体而言,要从一个个体变成整个科研组织的活动,变成国家活动,甚至国际化的活动,就一定是问题导向。问题把我们凝结在一起。提高质量、促进公平,这是国际上大家都避免不了的问题,所以大家互相学习。这不是个人问题。正因为有这些问题存在,国家、社会才花很多投入来解决这些问题。”这里的“问题”是指什么“问题”?显然是指“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我们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词典》中“关键、重要之点”的解释中的“问题”“要点说”“关键说”。

[例三]“对于跨学科研究,我们应当厘清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是跨学科研究的起点问题。即,究竟是以学科的研究为起点还是以问题的研究为起点?学科不断朝着深化和细化的方向发展,其系统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强,而问题的研究则是按照社会现实的要求设定,以问题本身的需要来组织不同学科的学者开展研究,具有极为广泛的学科的综合性。强调跨学科研究,就是要强调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问题研究是社会的需要,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方向和价值所在。第二是跨学科研究的过程形式问题。第三是研究者的个人禀赋问题。”这段话中的“问题”没有办法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对号入座。看来,在学术界,对“问题”的使用就对象上不尽一致。

上述三篇论文中的“问题”所包含的意思各不相同,这表明了“问题”在学术论文写作中的不明确性。这也源于《现代汉语词典》对“问题”的四种解释的模糊性,也导致了人们使用“问题”时无法让我们明确“问题”的实质,相反让我们在理解时很容易混淆,这四种解释相互之间没有逻辑关系,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来看,同一个词存在完全不同的含义,这是不可思议的,为此,我们急需澄清“问题”的确切涵义。

2.在中、英文语境比较中澄清“问题”的不同类型

在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澄清的背景下,我们不妨利用中文语境的“问题”与英文语境中的“问题”在概念上的对应关系来理解。在英文语境中,与中文对应的“问题”概念有三个单词,一是issue,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中issue是指a problem or subject that people discuss,中文翻译过来是“问题”“议题”,如移民议题(the immigration issue),敏感议题(a sensitive issue);二是problem,在辞典中是这样解释的:a situation that causes difficulties,中文翻译过来是“问题”“难题”“困难”,如problem child,problem family,其实在实际表达中还会以“不足”“缺乏”“没有”等含义来意指“问题”;三是question,在辞典中解释为:a sentence or phrase that asks for information,中文为“问题”,但也解释为subject/problem,即议题/难题,以及doubt,即疑问,还有询问,盘问,审问等含义。英文三个概念使用的动词分别是discuss,solve和ask/answer,看来可以肯定的是,issue在使用时既包括problem,也包含question,它们三者在存在的状态上是不同的,issue只是议论状态,problem一定是行动状态,但question与它们完全不在一个逻辑上,当它以“问题”存在时是以问号形式来显示的,因此会与what, why, how等连用, 即以问句形式存在。因此我们可以区分的是,issue或problem是客观存在的,而question是主观存在的,issue既可是problem的,也可是question的,它表现为公共场合议论的话题,因此它是议题,如《影响未来的五大议题》,它们是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社会稳定与政治民主、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中国模式和普遍价值。

其实,在许多情况下,既不是problem,又不是question,它仅仅是issue,是议题而已。也就是说question是人们头脑中的思维,因此在认知心理学中,思维的高级形态是语言、问题解决、创造性和智力,但问题解决是指“answer the question”,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认知心理学教材中通常是“problem solving”,是指“直接指向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思维。它包括答案的形成和在可能答案中进行选择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就是指在信息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任何一个'问题’,都是由'给定’'目标’和'障碍’这三个成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我认为用problem不如用question,因为question才是人们主观的,是以问号形式存在的,其实下面这个例子也表明了我的这个观点,“一条狗脖子上绑着六英尺长的绳子,离它十英尺远的地方有一盘水。狗如何到达盘边?”显然,在这个例子中是以“how”来提问的。在问题解决前首先要提出问题,因此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problem是需要人们发现的,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属于认知状态的。从两者的意思中可以看到,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但又是有区别的,question主要解决problem。

当然,在社会建构论看来,“'问题’并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事实存于世间,而是我们构建了具有好坏之分的世界,将任何挡在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面前的事物都视作'问题’。如果可以修改这个对话,所有我们构建成'问题’的,也都可以重构成'机会’。”实际上就是problem和question的转化。

因此,我们可以把汉语的“问题”理解为三层意思,一是议题,相对于英语的issue,主要是“议题”;二是给人类(社会、自然、人自身)带来消极影响的“难题、困难、困境、麻烦、不足、缺乏、没有”的情境,对应英文的problem;三是基于problem提出的疑问question,通常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即“是什么、为什么、如何、怎样”。我把这些疑问划分为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问题”其实具有两种根本不同的类型,即英语中的problem(简称P)和question(简称Q),形成P-Q模式。学位论文也是基于两类问题开展写作的。

二、学位论文中的 “问题”

(P-Q)的类型

基于对学位论文“问题”内涵的认识,我们接下来讨论学位论文研究的“问题”类型。针对问题类型,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首先从中英文语境中对“问题”的对应关系的阐释来看,“所谓问题,则是建立在某种假定之上的、以特定概念为构件的特定理论的提出的在某一现象范围内尚未得到适当解释的现象或疑惑。”有此问题的类型常常与课题(project)、议题(issue)、选题或题目(topic)、难题(problem)、问题(question)来理解,也有学者“依照不同认知层次,也可以有不同的问题类型,如记忆的问题、理解的问题、运用的问题,分析的问题、评价的问题与创造的问题。”还有学者对“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的五“何”问题进行了分类。有的研究方法的教科书把问题的类型分为“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答案的问题”“永恒的问题”“新的问题”“个人兴趣指向的问题”“工作中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分类值得商榷,首先它不是“问题本身”,没有回答“问题”是什么,只是在“问题” 前面增加了限定范围;其次,不能满足分类的基本原则,即类之间的不重复和交叉性,类是并列逻辑的关系,因此以上分类之间是相互重合的;第三,上述每一种问题都可以走向无限,这不符合概念边界要求。

本文把问题区分P和Q两类,P是客观性的,是存在于客观事实中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而Q是主观性的,它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是由人的认识水平决定的;但它们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Q是由主体对于P的认识而提出的解决方向。P是被发现的,发现问题是一种技能。

1.学位论文首先要有问题类型P

从逻辑上说,任何一篇学位论文首先应该确定问题P,没有问题P任何研究都是没有意义的。但有关问题P的理解,在学科领域上其含义有些不同。在认知心理学上通常是“难题”。“日常的研究通常不是从空想一个题目开始,而是从解决一个碰巧遇到的实际难题(practical problem)开始,而这个难题如果未解决则意味着麻烦。”这里还需要处理难题与问题的关系,当解决方案尚未明朗之前,你会提出一些问题,希望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助于解决原先的难题。当然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必须提出研究难题(research problem),在解决实践难题之前必须理解的难题。研究难题经常始于实际难题,但解决了研究难题并不必然解决实际难题。如可以知道“为什么成本会增加”这个研究问题(Q)的答案,但对“我们如何改进培训”这类实际难题可能百思不得其解。关键是研究难题它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研究难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就没什么研究可以做的了。”

那么什么是问题呢?或者什么是难题呢?难题的基本结构:①一个处境或情景;②该情景会导致令人不悦的后果,而这样的损失(costs)是你不想承担的。这就意味着实际难题的情景是其所造成的损失会让你(或某人)感到不悦的任何状态;研究难题的情景总是对事物不知道或不了解的某种描述。因此,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P是指给人类自身带来消极影响的困难、麻烦、困境、不足、缺乏、没有、难题等。我们以政府的工作报告为例,问题就非常清楚了。“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

2.学位论文必须解决问题类型Q

在确定了问题P以后,任何学位论文的研究都需要设计问题Q。问题Q在研究中体现在两个部分,一个是研究缘起或背景有时会在“问题提出”部分,这里问题既是P,又是Q;另一个在研究设计中,它叫“研究问题(Q)”,常常以三个基本研究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如何”构成。

学位论文研究问题的类型是所有教育研究方法的学者都需要关注的,但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价值观不同,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斯威尔把研究问题划分为三类,它们是一般化问题(generic questions)和具体化问题(particularistic questions)、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变量问题和过程问题。也有方法研究学者认为,“大量的教育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相互关联的三类形式:描述性问题——正在发生什么?因果性问题——是否有系统性的作用?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或怎么发生的?”但我们把问题基本上分为三类,即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通俗地说,在研究中时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怎么办”的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是以问号的方式表述的。研究者应该以有助于实现实践目的的方式提出研究问题,而不应该把这些研究的目的隐藏在研究问题本身中。并且研究问题必须是通过研究能够得到解答的问题,研究必须是真正可以实施的。“如果提出一个没有哪个研究能够回答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无论是因为无法获得回答问题的资料,还是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严重的效度威胁。”

学位论文研究问题Q是需要逻辑建构的,尤其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它直接决定了学位论文的逻辑结构。如果“是什么”的研究问题涉及到“内含(含义、内涵)是什么?类型(种类、范畴)有哪些?每一类型有什么特征(特点)?每一范畴具有哪些功能(价值、意义、作用)(对于解决P具有什么作用或意义)”,那么“为什么”的研究问题要基于“是什么”来提问,如“为什么会有这些类型?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为什么会有这些功能?”关于“如何”的研究问题应该是基于“是什么”和“为什么”来提问,如“如何形成这些类型?如何体现这些特征?如何实现这些功能?”学位论文研究不一定要解决P,但必须解决Q。

三、学位论文“问题”

(P-Q)和写作的关联性

在学位论文研究和写作中,问题会与研究选题、研究的概念或理论、研究内容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问题阐述是学位论文研究的需要,因为问题研究和学科研究是研究边界确定的依据,既可以选择问题研究,也可以选择学科研究,但问题研究可以扩大和推进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因为问题研究具有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征。

1.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和写作选题的关系

学位论文写作选题与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紧密联系。学位论文的“问题提出”首先是基于选题来建构的。不同的学位论文选题会有不同的研究问题,不同类型的研究选题会有不同类型的研究问题,例如“整合学校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研究”,以这个选题来提出的研究问题可以表述为“什么是学校资源?什么是办学效益?为什么要整合学校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如何整合学校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显然,研究问题包括了“是什么”“为什么”“如何”。任何一篇学位论文都要根据写作选题来提出这些研究问题。

其实,研究问题被许多科学家所看重,在他们看来,科学研究取得成功不在于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于他们选择有重大意义的课题的能力。“提出一个问题通常比解决这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数学或实验技巧。而提出新问题、发现新可能性或以新的视角看待旧问题,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段话是爱因斯坦说的,它表明,提出一个重大课题与提出这个重大课题的研究问题是一样的,它们之间是密切联系的,甚至可以说,课题决定于提出的问题。同样,研究选题与基于这个选题而提出的研究问题同样重要,进一步说,学位论文要基于学位论文研究选题提出研究问题。

2.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与写作内容之间的关系

problems, topics和issues构成了研究的内容。研究变化是因为问题而发生的,例如在心理学领域,许多核心问题是由学习的基础心理学过程确定的,如记忆、迁移、问题解决等。当前,教育研究的问题开始延伸到教育实践议题,扩展到教育政策议题。因此有关教育研究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它是关于什么的?它问(ask)了什么问题?它解决(address)了什么问题?

在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写作中,首先要表述的是“问题的提出”,也就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德里达在谈到“本体论”问题时,认为本体论始于“这是什么”这种方式的提问,但他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方法,但反对的策略则是“回溯到源头去”,他主张的追溯就是“提问(questioning)”,“提问看上去只是疑问而无所肯定,其实,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在提问中,所要问的问题的方向就已经确定了。这其中就有着yes”。因此在论文开题报告中,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肯定,提问者只是对它进行论证而已。

这就涉及到常规科学研究,包括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研究,都需要在P-Q模式下开展,但在撰写研究项目开题报告或研究报告时候,我们需要区分“问题提出”和“研究问题”。“问题提出”是在研究项目开题报告撰写中的第一步,通常在序言或前言中,它包括P和Q,而“研究问题”是在问题提出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梳理后确定的“研究问题”,即Q,它既是“问题提出”中的Q的延续,又是其深化或细化。

3.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和写作的逻辑关系

学位论文写作具有研究方法的特征,我们可以提出“基于不同研究方法的学位论文写作”的命题,此命题表明,学位论文写作依赖于研究方法的使用而呈现出学位论文结构、逻辑和形态的不同,但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是紧密联系的,解决不同的研究问题,其研究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决定了学位论文写作的逻辑。当然研究问题也直接决定学位论文的逻辑结构,以“是什么、为什么、如何”三个研究问题作为学位论文写作的逻辑建构,那么可以表述为“内涵”“价值”“功能”三部分。对于学位论文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紧紧围绕研究问题来写作是一种基本的学术写作思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