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吞食”250亿利润,阿里还不放弃大文娱?

 文娱价值官 2022-02-25

撰 文丨张   远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2月24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22财年第三季度(2021年10月至12月)业绩报告。由于股价在2021年缩水一半,所以这份财报格外引起关注,被视为阿里2022年发展状况的一个“风向标”。


然而,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250多亿的商誉减值让阿里的净利一下子跌去了75%,戴上了“增收减利”的魔咒。连年亏损、节节败退的大文娱板块给阿里敲响了最严厉的一次警钟,是痛下决心壮士断腕的时候了。

阿里的“利润黑洞”

阿里最新财报虽然营收同比增长10%,净利润却同比大跌75%,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如果进一步追问阿里何以会净利润大降,就会发现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251.41亿元的商誉减值是主要原因。

按照阿里巴巴的说法,“该减值反映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的若干报告单位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公允价值。”而商誉减值恰好也是近年来上市影视传媒公司业绩变动的重要原因——当影视产品的对赌业绩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时,母公司就要对商誉进行计提减值,最终计入当期损益之中,进而对净利产生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虽然第三财季优酷日均订阅人数增长14%,阿里影业参与了超过 70% 的中国主要票房电影的制作和发行,但数字媒体和娱乐收入几乎处于原地踏步,仍然贡献了21.39亿的亏损。

这份新鲜出炉的财报再次说明:大文娱板块已经成为阿里的一个“利润黑洞”,在苦熬九年之后不仅一步步走向溃退,还在疯狂蚕食集团的利润。这份财报也将阿里目前的困境暴露无遗:在主营电商业务腹背受敌的同时,多元化扩张并未能撑起估值,云和金融业务受制于政策风向,to B业务依附于宏观经济环境,以至于投资人很难看到看到股价上扬的转折点。

在阿里整体的严峻形势之下,文娱板块已经不再只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是在大刀阔斧的战线收缩中首当其冲的对象。问题在于,坊间对于阿里大文娱板块的唱衰早已非止一日(比如,2020年5月兴就曾在饭否上发帖表示,阿里放弃大文娱已经是一件可以开始倒计时的事情),为何阿里仍然深陷其中而不是抽身而去?

被“降级”之后,

优酷何去何从?

在接手阿里大文娱之后首次媒体采访中,当被追问大文娱对于阿里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时,樊路远曾表示大文娱的使命就是“通过文娱产业放大阿里商业体系的影响力,让后者得到升值,以及获得更多的品牌影响力。”

他举的例子是在优酷的美食综艺中植入盒马生鲜,让优酷的影视演员去为阿里体系的商家代言。从这些略显牵强的业务合作,我们也能看出阿里对于大文娱的战略价值仍然不甚清晰。

这或许也是为何阿里大文娱在五年时间内“轮换了三任总裁、十位核心高管,更换了三次战略思路,职业经理人、阿里元老、新生代干将来了又走,他们永不放弃、永远在试错,但这条路似乎怎么都走不通”(晚点LatePost《谁能拯救阿里大文娱》)的原因。

如一些阿里的投资人所说:阿里的文娱业务一直都是在自娱自乐,从未真正融入到集团的战略体系之中,更谈不上业务协同与影响力提升了。阿里为了把淘票票扶上行业第一的位置,在短短15个月时间就烧掉了32亿元,然而在线票务市场的“双寡头”却迟迟等不来盈利的曙光,反而受困于上游供给的瓶颈。

2022年春节档票房成绩出炉之后,猫眼和阿里影业的股价均遭遇重挫。两家内忧不断的同时,还要面临抖音从票务、出品、宣发等领域的全方位“入侵”,毕竟影视与短视频有着天然的协同联动优势。影视业务与阿里其他业务之间却并无这样的强耦合,持续性的投入从集团层面来看并无意义。

去年春节档,《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三部大热电影为阿里影业带来了14.25亿元的收入。然而,今年这样的好运气没有重现,包括《四海》在内的几部主投影片票房都不甚理想,这说明了阿里影业所主打的“影视产业新基础设施”无法消除不确定性,如同“大数据玄学”一样徒有其表,尤其是在影片传播和口碑发酵阵地转移到了短视频、社交平台的情况下。

至于优酷,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优酷为什么越来越……》中所分析的,在B站和芒果TV的追赶之下,正在掉出长视频赛道的第一梯队,这样一场看不见尽头的“无限战争”我们也看不出阿里为何要坚持下去。


1月19日,优酷发生股东信息变更,阿里巴巴文化娱乐有限公司从股东中退出,改为由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100%持股。用网友的话来说,“阿里文娱的这一番操作,只不过是左手换右手,从直接持股改为间接持股,把优酷从'儿子辈’降到了'孙子辈’。”也有业内人士分析,优酷变换控股主体,是在为资本运作或引入股东做准备。

2月21日,阿里文娱又全资入股大麦网,优酷退出股东,这一系列内部资本动作都意味着阿里文娱正在梳理“剪不断,理还乱”的业务线,而优酷被“剥离”应该为时不远了

字节大文娱之路

也不好走

如果我们联想到2月10日腾讯影业的调整,就不难看出影视公司估值大幅跳水、娱乐行业监管持续落地背景之下,互联网巨头整齐划一的收缩动作。

在这次调整中,腾讯影业的主体部分将从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被调整进入CDG(企业发展事业群),这意味着腾讯影业正在从腾讯的“泛文娱”战略中退出,重点聚焦时代旋律作品开发,“不以赚钱为第一目标”。代替腾讯影业则是阅文集团和新丽传媒。


在腾讯的“新文创”战略中,阅文集团、腾讯动漫作为上游的IP资源池,新丽传媒作为内容制作公司,腾讯视频作为下游的流媒体平台,已经实现了一条内部的闭环产业链,且与腾讯的社交体系紧密相连,已经不再需要腾讯影业在外部进行高风险的影视投资。

相比之下,阿里大文娱则从来没有在内部形成这样一条“IP-内容-平台”链条,影业、在线视频、音乐、游戏等板块各自为战,也都各自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节节败退。如果说腾讯影业的战略淡出是完成了历史使命,那么阿里大文娱的步步撤退则是对现实的确认。

对于正在积极拓展文娱版图的字节跳动来说,阿里大文娱的困局可以视为前车之鉴。虽然小说、音乐、游戏、漫画、票务等业务都已布局,但离连点成线的IP闭环仍相去甚远,且严重依赖抖音这个单一流量平台。一旦战线拉得过长,在各自领域深陷鏖战泥潭,将又是一个个的“利润黑洞”。曾重金投入抢夺影视版权和内容创作者,却依然未能突围成功的西瓜视频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阿里大文娱刚起步时,马云说曾说过,给阿里大文娱11年时间发展,期间不考虑赚钱,虽然时限还没到,但留给它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

【原创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