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 栖云,希望你喜爱生活顺便喜爱我,让我们成为彼此宇宙的终极浪漫。 你的一生,到底是天生为王,还是落草为寇,没人会知道。脚下的路,如果不是你自己的选择,那旅程的终点在哪儿,难以预料。那么在现在的旅程中,你是带着憧憬,满怀希望前进;还是背负压力,步履蹒跚?不可否认美好的童年可以让我们充满更多的动力,但它并非是决定性因素。小时候,父母离婚那段时间确实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所幸她并未因此而颠沛流离,父母都很爱她,这也使得她的童年虽有美中不足,但仍旧是开心的。在大学之前,她的成绩并不突出,这与她在大学中的样子有些差别。在高中的时候,无意中看到的一个案子让律师这个职业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加上奶奶是一名老党员,有着深深的民族大局观和一身正气。因此在从小的熏陶下,她对公平和正义有着特殊的情怀。只是事与愿违,大学时她并没有被心仪的法律专业录取,而是调剂到了小学教育专业。一开始她虽有遗憾,但仍旧更加懂得满足,并不是很排斥这个专业。她说:“和许多人一样,大一时期,自己并不能算是很努力,仍旧还是有些懒,但态度还行。”后来大二时她作为后起之秀参加了国家奖学金的评选。也就是在这次评选中,她迎来了第一个转折点。当时评选的人中有一位学长的经历深深地触动了她,这位学长家境并非殷实,高考成绩也并不理想,但经历专升本,此后也一直是年级第一,拿奖拿到手软,并且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这样的他站在国奖评选的舞台上的时候,便浑身发着光。也就是这位学长的经历仿佛给她注入了能量,她当时想着:“他好励志啊,我也要像他一样优秀!”于是此后的时间里,她一改往常,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大二当选学生会主席,获得国家奖学金;大三成为学院唯一一个优秀学生参加全校评比,同年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大四被推选参加省优秀大学毕业生评选·····大四的时候她重新审视了自己,虽然不排斥教师这个行业,甚至也有些喜欢,但心中那个小小的遗憾似乎从未忘记,趁着年轻她决定跨专业考研,还是想试试读法律。只不过这次并没有那么美满,第一年的考研她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之后,已经大学毕业的她决定一边工作一边考研,再试试!此后的一年里,她一边在教培机构上班,一边考研。这个过程虽然并非听起来那么轻松,甚至伴随着无边的枯燥和辛苦,但所幸家里人的支持让她能够在第二次备考中坚持过来。 经过两次的考研失败,她不断地重新审视自己,最后,她暂时放弃了考研。 家里还是一直喊考研,他们常说:多学点东西没有坏处,所以以后有机会她还是会选择继续深造。在又经历过一年多的教师生涯后,她不断地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她问了自己很多很多的问题,虽然这其中有很大部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有一个问题,她非常的笃定:如果现在这样继续下去,最后她一定会后悔当初没有成为律师!她当时这么说:“选择律师行业本就意味着重头开始,但还是想给自己一次机会,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如果真的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自己的问题自己认,从此以后安安心心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所以她还是决定了:趁现在,梦想还在,趁现在,还年轻,去追寻,去奔赴!后面的一年里,她似乎又感受到了当初大二时的那种动力。她努力地学习,目标是:考取律师职业资格证,取得执业证书。再过一年后的现在,在接受采访时她作为一名实习律师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再过不久她就独立地踏入了律师这个行业。在后面的闲聊中,她向我讲述了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她第一次接案子的感受,第一次出庭的感受,对现在的生活的感受等等········虽然她也吐槽现在拿着三两千的工资,有时候都养不活自己。但听着她洋洋洒洒地描绘着自己多彩的律师生活,我油然感觉到一股无名的动力。我想这或许就是一个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人,给他人传递的力量吧。我们的一生中,很多人往往一开始就背负着诸多的枷锁,但我想成长或许就是在生命的旅程中一个又一个地去打开那些枷锁,让属于自己的理想和未来,释放出来。这个过程或许会很长时间,或许会很痛苦,或许会遭遇诸多的坎坷,但我想坚定的信念和不断地内省会帮助我们更好的去面对它们。就像今天的主人公一样,大学的优异成绩可以让她拥有一份非常好的工作,继续成为别人眼中那个仰慕的对象。但实际上,毕业后的这几年,她过得并不是像小说那样一路高歌。也正是这种努力地奔赴,让她越过低谷,打破枷锁,成为了她想成为的人。我想这样一个浑身发着光的人,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手持法律的武器,维护一方世界,照亮一片天空!
|