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趋势,十四五规划(2022-2025年)下的中国经济与商业趋势洞察

 前瞻商业洞察 2022-02-25

2022年,随着各国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和经济内生性动能的修复,全球经济增长扩张态势有望延续,预计全球实际GDP增速将由2021年的5.7%小幅放缓至4.5%,逐步向趋势增长水平回归,全球经济状况增速仍低于预期。


主要是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广泛传播和各国重新采取措施限制人员流动,以及在能源价格上涨和供应链中断的影响下,通货膨胀上升幅度和波及范围均超出了预期。

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楼

2022年,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1年的5.9%下降至2022年的4.4%。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8%。

其中,发达经济体2022年经济增长3.9%,2023年将增长2.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2022年预计增长4.8%,2023年将增长4.7%。

主要经济体中,美国经济2022年增长4%,2023年将增长2.6%;欧元区经济2022年经济增长3.9%,2023年将增长2.5%;中国经济2022年增长4.8%,2023年将增长5.2%。


全球经济要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至少要在2022年后,但前提是全球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图:全球经济

虽然中国经济未来两年经济增长较快,但不可否认的是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比如“二产偏热、三产偏冷”,“消费偏弱、出口偏强”,“PPI持续走高、CPI偏低运行”等等。


好在这些因素并没有动摇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逻辑。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以及中国宏观政策更加灵活、精准的实施,中国经济还将有望继续复苏,其动能也将由外需拉动向内需驱动转换。

此外,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中也表明中国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在5.3%左右,2020-2022年三年平均增长5.2%,略高于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

图:经济蓝皮书


主要经济体产能将逐步得到修复,中国出口替代效应将有所减弱。同时,2022年物价将会呈现总体温和上涨态势,PPI涨幅下降,CPI涨幅提高,两者的剪刀差将会明显缩小。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则是预测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在5.5%左右,CPI增长1.8%,PPI增长3.9%,GDP平减指数增长3.2%,消费增长6.5%,投资增长5.1%,出口增长11.3%,进口增长11.8%,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USD)将在6.4附近宽幅双向波动。
考虑到“双碳”目标严格执行、房地产税的实施、有效竞争推进、民营企业违约风险上升等因素,课题组作出了6种不同情景的预测,分别为5.4%、5.2%、4.5%、5.8%、5.9%、6.1%。

世界银行对中国2022年经济增长预测是5.4%左右。根据最新世界银行最新发表《中国经济简报》来看。


随着中国经济活动继续正常化进行,中国的复苏范围将会逐步扩大,特别是随着低基数效应逐渐消减,经济回归趋势增速,2022年中国经济将实现5.4%的增长。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渣打银行和高盛经济研究团队对中国2022年经济增长也分别做了预测。其中渣打银行预测中国经济在2022年将实现5.3%的增长;

高盛经济研究团队则是预测2022年中国GDP增长4.8%左右。综合各项指数来看,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在5.4%左右会更趋向合理。
 

图:二手资料整理

从整个“十四五”规划期间的经济增长来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论文《“十四五”期间我国潜在产出和增长动力的测算研究》通过生产函数法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速进行测算,得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潜在产出增速约处于5.1%-5.7%的区间,总体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
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也指出,我国“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图:中国人民银行大厦

要实现该目标,就要求未来5年GDP的实际增速年均达到4.78%。 考虑到未来经济增速可能逐渐归于平稳,对应2020-2025年的增速要求则为达到5.0%-5.5%左右。
随着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持续修复,中国2022年经济增速或将逐步恢复至5.0%-5.5%的区间,2023年经济增长将达到5.5%,2024年经济增长将达到5.3%,2025年实现5.1%的经济增长。

图:中国人民银行对我国经济潜在增速的评估


要实现这样的经济增速,“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业、新型城镇化、智慧农业、健康养老、生物制造、绿色经济”等一大批产业未来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具体如下:

增长力量一: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取、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也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图:数字经济概念图

一直以来,数字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贡献率都在不断增长。2014-2019年这6年间,数字经济每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50%以上。其中2019年贡献尤为突出,一度达到67.7%。
特别自2020年以来,我国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数字经济更是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明显高于三大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数据来源:CAICT 中国信通院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仅为13.8万亿元, 到了2020年,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已经发展到了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也由最先的16.2%增长为39.2%。仅5年之间,数据经济规模就增长了16.6万亿元。

 

数据来源:CAICT 中国信通院


到2025年,数字经济还将有望增长15.2万亿元,累计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60万亿;到2030年,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将会达到77%,超过153万亿人民币的GDP贡献将来自于数字经济。
 
同时,根据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来看。2025年,我国的数字经济将会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也将由2020年的7.8%提升到10%。

如果假定2025年GDP总量为130万亿,那意味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达13万亿元,而在2020年时这一数据仅为7.8万亿元左右。 

 数字来源: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报告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等数字化融合场景的持续“化学反应”,由数字经济所引领的数字化变革,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最不可逆的产业和经济发展趋势。


而在《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我国要重点发展数字经济。

1.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全面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


图:人工智能


2.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3.鼓励企业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可见,数字经济在我国“十四五”规划期间将会迎来一个全面的发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01

云计算

加快云操作系统迭代升级,推动超大规模分布式存储、弹性计算、数据虚拟隔离等技术创新,提高云安全水平。以混合云为重点培育行业解决方案、系统集成、运维管理等云服务产业。

02

大数据

推动大数据采集、清洗、存储、挖掘、分析、可视化算法等技术创新,培育数据采集、标注、存储、传输、管理、应用等全生命周期产业体系,完善大数据标准体系。

03

 物联网

推动传感器、网络切片、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创新,协同发展云服务与边缘计算服务,培育车联网、医疗物联网、家居物联网产业。

04

工业互联网

打造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标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工业软件研发应用,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建设。

05

区块链

推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区块链技术创新,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区块链服务平台和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应用方案,完善监管机制。

06

人工智能

建设重点行业人工智能数据集,发展算法推理训练场景,推进智能医疗装备、智能运载工具、智能识别系统等智能产品设计与制造,推动通用化和行业性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建设。

07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推动三维图形生成、动态环境建模、实时动作捕捉、快速渲染处理等技术创新,发展虚拟现实整机、感知交互、内容采集制作等设备和开发工具软件、行业解决方案。

此外,“要素市场体系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产业化水平、数字化公共服务和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等数字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也将全面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增长。

同1美元的非技术投资仅能推动GDP增加3美元,数字技术投资每增加一美元,便可撬动GDP增加20美元相比,数字经济也将更能推动我国经济未来增长。数字经济也必将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内,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力量和主导商业趋势。

 

增长力量二:高端制造


“十三五”期间,中国通过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淘汰、优化了部分落后产能产业,产能利用率得到了有限的回升,并在2016年二季度由73.1%地位逐步回升到了76.5%-78%区间。
尽管较多落后产能被淘汰,但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第二产业仍保持着合理的增长,2015-2019年年均增速实现了5.86%。

2019年,中国第二产业总产出实现38.6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实现26.9亿万元,中国继续保持着制造业大国的优势地位。

图:搜狐网

但与发达国家对比,中国制造业当前仍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效率低,利润少,“大而不强”依然是中国制造业发展当前的主要矛盾。
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在高端装备领域,中国80%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及先进集约化农业装备仍然依靠进口。
 
中国装备自给率虽然达到了85%,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与国外的技术差距至少在10年以上,在部分领域和关键技术上仍存在着薄弱环节。如:中国芯片、半导体行业、光刻机等总供35关键技术,还依赖从国外进口。
而随着世界经济下滑压力的增大和逆全球化思想的抬头,发达国家也开始对我国开启了新一轮的技术封锁。
在这种背景下,突破“卡脖子”技术发展就成为我国制造业“十四五”期间发展的重点。
 

“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政府将加大对研发支持力度,研发支持GDP比重将从 “十三五”期间的2.23%提升到“十四五”3%。并进一步打通“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产学研”链条,实现科技与成果的实际转换,以实现对国外技术封锁的突破。


图:科技研究

此外在政策号召下,我国产业资本也将会加大对基础科学、普适技术的投入,来加快对新技术的落与应用,以推动我国高端制造业的整体向发展。 
特别是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国家更是明确提出了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计划。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也将成为我国《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重点发展项目。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科技前沿领域攻关项目

01

新一代人工智能

前沿基础理论突破,专用芯片研发,深度学习框架等开源算法平台构建,学习推理与决策、图像图形、语音视频、自然语言识别处理等领域创新。

02

量子信息

城域、城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研发,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和实用化量子模拟机研制,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突破。

03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重点装备和高纯靶材等关键材料研发,集成电路先进工艺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微机电系统(MEMS)等特色工艺突破,先进存储技术升级,碳化硅、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发展。

04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脑认知原理解析,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绘制,脑重大疾病机理与干预研究,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类脑计算与脑机融合技术研发。

05

基因与生物技术

基因组学研究应用,遗传细胞和遗传育种、合成生物、生物药等技术创新,创新疫苗、体外诊断、抗体药物等研发,农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等重大新品种创制,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06

临床医学与健康

癌症和心脑血管、呼吸、代谢性疾病等发病机制基础研究,主动健康干预技术研发,再生医学、微生物组、新型治疗等前沿技术研发,重大传染病、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07

深空深地深海和极地探测

宇宙起源与演化、透视地球等基础科学研究,火星环绕、小行星巡视等星际探测,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和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地球深部探测装备、深海运维保障和装备试验船、极地立体观监测平台和重型破冰船等研制,探月工程四期、蛟龙探海二期、雪龙探极二期建设。

除了突破“卡脖子”外,“锻长板”也是我国高端制造业在“十四五”规划期间重点发展事项。

 

目前,我国拥有着全球最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熟练的产业功能以及巨大的内需市场。在“十四五"期内,中国将通过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步伐,来充分发挥当前产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除继续巩固和提升“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船舶”等领域全产业链的竞争力外,我国还将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


图:中国高铁制造


并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来推动我国制造业的生态发展。
同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我国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将会从"十三五"规划的15%上升至17%。

除此外,智能制造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期间发展的重点,具体目标为:一是完成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二是实现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三是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基础能力建设。由此可见,高端制造业也将会成为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又一主要力量。

增长力量三:智慧农业

继“十三五”期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后,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这种号召下,随着国家对农村农业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增加科技创新在第一产业中的渗透率,将使得我国农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农村也将迎来产业转型的升级和农民收入的持续性增加。

 

图:智慧农业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前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已经呈现明显减少的态势。
2019年,我国第一产业酿酒行业从业人员是1.94亿人,约占总就业人口的25.0%,但数量上却仅为2015年的88.7%。
 

同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估算,在“十四五”期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202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保守估计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将在8000万以上,并且乡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25.3%,约为1.24亿人。

农村人口的减少以及老龄化趋势的上升,将使得“十四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进步减少。第一产业要想获得新发展的动能,就必须从生产效率上进行提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其次,虽然我国粮食虽然连年丰收,稻米、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达到100%,谷物自给率95%以上,但是棕榈油、橡胶、大豆等产品进口依存度仍在80%以上。

在粮食总量的平衡下,结构化的矛盾或将长期存在,中国需要以世界10左右的耕地,6左右的淡水资源,养育着世界近5/1的人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指出,到“十四五”末期,中国可能出现1.3万亿吨的产需缺口,谷物约在2500万吨。
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将是永恒的课题,生产效率提升和制度合理安排将成为有利确保中国粮食安全。
 
而要实现这点,除了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外,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农业生产效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也是提升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关键举措之一。 
 

图:我国重要粮食产区示意图


但好在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加速转移,也给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带来了一定的机遇。2020年10月,自然资源部明确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若干问题。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也会就相关土地制度改革将有所加速,并通过完善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省市农村,也将在2025年前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引领全国农村发展。
 

此外,国家也在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大生产建设,来提升第一产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效率。并在 《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农业机械化、现代种业”等领域建设工作,来加快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和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工程项目

01

高标准农田

新建高标准农田2.75亿亩,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6亿亩。实施东北地区1.4亿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

02

现代种业

建设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种质资源中期库圃,提升海南、甘肃、四川等国家级育制种基地水平,建设黑龙江大豆等区域性育制种基地。新建、改扩建国家畜禽和水产品种质资源库、保种场(区)、基因库,推进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建设。

03

农业机械化

创建300个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300个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推进农机深松整地和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

04

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提升动物疫病国家参考实验室和病原学监测区域中心设施条件,改善牧区动物防疫专用设施和基层动物疫苗冷藏设施,建设动物防疫指定通道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分级建设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中心和病虫害应急防治中心、农药风险监控中心。建设林草病虫害防治中心。

05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在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环境敏感区建设200个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继续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在水产养殖主产区推进养殖尾水治理。

06

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

建设30个全国性和70个区域性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提升田头市场仓储保鲜设施,改造畜禽定点屠宰加工厂冷链储藏和运输设施。

07

乡村基础设施

因地制宜推动自然村通硬化路,加强村组连通和村内道路建设,推进农村水源保护和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升级改造农村电网,提升农村宽带网络水平,强化运行管护。

08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有序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高海拔、寒冷、缺水地区的农村改厕。支持600个县整县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数字经济在我国第一产业中渗透率仍然整体偏低,以2020年数据来看,数字经济在第一产业中的渗透率仅为8.9%。
 
而农业生产具有的季节性、周期性以及重复性的特点,在实际中又与数据经济的发展理念具有较高的重合度,中国要想加大农村农业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必然加强数字经济在农业农村中的渗透率。
 
因此,预计在未来五年中,数据经济在我国第一产业中的渗透率将会有明显提升,加上人口的因素,智慧农业势必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又一个发展趋势,并成为推动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又一股主要力量。

增长力量四:新基建

2020 年,从中央密集部署,到资本市场热捧,“新基建”正式站上风口。相比传统的基建,“新基建”是立足于高新科技的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包括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图:特高压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新基建项目中,“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作为近几年最热的技术领域,毫无疑问的已经成为谈论最多的话题。

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再次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同时在《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都到新基建的具体发展方向和路线。


1.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

2.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扩容骨干网互联节点,新设一批国际通信出入口,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  

3.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

图:工业物联网

4.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E级和10E级超级计算中心。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

5.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

 

6.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等等。可见新基建已经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

目前我国已有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其中8 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
 
同时,在中国建立以“数字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线时,“新基建”的发展无论从短、中、长期来看都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 
 
短期上,新基建仍为基础设施投资扩容。在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在线课堂、远程护理、送药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崭露头角。

图:人工智能

而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其实本质上也都离不开 “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新基建发展和建设也能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赋能和稳增长的作用。 
 

中期上,新基建将起到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用,助力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地。

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新基建则可以通过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建设,改善国计民生,来缓解这一主要矛盾,提升我国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

 
长期上,无论从全国经济发展还是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也都离不开大规模的新基建建设。
在全国经济层面,中国经济将呈现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趋势。而“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即将来到“大创新时代”的风口。因此新基建可以为我国经济转向起到很好的赋能作用。

图:云计算概念图
区域经济层面,国家也在致力于建设多个城市群,推进城镇化进程,催生了对交通、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的需求,并拓宽新型基础设施的应用范围,来促进着整个经济的增长,新基建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新基建带来的直接投资和带动投资也高达30万亿元,会更加有效的促进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对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十四五”规划期内新基建直接投资与带动投资金额

领域

直接投资

带动投资

5G

根据目前4G基站建设数量及考虑5G基站覆盖能力,预计到2025年,我国5G基站建设数量约为500万座,按照移动5G基站招投标成本50万/座计算,直接投资将达2.5万亿元。

5G产业链涵盖广泛,5G基站基建将带动多类型终端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高清视频等行业应用市场规模快速上升,以及到2025年带动5G全产业链相关投资累计超过5万亿元。

特高压

根据国家电网数据,目前处于在建和待核准的特高压工程总共16条线路,预计总投资2577亿元。特高压投资周期2-3年,到2025年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带动装备制造、技术服务、建设安装等领域业绩增长,推动电力互联网、配电网等智能网络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带动相关投资累计超1.2万亿元。

人工智能

根据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高铁历程月3.5万公里,按照平均每年通车增加5000公里,每公里投资1.5亿元,预计2025年投资规模约4.5万亿元。

带动轨道、道路建设、电器电网、装备制造、轨交车辆及零部件等行业高速发展,推动城市群旅游、人才、民生等经济发展,预计到2025年,会带动相关投资累计超过5.7万亿元。

新能源充电桩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截止到2020年1月,公共类充电桩累计53.1万台,按照每年增长15万台,私人增长30万台计算。到2025年投资规模将达900亿元。

带动充电桩/充电站零部件快速发展,充电运营更趋合理化,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预计2025年,会带动相关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元。

大数据中心

根据《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7年底,我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为166万台,增速33.4%,到2022年将新增220万机架,以单位机架成本70万/架计算,预计新增投资1.5万亿元。

大数据中心为驱动力基础设置,将带动云计算、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预计2022年会带动相关投资超过3.5万亿元。

人工智能

 2019年我国AI芯片市场规模为122亿元,以45%平均增长速度计算,到2025年,AI芯片新增投资为1000亿元左右;机器视觉等传感器及AI带动云平台/数据服务/OS新增投资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投资约为2200亿元。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快速进步,促进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产业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工业互联网

按照2019年工业互联网6110亿规模以及13.3%的复合增速计算,预计2025年新增投资规模将超过6500亿元。

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赋能传统工业,想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预计2025年会带动相关投资超万亿元。

 

由此可见,新基建在我国“十四五”规划期间也将是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又一主要力量。

增长力量五:健康养老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稳增长,预计2021年-2030年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25%左右,预计达到3亿人口。 
 
同时《中国发展报告2020》也详细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趋势和挑战,并对我国老龄人口中长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我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以后,中国老龄化程度就在持续加深。2019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6亿,占总人口的12.6%。

图:老龄社会


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内,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将继续增长,65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2.1亿,占总人口比例约15%。

2035年和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规模将达到3.1亿和接近3.8亿,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28.4%和34.6%。由此,中国将由老龄化社会全面进入老龄社会。
此外根据WPP2019数据统计来看,预计到2045-205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52岁,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83.43岁),中国老龄化态势会进一步加重。
随着中国老龄化态势的家重和中国的“421”家庭数量比重的增加,除了促进医疗、养生保健等消费品牌的增加,对养老院,看护保姆的需求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

图:中信证券
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揭示,到2030年中国国内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3万亿规模。
目前我国“险企”主要以高端养老社区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传统家庭对于机构养老的排斥和观念上的改变,但仍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老龄化人口的养老问题。
 
2019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展养老服务市场投融资渠道,扩大养老服务消费等措施;
并要求民政部本级和地方各级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到2022年要将不低于55%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
 
2020年9月,民政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加强养老服务消费支撑保障,建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通过政府回购、租赁、改造等方式因地制宜补足养老设施。
2020年底前对所有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给予最急需的适老化改造;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 

2021年2月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家卫健委三部委又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机制的通知》。

图:高端康养产业集群
并提出争取到2022年在全国发展一批创新活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地区。

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创新模式和典型经验,探索一批普遍适用、务实管用的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举措。
除此外,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纲要》中,也明确了我国“一老一小“发服务项目的发展目标。
支持300个左右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普惠养老机构、1000个左右公办养老机构增加护理型床位,支持城市依托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医养结合设施。
支持500个区县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失能护理、日间照料以及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等等,具体如下: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一老一小”服务项目

01

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

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配备辅助器具和防走失装置等设施。

0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支持500个区县建设连锁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的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失能护理、日间照料以及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

03

养老机构服务提升

支持300个左右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普惠养老机构、1000个左右公办养老机构增加护理型床位,支持城市依托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医养结合设施。

04

普惠托育服务扩容

支持150个城市利用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新增示范性普惠托位50万个以上。

05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和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

随着国家对养老优势企业的大力扶持,和推动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方针的建立。以及通过“互联网+老年健康服务”的模式,支持大型互联网企业导入养老服务和老年健康服务。

促进养老产业与教育培训、健康、体育、文化、旅游、家政等幸福产业融合发展,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打造旅居养老目的地方政策的实施。
我国养老产业和养老医疗产业也将会迎来全面的发展,预计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养老产业以及养老医疗产业将会迎来新的一轮发展契机。
 

增长力量六:新型城镇化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人口向城市群的集聚可分为起步、集中和饱和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城镇化率在30%;集中阶段城镇化率在30%-70%之间时,人口加速在大城市群集聚;当城市化率超过70%时进入饱和阶段,城市化率趋于平稳,一些国家甚至会出现逆城市化。
 
2020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达到9.02亿,城镇化率63.89%,但户籍城镇化率只有45.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无论是与中高等收入组国家平均66.2%的城镇化率相比;还是从目前我国农业与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相比仍然相差4倍;同时在城乡人均收入,也仍有2.64倍的显著差距,乡村人口进城的大趋势没有根本性变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器换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趋势,也导致我国对劳动力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问题的日益凸显,和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以及不期而至的快速老龄化,也导致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受到了一定阻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十四五”加速推进,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政策举措。
 
一、在人口迁移上,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也不再是简单的“农民进程”的概念。而通过户籍制度的持续完善,实现人口从乡村到城镇与人口从农民到市民职业身边的转变,缩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城镇人口城镇化率的数值缺口,进一步提高人口塑造和收入水平,改善要素供给格局,扩大消费需求。
中央也明确要求,除北京、上海少数超大城市外,其他城市均需放开放宽落户限制,来加速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图:户籍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
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内,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将有望提高到50%左右,并带动约7000万人在城镇落户。
 
二、在城市建设上,城市更新将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点。目前我国一线城市新增土地资源接近临界点、需要进入存量资源开发的阶段。
二线城市需要通过存量改造实现“差别化”发展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矛盾。“城市更新”正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新的增长点,相比老城区改造是拆了重建,城市更新更具有打造国际竞争力城市风的貌优势。
 

三、在区域布局上,我国将建立19个城市群来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1982-2017年间,一线、二线城市人口年均增速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一线城市增速更高,表明人口长期净流入并向一线城市集聚更多。


从整个态势上看,我国一二线大城市持续流入,三线城市全域流入流出基本平衡,四线城市持续流出。而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更具生产效率,更节约土地、能源,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是中国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


根据基本面排名,2019年发展潜力百强城市中有96个位于19大城市群,其中处于24个千万级大都市圈的有54个。
 
2018年11月,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

图:中国19个城市群分布图

预计到2030年,中国2亿新增城镇人口的约80%将分布在19个城市群,其中约60%将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等七大城市群。

四、强化居民居住条件改善进步释放红利。目前我国同时拥有厨房和卫生间的城镇住房成套率仅85%,且有20%的家庭居住在条件较差的平房,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仅不到25平,与发达经济体存在明显差距。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收入提高,加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人均住房面积还将进一步增长。庞大住房存量市场以及住房更新、拆迁需求,促使住房改造市场规模持续上升。

预计到2030年之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年均需求将在11-13亿平方米左右,需求虽有下滑,但规模仍然很大。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

01

都市圈建设

在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与周边城市同城化程度高的地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互认共享。

02

城市更新

完成2025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成大城市老旧厂区改造,改造一批大型老旧街区,因地制宜改造一批城中村。

03

城市防洪排涝

以31个重点防洪城市和大江大河沿岸沿线城市为重点,提升改造城市蓄滞洪空间、堤防、护岸、河道、防洪工程、排水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全部消除城市严重易涝积水区段。

04

县城补短板

推进县城、县级市城区及特大镇补短板,完善综合医院、疾控中心、养老中心、幼儿园、市政管网、市政交通、停车场、充电桩、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产业平台配套设施。高质量完成120个县城补短板示范任务。

05

现代社区培育

完善社区养老托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物流配送、便民商超、家政物业等服务网络和线上平台,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实施大学生社工计划,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

06

城乡融合发展

建设嘉兴湖州、福州东部、广州清远、南京无锡常州、济南青岛、成都西部、重庆西部、西安咸阳、长春吉林、许昌、鹰潭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强改革授权和政策集成。

 
五、强化基础建设吸引人才。在建设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的同时还需要通过良好的基础设施来吸引人才和承载人口。当前我国的人均基础设施存量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20%-30%,还有大量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为了吸引人才并容纳足够的城市人口,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重要的推进力量。
 
此外,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意味着必须创造更多的就业,大幅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同时创造一个庞大规模的中等收入阶层,使之成为消费中坚以及公民社会的主体;
 
宏观层面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将促使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从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到2030年实现人均国民收入比当前翻一番。

图:工业互联网概念图


微观层面未来1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除有助力于工业互联网、云服务、物联网企业的发展外。产业数字化,无人驾驶、智能物流和电网更是有望得到提速发展。

同时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和医疗及高速通勤铁路上也会让生活更价便利。超级都市圈人口集聚效益更使得体验式服务消费得到大力发展。在改变中国的社会经济面貌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房地产、建材家居、道路交通、钢铁、家电、零售、汽车、教育、餐饮娱乐等多个行业都会因新型城镇化建设而受益,企业也将成为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

增长力量七:新能源汽车


2017中国汽车产业在年产销量突破2900万辆后,连续出现了三年的下滑。截止到2020年末,中国汽车年产量仅为2522.1万辆,销量仅为2531.1万辆。

 

三年间汽车产量累计下滑258.82万辆,比重达到了9.31%;汽车销量三年累计下滑381.15万辆,比重达到13.57%。

 

直至2021年,我国汽车行业的产、销量才重新回归增长,其中销量2627.5万辆,同比增长3.8%,产量2608.2万辆产量,同比增长3.4%。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从全球汽车市场来看,当然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销量市场,中国也将继续引领全球汽车业的疫后复苏。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估算,2022年我国汽车新车销量将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4%,中国汽车市场仍有着较强的增长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与此同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呈现出一种高速发展的态势。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增长 159.5%和157.5%,远高于其他产业规模的增速。
此外,从产业发展周期来看,目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仍然会有着较强的发展空间
一、我国能源长期处在一个“富媒、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上。受此影响,2019年中国原油进口量50472万吨,增长9.5%,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8%;天然气进口量9660万吨,同比增长6.9%,对外依存度高达43%,为降低我国对外能源的依存度。
2020年11月,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要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

力争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年销售额达到300亿元,新能源汽车本地产品配套率达到60%以上。

图:新能源汽车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我国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将会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二、软件定义汽车。在汽车业电气化的背景下,软件、人工智能和5G正在改变汽车的生产方式到消费者的体验方式。

未来的车辆将包括基于AI平台构建的软件定义的计算架构。这意味着消费者不仅将购买汽车本身,还将购买汽车的软件功能,包括自动驾驶,娱乐,联网等。
 
特斯拉已经将软件功能带到了汽车上,使其成为可扩展的平台。目前,英伟达正在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以帮助其车队从2024年起可以不断进行软件升级。

图:奔驰新能源汽车
而本土品牌也正在研发和推广软件定义的汽车增值服务。上汽集团已经建立了软件中心,通过开发统一的数据平台来加速自动驾驶和移动服务的升级。
蔚来汽车的NIO Pilot服务推出精选套餐和全套套餐,价格分别为15000元和39000元。精选套餐的功能包括自适应巡航(ACC),道路自动维护(LKA)等常用功能。完整套餐可配备其他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等功能。
当然,国内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还是在于车载电气架构仍在开发中,因此除了自动驾驶仪之外,大部分软件解锁服务都不可用,并且升级仍以硬件升级为主导。
三、我国消费群体结构转变,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按照世行标准计算,2018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超过4亿人,到2025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超过5.6亿元,涵盖中国城市人口的一半以上,“新城市中产阶层”将引来这中国整体消费观念的改变。
除此外,90后、00后、10后消费群体的成长,加速了他们对互联网产品的利用,也会促进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与使用。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而根据上述的状况,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格局,同时电动汽车作为主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的成长空间相对较大。
随着我国电动汽车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电动汽车的性能将持续提高,我国电动汽车行业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预计到2025年我国电动汽车年产量有望实现776.4万辆,电动汽车保有量将可能达到5000-8000万辆。
到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销量将超过1500万辆。而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还将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必将会形成一种全新的发展姿态和商业趋势进行发展 。

增长力量八:智慧生活
在未来10年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会使数字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即由“云+数据+人工智能”结合的广义数字经济正在浮现。
公共云变成基础设施,数据变成生产资料,人工智能变成新的创新引擎,物联网则成为了互联网智能化技术与实体经济的粘合剂。
以5G/6G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将会对“企业运营、居家生活”等诸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图:未来智能生活
物联网已经逐步成为了联通居民生活各项场景的纽带。“智慧生活”中的“智能家庭、智能穿戴、智能驾驶”等正形成一种全新的“消费生态”引领者中国居民的消费潮流,消费互联网发展也已经到了智能化时代。
目前我国5G网络建设伴随着国内运营商开资增速,已经在不断的提升和完善中。2020年5G新建站数量也已经达到了最高峰。随着新建数量的增多,网络的完善势必将带动终端硬件设备的应用和大范围铺开。
而基于5G网站、物联网塑造出的“智慧生活”消费生态,也将带动“智能家电、智能穿戴、智能驾驶”等消费领域的爆发。
尤其是智能驾驶领域,目前全球智能驾驶的车企先锋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中已经达到了18%,伴随着智能、电动的技术变革,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将成为重要的消费市场。
居民对智能生活的追求也开始逐步导入到家、车等更多的场景中,智慧社区、智慧家居以及智能驾驶等新消费场景将会应运而生。而由此可以判断,新能源与自动驾驶行业可能将在未来五年中引来爆发式的成长。

图:特斯拉智能驾驶

从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攀升的数据来看,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要从当前不到5%的市场份额提升到18%。
伴随着智能终端化的进一步演变,“耳朵+眼睛+体感”等相关终端也将快速的实现普及。智能穿戴相关的AR/VR眼睛,智能手表等设备并将进一步改变居民的信息接收方式和生活习惯。
其实从2013年开始,以智能硬件为核心的智能产业就已经获得了快速的起步和发展,不同品类的产品层出不穷,行业也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的发展热潮。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智能产业市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汽车、智能装备”等都是市场潜力巨大的行业。

图:智能穿戴

未来,随着智能化的加速扩散,消费者将在更多、更细分的场景下被激发出智能化的应用需求,而芯片、通信、材料、传感甚至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使得万物互联互通和智能化潮流不可逆转。
基于智能化基础设备和相关技术的大规模应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浪潮,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更是催化人们对美好家居生活的向往。
据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疫情后76%的消费者对居家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要求,智能家居的便捷性和无接触的交互方式在后疫情时代优势凸显。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36氪
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开始有意识地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智能家居产品。2020年仅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2064亿元,同比增长45.15%,至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5176亿元。
而据《2018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但相比之下,美国智能家居的渗透率为32.0%,而中国仅有4.9%。
也从侧面反映了巨大的市场潜在需求。而我国智慧家庭市场规模正以每年20%-30%速度增长,智慧家庭行业将进入到新一轮加速发展周期,“智慧生活”正成为一种全新的消费生态和商业趋势来引导中国经济的发展。

增长力量九:生物科技

2017年,中国GDP 占世界经济比重为14.8%,却消耗了世界30%—50% 的钢铁、水泥、煤等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唯一的方式就是发展新兴产业。从目前来看,生物产业是我国市场潜力最大,与国外技术差距最小,对人民健康影响最大的新兴产业,也是我国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2020年,中国生物产业规模在15.54 万亿元;到2025年,预计我国生物产业规模将达到35万亿元,累计增长将超过90%以上。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其中,生物医药潜力最大预计在15万亿左右。中国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超过1.4亿人,高血压患者超过2.7 亿人,糖尿病患者有1.09 亿人,结核病患者人数为499 万人。每年新增癌症患者307万人。
同时许多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也都对生物产业和医药产业产生巨大的需求。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7.4亿人次,入院人数23013万人,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7.2万亿元,中国仍属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医药潜在市场。

除此外,中国还是世界第二大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国。近些年来中医药工业产值增长率在11%,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内。

仅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为0.77万亿元,医药工业达到了1.8万亿元,医疗服务达到了5.09万亿元,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突破了15万亿元。

数据来源:36氪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比2020年约翻一倍市场前景广阔。其中医疗服务13万亿元,药品6 万亿元,医疗器械10万亿元,医疗保健品3 万亿元。

 

从国际经验看,美国1990 年、法国2000 年医疗支出已经占本国GDP 的10%以上。中国若2035 年达到此水平,医疗支出将超过17 万亿元,因此生物医药产业销售额达16 万亿元还是相对保守的估计。

其次是生物农业产业,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内,整个产业将带来2.5万亿元增长。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农业大国。

图:转基因植物试验
保守估计开发“保健食品、转基因动植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长激素与生长调节剂、新型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等市场,其规模将在2 万亿元以上,但由于担心转基因安全等因素,潜力当前并没有完全释放。
 

再者是生物化工产业,预计在“十四五”期间内,整个产业将带来10万亿元市场规模。近些年来中国特别重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但事实上中国的生物质发电量已经达到1700万KW,年度发电量达到800亿kWh。


此外,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500万吨。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主的生物质液体燃料年产量也达到400万吨/年,生物质天然气已经达到1亿方/年。

 

图:生物燃料燃烧效果


从目前来看,中国生物技术的影响力主要还是集中在医药和健康行业,并没有像其他淋浴进行广泛扩张,但随着中国“十四五”规划期间碳达峰、碳中和全面实施,使它具有着向更广泛领域扩张的巨大潜力。
 
同时系统生物学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的发展,也将帮助我国开发新型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和发掘途径。为未来新能源和新材料、农业及食品、营养及健康、生态及环境领域发展提供生物质资源的科技支撑。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融合,它对很多重要产业的影响都将逐一显现,也将会形成我国在十四五规划期间经济增长的又一主要力量。

增长力量十:绿色科技
中国经济主要靠低成本和出口驱动的快速增长时代正接近尾声,过去四十年,高能耗、低产值、生态破坏、地区间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长期积累,已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国家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图:碳排放

为此,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出台并积极实施《“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并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本国的碳减排进程。
2015年巴黎会议中国政府又根据自身国情与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的承诺。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接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进一步展现出了我国作为一个国际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但同时也为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设定了碳排放的约束条件。
 

2020-2021年中国碳中和碳达峰政策规划

时间

会议政策

主要内容

2020年9月

第七十五接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

首次明确我国要采取更加有利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正确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12月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

积极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新要求,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新道理,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服务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更好推动建立清洁美丽世界。提出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2020年12月

气候雄心峰会

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派发将必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25%左右,森林蓄积面积贱婢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能、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2021年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地毯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派发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报告,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1年3月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为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等重点工作任务。

2021年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

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下降的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以及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的要求。

2021年3月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物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刚要》

在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等多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力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如果中国按照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设定的排放约束条件。到2020年、2025年以及2030年,我国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成本,将分别达到38.81美元、65.60美元以及97.90美元。
煤炭消费量在2020年也基本达到峰值,即2030年煤炭消费量至少降至总量的1/2以下,2050年要降至总量的1/4左右才行。
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和石油等化学能源为主。其中煤炭占66.03%,石油占17.51%,天然气占5.61%,核能占0.96%,水电占8.10%,可再生能源占1.79%。
同期的世界能源结构却总体表现均衡,其中煤炭只占到了30.03%,石油占32.57%,天然气占23.71%,核能占4.44%,水电占6.80%,可再生能源占2.45%。因此对中国政府来说,若要兑现碳减排承诺,就必须转变中国目前能源消耗结构。
要达到2030年最优的能源消费结构时,煤炭最少降低至59.49%、石油降低至17.38%,天然气提升6.00%,非化石能源提升17.14%,才能满足二氧化碳排放标准。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而在资源供应日益紧张、生态环境约束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过去那种粗放的增长模式显然是难以为继了。

如何从高能耗、高污染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经济模式转变,是中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科技在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中也就形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绿色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新发展模式,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可持续性作为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具体来说这种发展模式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经济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经济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而是“十四五”期间,我国也已经确定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

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图:风能发电
并通过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以更好的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但就目前来看,中国在绿色经济的很多方面与世界以及基本同步,有些还处于领先地位。比如说在太阳能、核电等中国已与世界同步;中国在高铁技术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的高铁网络公里数比世界其他国家之和还长。
根据整体发展估算,2018年我国绿色经济产值为6万亿元,2025年将达12万亿元,约占GDP的8%。到2035年,绿色经济将达GDP的10%以上。 
对于企业来说,绿色经济既是一种挑战和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开拓新的利润来源的机会。如果能够把绿色经济和可持续性理念真正融入到企业战略和日常运营之中,企业就会收获新的商机和竞争优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