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迪迪”一下,无所遁形!南京市中医院新一代数字PCR技术助力感染精准诊断!

 Cheximing 2022-02-25

看了题目大家一定会问,“迪迪”是什么? 其实“迪迪”是我们对新一代数字PCR(DDPCR)设备的爱称。

图片

      2021年的岁末年关,血液科的一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突发寒战高热,热峰39.4℃,先后予以使用比阿培南、利奈唑胺、伏立康唑等高档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仍反复高热,退热药效果不佳。血液科联系了感染科岳巧艳副主任医师会诊,岳主任仔细询问病史,详细查看患者,结合已有检查,考虑感染性发热,脓毒血症可能性大,虽然已经送检了血培养检测,但结果未知,抗生素也已使用至顶级,应该如何调整呢?

      “赶紧给这个病人迪迪一下吧!”

      4小时后,DDPCR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阳性,序列数542,同时KPC耐药基因阳性,岳主任根据“迪迪”结果指引,立即更换抗生素为多粘菌素联合方案,果然2天后患者体温呈明显下降趋势,逐渐好转,2天后血培养结果也回报为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与迪迪结果如出一辙。

图片
在这次细菌歼灭战中,我们的“迪迪”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迅速准确地为医生提供了感染的病原体,同时还给出了病原体耐药的信息,可谓“快准狠”。
图片

大家都知道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治疗时间短(延迟治疗1小时,死亡率增加7.6%;延迟治疗6小时,死亡率增加58%)。而目前的检测方法存在局限性:①阳性检出率较低(国内平均<10%);②报告周期长(1-5天,平均2-3天);③采血量多(平均4管,采血40ml);④通常只检出单一菌种,且易污染。

综上,脓毒症诊断三大痛点:

图片

那么“迪迪”究竟能覆盖哪些病原体呢?目前已建立的体系可以覆盖Chinet耐药监测数据血流感染最常见的细菌、真菌共16类病原体,同时包含3类多重耐药基因的数据信息。

图片

      目前南京市中医院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微生物与感染网络实验室核心单位,南京市中西医结合疫病研究中心正开展多项感染相关研究,目前DDPCR在脓毒症的应用研究已纳入42例脓毒症疑似血流感染的患者,临床样本的ddPCR vs 血培养比较,结果显示:

图片

                                                     未发表研究数据        

欢迎符合脓毒症疑似血流感染的患者(重点病种:如坏死性筋膜炎、严重肛周脓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细菌性肝脓肿、肾盂肾炎、肾脓肿、盆腔脓肿、褥疮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骨髓炎和各类术后高热疑似血流感染者等),第一时间和我们联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